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了心非相,了相是心。

皋禽梦寒琥珀树,海月光射珊瑚林。

影摇风竹,响发秋碪。

万像森罗俱演说,宝陀岩上有知音。

0

诗文赏析

诗词中的禅人(禅僧)以及主写真(佛像)象征着佛教中的修行者和敬奉的对象。诗词表达了禅宗思想和禅修的境界。

诗词以对内心与外貌的颠倒思考开篇:“了心非相,了相是心。”这里的“心”指内心的真实本性,与外貌相对;“相”则指外在形象或表象,与内心相对。诗人表达了超越外貌的境界,强调内心的纯净与重要性。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运用寓言意象来表达禅修的境界。诗中提到了“皋禽梦寒琥珀树”,这是指一只鸟在梦中看到一棵琥珀树。这里的“皋禽”代表一切众生,而“琥珀树”则象征着佛法的真理。通过梦境的形式,诗人传达了禅修者在内心体验到佛法真理的境界。

诗词中还描绘了“海月光射珊瑚林”,这是一副美丽的景象。海月的光芒穿透珊瑚林,形成独特的景观。这里的描写可以理解为禅修者在深入内心的探索中,感受到了内心的光明和美丽,以及内外的和谐与共生。

随后,诗中出现了“影摇风竹,响发秋碪”,这些声音与影像的描写传达出禅修者在静心中所体验到的境界。风竹的摇曳声和秋碪的声响,都是在静寂中产生的,表现出禅修者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对内心声音的聆听。

最后两句诗:“万像森罗俱演说,宝陀岩上有知音”,表达了禅修者在修行过程中,通过觉悟与领悟,能够见证万象的真实面目,体悟到万法一如,而且能够找到一个共鸣和理解自己的知音。

整首诗词以富有意象和隐喻的语言,传达了禅修者在内心探索中所体验到的境界。通过对内心与外貌的对换思考,用寓言意象绘画禅修的境界,表达了禅宗的修行理念和对内心觉醒的追求。这首诗词具有禅宗特色,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艺术才华和对禅修境界的深刻理解。

其他诗经

送孙立东游

作者:穆修(宋代)

送孙立东游,宋代,穆修,

诗笔知名曾苦刻,文章多难久漂流。

睢阳纵酒黄金尽,提剑东方暂一游。

69

自德庆趋罗旁江过贺县口作

自德庆趋罗旁江过贺县口作,明代,欧必元,

溯流湍水上,始到康州城。绕郭皆茅屋,沿崖列戍兵。

寒山烧欲尽,烟瘴午方晴。片棹浮泷去,漓江处处清。

38

西湖怀古

作者:陈寿(明代)

西湖怀古,明代,陈寿,

东风吹马动鸣珂,閒向苏堤试一过。贾相宅前芳草没,岳王坟上夕阳多。

山城寂寂空啼鸟,湖水年年自绿波。嗟我况逢流落久,感怀其柰客愁何。

24

郡斋怀隐庵 其一

郡斋怀隐庵 其一,宋代,辛弃疾,

天寒秋色入平林,更著西风月下砧。旧日醉吟浑不管,如今节物总关心。

60

濠畔偶成 其三

濠畔偶成 其三,清代,全祖望,

波罗江上浣轻纱,更有波罗新样麻。携手波罗庙下去,波罗蜜已大于瓜。

32

忆三十年前与元复初参政同赋秋日梨花元有句云朝食叶底梨暮看枝上花而忘其后句因续之云

作者:虞集(元代)

忆三十年前与元复初参政同赋秋日梨花元有句云朝食叶底梨暮看枝上花而忘其后句因续之云,元代,虞集,

朝食叶底梨,暮看枝上花。花开食实后,霜风振长柯。

远水良可鉴,彩云亦易过。念尔白于雪,日暮当如何?

28

爱闲斋

作者:汪藻(宋代)

爱闲斋,宋代,汪藻,

竿木逢场处,何人肯自还。秖应韩吏部,能道不如闲。

81

梦中作

作者:严羽(宋代)

