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书示陈国佐胡元茂四首

一官专为口,俯仰汗我颜。

顾将千日饥,换此三岁闲。

冥冥云表雁,时节自往还。

不忧稻粱绝,忧在罗网间。

绝胜杜拾遗,一饱常间关。

晚知儒冠误,犹恋终南山。

0

诗文译文

一官专为口,俯仰汗我颜。

顾将千日饥,换此三岁闲。

冥冥云表雁,时节自往还。

不忧稻粱绝,忧在罗网间。

绝胜杜拾遗,一饱常间关。

晚知儒冠误,犹恋终南山。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陈与义对官场的感慨和反思。诗中的\"一官专为口\"意味着只为了谋取官职而努力,作者深感自己为此付出了太多的辛劳和牺牲,甚至在官场中面临种种困难和挫折。然而,即使获得了官职,也只是换来了三年的闲暇,而千日的饥饿和辛苦却是无法改变的现实。

诗中提到的\"冥冥云表雁,时节自往还\"表达了岁月更迭,时光流转的意境。无论是飞往南方还是北方的候鸟,它们都是在特定的时节中自然地迁徙,而这种自然的律动与官场的纷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不担忧,因为他知道粮食和衣食的供给并不会断绝。然而,他却忧心忡忡地感受到罗网,即官场的陷阱和诱惑,这让他倍感压抑和束缚。

诗中提到的杜拾遗,指的是唐代文学家杜牧,他以才华横溢而闻名。作者将自己与杜牧相比,表达了对杜牧的敬佩之情,并抒发了自己在官场中的无奈和失意。

最后两句\"晚知儒冠误,犹恋终南山\"表达了作者对儒冠(指文人身份和学识)的认识的晚来和对自然山水的眷恋之情。这句话暗示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自在、返璞归真生活的向往。

诗文赏析

《杂书示陈国佐胡元茂四首》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和对官场生活的思考的诗词。作者通过对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的描绘,展示了官场的残酷和无奈,以及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官场和自然景物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此诗抒发了宋代文人在官场中的困境和对自由境界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它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痛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官场权力游戏和功利主义的批判。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安宁和纯粹生活的渴望。这首诗言辞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官场和自然的对比,以及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其他诗经

和登灵州山

和登灵州山,明代,谢元汴,

坡公已往遗踪在,遥挹风流想玉标。堪笑为官多白望,可怜当国只青苗。

更无孤鹤飞明月,宁有潜蛟泣洞箫。摇落江潭浑似梦,荔阴深处听回潮。

66

琅琊山六题 其一 归云洞

琅琊山六题 其一 归云洞,宋代,欧阳修,

洞门常自起烟霞,洞穴傍穿透溪谷。朝看石上片云阴,夜半山前春雨足。

75

七言

七言,两汉,东方朔,

折羽翼兮摩苍天。

71

秋山行旅图

作者:虞集(元代)

秋山行旅图,元代,虞集,

春夏农务急,新凉事征游。饭糗既盈橐,治丝亦催裘。

升高践白石,降观索轻舟。试问将何之,结客趋神州。

珠光照连乘,宝剑珊瑚钩。乘马垂苜蓿,纵目上高丘。

策名羽林郎,谈笑觅封侯。太行何崔嵬,日暮摧回辀。

古木多悲风,长途使人愁。羸骖见木末,足倦霜雪稠。

谷口何人耕,禾麻正盈畴。出门不及里,酒馔相绸缪。

壮者酣以歌,期颐醉而休。安知万里事,有此千岁忧。

94

游骊山二首

作者:张俞(宋代)

游骊山二首,宋代,张俞,

金玉楼台插碧空,笙歌递响入天风。

当时国色并春色,尽在君五顾盼中。

38

十二月十一日雷电有作

作者:刘敞(宋代)

十二月十一日雷电有作,宋代,刘敞,

今兹方隆冬,阳春尚宜少。何忽雷早闻,因之电争曜。

砰轰非常怒,䃸磹通夕照。号令无乃乖,灾祥谅谁召。

吾闻玉女戏,独得天公笑。此理正应尔,君毋强讥诮。

67

觉衰呈汪桐阳教授四首 其四

觉衰呈汪桐阳教授四首 其四,宋代,朱晞颜,

小少慕崔李,结交俱欲仙。任达日纵饮,醉袒冠裳偏。

相嗔问斗石,鲸吸供百川。谁知鸬鹚杓,近断山翁缘。

千钟愧昔守,百榼惭前贤。诗豪逊醉白,草圣讹张颠。

深杯辞百罚,一引先颓然。平生持螯手,坐觉成拘挛。

傍无骂坐客,恶语相嘲喧。又无执法吏,秉笔当樽前。

得非肠胃间,有物今飞蜒。座中发深省,年已居人先。

自怜腰膂弱,不复浮酒船。为问荷锸人,醒醉谁能全。

臣今亦知趣,差胜馋流涎。

45

题张氏园亭二首 其一

作者:刘跂(宋代)

