和鲍守次韵林德祖十四首

作者:傅察(宋代)

恩分千里赏犹轻,好建精思李柏亭。

日映普壶融皎洁,风临玉树发葱青。

高名竞慕蒲葵扇,雅操宁施刻镂屏。

梦得惠连青草句,虚传李白是金星。

0

诗文译文

恩分千里赏犹轻,

好建精思李柏亭。

日映普壶融皎洁,

风临玉树发葱青。

高名竞慕蒲葵扇,

雅操宁施刻镂屏。

梦得惠连青草句,

虚传李白是金星。

诗文简析

这首诗以和鲍守次的韵为题,表达了傅察对李柏亭的赞美和仰慕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艺术品来表达对李柏亭的称赞,同时也探讨了文人之间的竞争和传闻中的李白形象。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李柏亭的才华和高尚品德。诗的第一句“恩分千里赏犹轻”表达了傅察对李柏亭才华卓越却得不到充分赏识的感叹。接着,诗人通过描述阳光照耀下的普壶和风吹拂下的玉树,赞美李柏亭的才情和思想的美丽。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蒲葵扇和刻镂屏幕,这些都是当时雅致的艺术品,表达了傅察对李柏亭高尚品味和文化修养的赞赏。最后两句诗以幽默的方式回应了关于李白的传闻,表明这种虚传只是无稽之谈。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傅察对李柏亭的崇敬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艺术品的描绘,表达了对李柏亭才华和高尚品德的赞美。同时,诗人以幽默的方式化解了关于李白的虚传,展示了自己对文学的洞察和批判精神。这首诗既是对李柏亭的褒扬,也是对时代风气和文人竞争的一种思考和反思。

傅察

傅察(1089—1126)字公晦,孟洲济源(今属河南)人,北宋中书侍郎傅尧俞重孙。端重有操,为文温丽,遇事若无所可否,非其意萃然不可犯。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蔡京欲妻以女,拒弗答。曾任青州司法参军、永平、淄川丞,太常博士,兵部、吏部员外郎。宣和七年(1125)冬,接伴金国贺正旦使,道逢金太子斡离不,令下拜,抗辩不屈而死,谥忠肃。事迹见《宋史·忠义本传》。

其他诗经

和李季常同汪公干过予新居锡尔楼用季常韵

和李季常同汪公干过予新居锡尔楼用季常韵,明代,黎民表,

首夏清和叶舜薰,梯楼还得共论文。沈珠浦上鹏风起,越井冈前雁趐分。

三径逢迎多散客,一时交谊总怜君。笼鹅旧帖传青李,辟蠹残编拂绿芸。

白社比来增气色,潢池今喜息妖氛。宾筵倒屣迎王粲,海峤题书似陆云。

蒲俎自应殊臭味,荼枪还欲斗奇芬。巡檐淅沥诗初就,下箸稀疏酒半醺。

行旅莫深流落感,竹西词客本同群。

87

寄汪彦章内翰

寄汪彦章内翰,宋代,李正民,

文华风采压时流,惠政春温著六州。才向卞山归旧隐,忽寻湘水泛扁舟。

愚溪胜践今亲见,清境西偏几客游。皋壤山林皆可乐,不须重作畔牢愁。

94

秋蝉抱叶而吟叶脱而堕困于群蚁亟遣仆置高树且怜而作诗吊之

作者:王翰(唐代)

秋蝉抱叶而吟叶脱而堕困于群蚁亟遣仆置高树且怜而作诗吊之,唐代,王翰,

一气无停机,四时仍代用。万物生两间,潜植与蠢动。

时至靡不荣,运往讵所恸。蝉生粪壤间,潜化自能羾。

登木喜得时,鸣响甚恣纵。既免螳螂搏,幸脱痀瘘中。

或学秦筝鸣,或作雅琴弄。或缓美人歌,或繁小子诵。

或静而独鸣,或聚而相哄。不料瓮内鸡,遽儗竹上凤。

凉飔一朝发,繁霜藉草重。强鸣声噎塞,处危心愡恫。

所付既靡盬,脱落难持控。高蜚翅剪铩,不饮腹空洞。

局促尘埃中,蚁困况集众。我行庭树间,见之心为痛。

呼儿置深稳,聊尽尔馀哢。作诗予时哉,含悽不成讽。

73

系乐府十二首。去乡悲

作者:元结(唐代)