梦中作,宋代,严羽,

少小尚奇节,无意缚圭组。远游江海閒,登高屡怀古。

前朝英雄事,约略皆可睹。将军策单马,谈笑有荆楚。

高视蔑袁曹,气已盖寰宇。天未豁壮图,人空坐崩沮。

丈夫生一世,成败固有主。要非儓儗人,未死名已腐。

夫何千载后,亦忝趋大府。主人敬爱客,开宴临长浦。

高论极兴亡,历览穷川渚。殷勤芳草赠,窈窕邯郸舞。

愧无登楼作,一旦滥推许。怀哉挥此觞,别路如风雨。

53

香闺十咏 其一 桃花扇

香闺十咏 其一 桃花扇,宋代,张玉娘,

浓花妆点一枝春,影拂潇湘月半轮。歌彻霓裳风力软,钗横鬓乱晓寒新。

27

秋景 月满秋夜长

秋景 月满秋夜长,宋代,刘辰翁,

尘世如天海,团团共月光。一轮秋正满,百刻夜偏长。

端正惟三五,空明更十方。萃台犹卓午,梧井欲飞霜。

箭漏迷青海,阑干转上阳。雪痕留得在,何用促扶桑。

89

过棠山徐坟欲招通甫不果晚憩景德观以归寄通甫

过棠山徐坟欲招通甫不果晚憩景德观以归寄通甫,宋代,方一夔,

送春过棠峰,假步自登眺。行田走诘屈,攀磴上䆗窱。

冈峦耸四围,崖壁俨双峭。野芳踯躅红,林宿离黄叫。

感彼松下人,脆甚风中燎。精灵散埃氛,骨肉蔽窾窍。

昼眠嘷狐狌,夜照飞熠耀。朗悟豁馀悲,清响发长啸。

思君客沃洲,对面隔蓬峤。扣门乏因缘,更仆烦请召。

流落俱异乡,节奏本同调。风高鹢退飞,月落牛反噍。

夷犹憩仙宫,酬答领道要。幽寻屋种梅,杂坐径披藋。

棋枰夜半局,丹灶昼残烧。心期迥独诣,世诱浩难掉。

诗兴逼行云,树色留晚照。拾翠记前游,举白倒馀釂。

桐尾隐宝匣,龙文掩鱼鞘。何日联华镳,葭菼乱渔钓。

6

答天宁长老

答天宁长老,宋代,释禅惠,

文殊驾狮子,普贤跨象王。新来一个佛,骑马也何妨。

79

送曾宏父 其二

作者:韩驹(宋代)

送曾宏父 其二,宋代,韩驹,

乃翁名见豫章诗,学术传家有大儿。四海共推文赋早,三年应讶省郎迟。

生逢侧席求贤日,即是摩霄耸壑时。若到朝廷问衰朽,为言藏缩畏人知。

24

九日登响山奉呈同游者

九日登响山奉呈同游者,元代,吴师道,

响山临响潭,曾识太白来。我欲游其间,却愧非仙才。

况乃博微官,终年走尘埃。幸兹九日至,获与群彦陪。

高秋惨云物,薄日翳复开。驻马青松阴,披衿上崔嵬。

前睨孤城低,下瞰清溪回。诸峰送远色,揽结何雄哉。

野菊半含英,浊醪初发醅。且尽一笑欢,良会不易谐。

溪山宛如昨,斯人化飞灰。想见登临时,逸气横九垓。

宁知千载后,我辈兹徘徊。呼之傥可作,相共挥予杯。

凄其暮色合,飒飒疾雨催。扶携下登舟,水行沿湾隈。

仰看千仞壁,浩歌散馀哀。

26

朱仲山买李生琴

朱仲山买李生琴,元代,吾丘衍,

吴客抱绿绮,玉弦响冰丝。胡为飘然□,飞去别所知。

河轮佩将将,山叟讵我欺。神化不可驻,周流自天期。

归休白羊山,拂袖松桂枝。一奏鸐舞操,冷风为相随。

千金尔何神,致此太古姿。真趣适有会,冥心契遐思。

君吟泰俗歌,晋野知可师。长咏复相寄,如听白鹇辞。

浊酒或易谋,华轩且迟迟。

100

送人使高丽

送人使高丽,元代,丁鹤年,

文物中朝宰相家,联芳五桂至今誇。百年重喜孙枝盛,万里遥瞻使节华。

旸谷宵分宾日驭,天河秋早候星槎。朝鲜自昔知才辩,伫见勋名被迩遐。

45

薙发 其三

作者:李贽(明代)

薙发 其三,明代,李贽,

为儒已半世,食禄又多年。欲证无生忍,尽抛妻子缘。

16

谕俗二律 其一

作者:张弼(明代)

谕俗二律 其一,明代,张弼,

鬼俗巫风渐觉瘳,皇华骢马有嘉猷。埽除数万土水偶,省费百千豚犬牛。

时节报祈循礼制,闾阎疾病问医流。濂溪书院庭前草,暖雾轻烟绿正稠。

47

浮石春涛

浮石春涛,明代,郑廷櫆,

一拳鳌屃劈苍波,喷雪连云万象罗。珠浦月明疑露蚌,蜃楼烟断出香螺。

龙拖春雨涛还捲,鲲化秋风浪更多。多少狂澜维砥柱,倒浮天驷控银河。

79

喜故人子至

喜故人子至,明代,郑文康,

百年茅屋几秋风,已见高门在眼中。况尔累累尽英物,高曾元是汉于公。

6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