题张氏园亭二首 其一,宋代,刘跂,

苍头奉筇竹,稚子试春衫。共著野人服,来游居士岩。

园蔬佐酒椀,药录贮书函。草草非难得,从今不计凡。

5

石门洞

石门洞,宋代,俞德邻,

衙衙双石撑青空,涧鸣瀑吼惊鱼龙。维舟支筇步山径,山黑鬼啸猿啼风。

云巢雪屋数羽士,玉函宝笈翻晨钟。天寒木落山露骨,日月隐隐行空濛。

九衢黄埃没马腹,一家歌笑百家哭。虽然是山猛虎多,犹胜人间赋蛇毒。

89

踏莎行·嵩峤云高

作者:韩绛(宋代)

踏莎行·嵩峤云高,宋代,韩绛,

嵩峤云高,洛川波暖。举头乔木森无断。□□□雨绝风尘,小桥频过春渠满。□□离宫,□棱斗焕。万家罗绮多游伴。□□□□自风□,□□是处喧弦管。

43

缺题

作者:韩绛(宋代)

缺题,宋代,韩绛,

新阳气候未全佳,尚纵寒威压岁华。赖有椒汤共卯酒,不妨和雪看梅花。

71

萱花

萱花,宋代,刘应时,

碧玉长簪出短篱,枝头腥血耐炎晖。

北堂花在亲何在,几对薰风泪湿衣。

57

句 其四

作者:龚况(宋代)

句 其四,宋代,龚况,

得句怕难续,避人长转多。

69

和吕居仁泾县旌德道中见寄三首 其二

作者:李宏(宋代)

和吕居仁泾县旌德道中见寄三首 其二,宋代,李宏,

山环杰阁染深绿,石吐寒泉蹙浪花。一夜秋霜不成寐,感时忧国思无涯。

32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一○一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一○一,宋代,释普度,

一佛出世,祥光布地。一念万年,寿山增翠。晓来风起满庭香,吹绽蟠桃三五蕊。

3

谒卫参政

谒卫参政,宋代,敖陶孙,

顷年投诗卫左史,今年谒诗卫相公。

何方客子辟道路,诗卷长邀石浦风。

先生官职泥土如,万事尽付阿堵中。

天教权嬖表忠节,剑首一吷毫毛空。

祗今事业已如许,愿闻当时北归语。

面对手画真自知,十年绝口吾甚武。

谢安风流过王导,芙蓉王公窃其表。

从来雅志在东山,角巾不为筝歌老。

古人进雨退一尺,江草江花足自适。

功名时来不作难,雷动风行本无迹。

百姓相惊当历耳,三江五湖作疮痏。

百年天地变悠悠,长鑱老人泪如水。

侧傍湖脚澱山蓝,出见轻鸥已不凡。

颇闻琳琅塞门内,三笔六诗公所监。

何能撰杖阅诸子,看化著帽淹几晷。

朱衣目前空复愁,客有焦桐劳下指。

去家初无可葺墙,独抱遗经天一方。

石浦倘为苍生起,天衢日毂遥相望。

14

哭肯斋李先生

作者:谢翱(宋代)

哭肯斋李先生,宋代,谢翱,

落日梦江海,呼天野水涯。百年唯此死,孤剑托全家。

血染楚花碧,魂归蜀日斜。能令感恩者,狼籍慰荒遐。

88

送内弟体健南回

送内弟体健南回,明代,卢龙云,

几回愁望雁南征,雪里何当复送行。投辖总难宽别绪,歌骊徒自切归情。

渐看客散堪罗雀,谁及春来共听莺。兄弟故园如有问,十年不愧旧书生。

76

题阳明先生像六首 其六

题阳明先生像六首 其六,明代,邹元标,

人疑此道大圆通,规矩方圆妙不穷。效地法天无两事,圆神方智总吾宗。

43

西湖

西湖,明代,林廷玉,

四面山光映水光,芙蕖到处送风香。笙歌画舫无虚日,鸥鹭苍波自夕阳。

衰草尚含吴惨淡,啼鹃空抱宋悲伤。看来风景真如画,那得山边筑草堂。

5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