系乐府十二首。去乡悲,唐代,元结,

踌蹰古塞关,悲歌为谁长。日行见孤老,羸弱相提将。
闻其呼怨声,闻声问其方。方言无患苦,岂弃父母乡。
非不见其心,仁惠诚所望。念之何可说,独立为凄伤。

41

上苑

作者:胡宿(宋代)

上苑,宋代,胡宿,

汉籞春来早,光风近太清。花深迷玉漏,雾远失金茎。

夹道青松密,周阿碧树生。回瞻葱郁气,遥覆九重城。

63

浣溪沙·哭奠周大璞老师灵右

浣溪沙·哭奠周大璞老师灵右,近现代,萧萐父,

沫水苍茫画梦痴。月塘课业谱新词。先生眉笑许心知。

彤管殷殷传朴学,幽兰默默塑人师。楚天风雨动哀思。

40

薄命女

作者:和凝(唐代)

薄命女,唐代,和凝,

天欲晓,宫漏穿花声缭绕。窗里星光少。

冷露寒侵帐额,残月光沈树杪。梦断锦帏空悄悄,彊起愁眉小。

34

酬某

作者:刘敞(宋代)

酬某,宋代,刘敞,

读书与博簺,亡羊信多岐。何以消烦忧,谢墅观奕棋。

寓物多欢适,吾道有张弛。谁能长刺促,屈首就鞅羁。

陈遵嗜杯酒,柏松见诮嗤。袁丝沈里闾,剧孟相追随。

君方总府事,吏牍正纷披。走见固所愿,清閒在他时。

11

送刘泾州

作者:刘敞(宋代)

送刘泾州,宋代,刘敞,

刘侯之弓三百斤,壮气可以摧浮云。不忍区区事狐兔,自请治郡当胡尘。

天子外家异恩礼,秋庙旧鼎多功勋。

少虽侍中贵省士,匈奴宜避飞将军。忆昔汝南始相得,十年见君我发白。

可怜日月如过翼,我诚儒生犹恨惜。腰间宝刀手中策,驰骛万里须努力。

37

画屏二首 其二

作者:刘敞(宋代)

画屏二首 其二,宋代,刘敞,

六月炎蒸百虑烦,举目一见心暂閒。市人悠悠那得识,此意高山流水间。

51

共城寄仲弟

作者:刘敞(宋代)

