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叔信三首

作者:赵蕃(宋代)

情均骨肉谓尧民,我辈相仍敢不敦。

越人可笑盟车笠,四海要知皆弟昆。

0

诗文译文

情均骨肉谓尧民,

我辈相仍敢不敦。

越人可笑盟车笠,

四海要知皆弟昆。

诗文简析

《送何叔信三首》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何叔信的深情厚意,并通过对社会关系和人情世故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亲情和友情的理解和珍视。

诗词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深情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好友何叔信的送别之情。诗的第一句“情均骨肉谓尧民”,表明作者将友情看作血浓于水的亲情,将友人视为自己的兄弟。接着,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我辈相仍敢不敦”。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友人间真诚相待的期望,暗示了友情的稀缺和难得。

接下来的两句“越人可笑盟车笠,四海要知皆弟昆”,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关系和人情世故的思考。这里的“越人”指的是越国的人,意味着外邦之人。作者认为外邦之人对于亲情和友情的看法是可笑的,因为他们忽视了这种纯粹而珍贵的情感。而“盟车笠”则是指借助权势和势力来维系人际关系的做法,作者将其视为可笑和不值得效仿的行为。

最后一句“四海要知皆弟昆”,表明作者认为亲情和友情是普遍存在的,不论是何方之人,都应当珍视亲情友情。这句话传递出一种人类情感的共通性,强调了情感纽带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送何叔信三首》这首诗以深情厚意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别离之情,并通过对社会关系和人情世故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亲情和友情的理解和珍视。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出真挚而深刻的情感,引发读者对友情和亲情的共鸣和思考。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其他诗经

会城苦雨四首 其三

作者:牛焘(清代)

会城苦雨四首 其三,清代,牛焘,

中秋骑月送行人,阻住行人懒问津。米价天河休更卜,御寒今已桂为薪。

70

扁舟撒网图

作者:张宁(未知)

扁舟撒网图,未知,张宁,

网小须频撒,舟轻宜慢摇。水深行近岸,鱼上晚乘潮。

1

岳麓书院纪事 其四

作者:徐炘(清代)

岳麓书院纪事 其四,清代,徐炘,

红尘不到白云根,古佛南朝寺独尊。衡岳送青当户牖,潇湘飞绿上山门。

混茫一气同阊阖,兴废千年费讨论。残缺泰和留片石,几番剔藓手亲扪。

49

咏棋诗 其五

咏棋诗 其五,明代,林熙春,

掩炮无声若息兵,宁知自守正图赢。谋臣似雨多群策,猛将如云为肆征。

双马饮泉攻玉垒,一车当路破金城。降王缚尽方无敌,岂肯和戎事两平。

100

用广陈君以画徵题

作者:张衡(两汉)

用广陈君以画徵题,两汉,张衡,

陈君昨从江右归,元龙豪气如虹霓。清晨访我叙契阔,手持锦轴徵余题。

远山近山凡几簇,三两人家住溪曲。酒旗摇曳朝日晴,渔舟来往烟波绿。

属玉鵁鶄聚暖沙,疏篱老屋带烟霞。竹边有客烧新笋,林下何人扫落花。

景趣无穷来宛转,一抹岚光见平远。斯图精致非寻常,妙笔原知归北苑。

君家旧住桥子东,森森乔木含清风。颍川世系年应远,使节勋名孰与同。

君视黄金犹土苴,好画如逢不论价。何当乘兴去相寻,索看新收古名画。

51

端午帖子 其四

端午帖子 其四,宋代,欧阳修,

蓬莱仙阙彩云中,端日欣逢岁岁同。皎洁霜纨空咏扇,深沉玉宇自生风。

20

望仙门 其二

作者:晏殊(宋代)

望仙门 其二,宋代,晏殊,

玉壶清漏起微凉。好秋光。金杯重叠满琼浆。会仙乡。

新曲调丝管,新声更飐霓裳。博山炉暖泛浓香。泛浓香。

为寿百千长。

92

无题

无题,近现代,刘雄,

影静诸天弦月移,漏添东海夜何其。维摩病减散花日,司马渴加伤酒时。

镜里谁怜倾国瘦,灯前重读定情诗。于今青鸟绝尘迹,万里云罗无尽思。

84

初去郡

初去郡,南北朝,谢灵运,

彭薛裁知耻,贡公未遗荣。

或可优贪竞,岂足称达生?伊余秉微尚,拙讷谢浮名。

庐园当栖岩,卑位代躬耕。

顾己虽自许,心迹犹未并。

无庸妨周任,有疾像长卿。

毕娶类尚子,薄游似邴生。

恭承古人意,促装反柴荆。

牵丝及元兴,解龟在景平。

负心二十载,于今废将迎。

理棹遄还期,遵渚骛修垧。

遡溪终水涉,登岭始山行。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

战胜臞者肥,止监流归停。

即是羲唐化,获我击壤声!

74

重忆山居六首。罗浮山(番禺连帅所遗)

重忆山居六首。罗浮山(番禺连帅所遗),唐代,李德裕,

龙伯钓鳌时,蓬莱一峰坼。飞来碧海畔,遂与三山隔。
其下多长溪,潺湲淙乱石。知君分如此,赠逾荆山璧。

9

清涟阁

作者:刘攽(宋代)

清涟阁,宋代,刘攽,

平湖侵危台,天水相竞入。萦回古屿间,空阔众境集。

大邦屏东南,开府记百十。胜游虽日来,面势忍遗葺。

能声绍岂弟,敏政常暇给。喜闻栋梁新,甫见规模立。

横空眩藻丽,构迥愁嶪岌。居然心意会,似匪人谋及。

草树亦增华,神明非旧习。青凝夕霏翠,冷激回风湿。

去鸟指暝飞,潜鳞视幽蛰。达生贵夷旷,外物辞妄执。

皋壤正欣然,苍波仍可挹。虽云吏隐最,世复登贤急。

徒使棠树诗,千秋意相袭。

42

后园寒步

作者:韩琦(宋代)

后园寒步,宋代,韩琦,

如何天地举寒令,独将杀气凌边遐。公园跬步亦难往,试来举目成吁嗟。

长空黯淡作愁色,日光似透云还遮。朔风刮面不吹雪,徒扰万窍掀黄沙。

园中索寞不可状,唯视众木攒枯槎。有如汉将肃行阵,远涉大漠平番家。

貔貅冻列树营壁,巨矛长戟何交加。老松一二柯叶在,外皮皴裂埋僵蛇。

幽禽声好久绝听,孤城远近号饥鸦。斋中酒热忍自酌,几何贫户无纤麻。

冥官持权因意恶,直欲万类歼阴邪。穷严极烈势未已,不知泉底生阳芽。

54

钓台 其二

作者:李廌(宋代)

钓台 其二,宋代,李廌,

山东太白谪仙人,笔捲天河气拂云。百代公卿嘲哂遍,清溪石上想严君。

27

道间语 其一

作者:张埴(宋代)

道间语 其一,宋代,张埴,

往往骑驴走一遭,江南何处识田毛。几人叹息秋风里,要到天河手不高。

45

道逢新婚者

道逢新婚者,宋代,罗公升,

时危家如寄,生离恨终天。

称家毕婚姻,岂必齐宋贤。

白首未可期,乐此桃李年。

畸人感雉飞,七载操断弦。

三年扬州梦,化作空中烟。

大义古有制,私情岂云牵。

命也我所安,抚事增怅然。

89

沐浴

沐浴,宋代,张伯端,

刑德同生杀,加临二八门。

丹砂宜沐浴,神水灌灵根。

闭兑留金汞,禁关养魄魂。

不须行火候,炉里自温温。

59

谢馀干陆宰惠李廷圭墨

谢馀干陆宰惠李廷圭墨,宋代,郭祥正,

集仙昔与文忠游,文采声鸣喧九州。鲲鹏未化忽拓翼,地老天荒云海幽。

箧中尝秘上赐墨,紫金泥印双脊虬。名题廷圭姓氏李,此物未省何年留。

纹如坚犀刮不动,铿铿触砚苍烟浮。蜀笺洒落黑胜漆,欲论所直真难酬。

麟儿字法肖家学,珍绨宝匣深藏收。并刀截断辄分我,始信明珠今暗投。

嗟予吟笔久已阁,辩舌倒卷刚肠柔。书陈北阙上印绂,志乐南亩亲锄耰。

得君赐墨竟安用,捧玩反覆增予羞。况君绿发眸子莹,才业自副朝廷求。

研磨煤麝染谏草,扶擿世病苍生瘳。名成功遂取上笏,世阀光焰垂千秋。

莫如老钝默将死,再拜谢贶长江头。

81

赋月中佳

作者:陈深(宋代)

赋月中佳,宋代,陈深,

天上何年种,婆娑碧树幽。

根盘蟾窟古,花落惊峰秋。

只恐冰轮碍,时烦玉斧修。

素娥久延儜,攀折使人愁。

9

使辽作十四首 其九

作者:刘跂(宋代)

使辽作十四首 其九,宋代,刘跂,

一作重山去,频看破镜飞。

长悲青冢怨,莫忘白登围。

礼觉周旋异,心知笑语非。

南飞何处鸟,安得与俱归。

29

仲远龙图见邀学射之游先寄五十六言

作者:范镇(宋代)

仲远龙图见邀学射之游先寄五十六言,宋代,范镇,

几年魂梦寄西州,春晚归逢学射游。十里香风尘不动,半山晴日雨初收。

指撝武弁呈飞骑,次第红妆数胜筹。夹道绮罗瞻望处,管弦旌旆拥遨头。

4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