共城寄仲弟,宋代,刘敞,

共城稻秧如黍禾,共城木少种竹多。熟闻迩来风土美,贫无置锥知奈何。

百门苍翠太行麓,百泉清泠淇水澳。长安宦游跬步到,隐居鸡黍终年足。

人生早念少游言,燕领莫矜飞食肉。即今囊空未果归,且为黎侯歌式微。

寄声好在久良苦,异时自楫来迎汝。

44

端午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一

端午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一,宋代,真德秀,

仙木浮琼醴,香菰簇宝槃。汉宫三十六,争奉圣人欢。

27

谢松野叔惠菊

谢松野叔惠菊,宋代,罗公升,

囷粟分公瑾,千金寿仲连。

山人不须此,再拜菊花前。

5

松门阻风望庐山有怀李白

松门阻风望庐山有怀李白,宋代,郭祥正,

北风阻船泊湖漘,北望庐阜青无痕。晴云自舒仍自卷,白龙欲眠犹宛转。

秋空漠漠秋气浅,碧天蘸水如刀剪。篙师畏浪不敢行,却忆李白骑长鲸。

倒回玉鞭击鲸尾,锦袍溅雪洪涛里。霓光溢目精神閒,终日高歌去复还。

飞流直下三千尺,风吹银汉落人间。天送醇醪倾北斗,群仙吹箫龙凤吼。

李白一饮还一醉,醉来岂知生死累。倏然却返玉皇家,不骑鲸鱼驾鸾车。

留连自摘蟠桃花,嚼花吐津染朝霞。不信如今三百载,顽鲸骇浪空相待。

10

建康得家书寄元长观梅诗因次其韵

作者:赵鼎(宋代)

建康得家书寄元长观梅诗因次其韵,宋代,赵鼎,

东风一纸平安信,闻道黄岗春已来。传语吴生好看客,梅花应似去年开。

26

泊盈川步头舟中酌酒五首 其四

作者:赵鼎(宋代)

泊盈川步头舟中酌酒五首 其四,宋代,赵鼎,

苍苍烟画千岩秀,泛泛花流一水长。会向武陵寻避世,此身已是捕鱼郎。

46

村居即事二首 其一

村居即事二首 其一,宋代,俞德邻,

地僻村深过客稀,数家生聚突烟微。鱼虾入网忙呼酒,鹅鸭栖池静掩扉。

唤妇索绹苫屋角,课儿斫竹补篱围。沟东积水通前浦,也有蒲帆带雨归。

61

和钟道士若谷投赠韵

和钟道士若谷投赠韵,宋代,程公许,

流年衮衮滩头浪,萧骚白发三千丈。人生荣禄底须多,何嗟及矣负米养。

沧溟不禁尾闾泄,养素略窥道家说。庶几真一复保全,可以众言强分裂。

瀛洲醉挥碧霞杯,集云峰前偶此来。吏衙凫散铃索静,怪有飞佩锵琼瑰。

紫霄洞经曾熟读,归来烟霞绕冠服。嵯峨千仞狮子峰,寒栖旋营数间屋。

飙游为我晷刻停,汲泉引满如海鲸。要学旌阳累功行,不妨天诏迟飞升。

岷峨念归可轻发,枉办青鞋并布袜。禁闼侯藩信所遭,几曾仰空虚咄咄。

炉薰浪拟叩玄微,何如赵州东院西。了知此理只么是,亡羊何必惑多蹊。

自心有疑须自断,勿用周遮添著一重案。鍊师鍊师为我印證之,六合同风兮九州共贯。

41

隐居凤山清明寺 其一

作者:楼淳(宋代)

隐居凤山清明寺 其一,宋代,楼淳,

凤鸟久不至,哲人叹已矣。空留千载名,寂寞残阳里。

10

拟上太傅丞相

拟上太傅丞相,明代,李延兴,

燕在蟠空积雪晴,煌煌虎旅控幽并。太公制敌分奇正,方叔行兵属老成。

霜压貂裘寒气重,星涵龙剑夜光明。日华冷射鱼鳞甲,霞彩朝迎鸟羽旌。

宇内勋庸扶帝业,帐前金鼓震天声。三槐晓雨青浮砌,万柳春风绿满营。

猎火烧云烟四合,辕门传令月三更。屯田有策年方稔,刁斗无声夜不惊。

仗绕中坚排队出,弩驱前马着班行。家藏书史传贤子,国有旂常播令名。

炳烈精忠通紫极,涵濡德泽到苍生。两封穹爵承殊渥,百战河山定太平。

门下衣冠多俊拔,胸中湖海愈泓澄。腐儒漂泊身如寄,破屋荒寒病转婴。

七帙慈亲伤老朽,一丝微命转伶俜。田园芜没忧生养,骨肉分离忆弟兄。

水满钓滩閒桂楫,烟迷乡树隔柴荆。相君下顾千金价,士类同倾万古情。

生意从兹在蔀屋,谫材何用请长缨。

2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