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心是要,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

镜已破,法不存,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0

诗文赏析

心是要,法是尘,

诗词的第一句表达了心和法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心”指的是内心的修行和悟性,而“法”则指的是佛法、佛理。作者通过对比心和法,暗示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互动。心是修行的根本,而法则是尘世间的一种表现。

两种犹如镜上痕。

第二句中的“两种”指的是心和法。这里的“镜上痕”暗喻心和法在世间的显现和痕迹。就像镜子上的痕迹一样,心和法都是可以在世间上体现出来的。

镜已破,法不存,

第三句中的“镜已破”意味着镜子已经破碎,不再完整,进一步暗示了心和法的不完全性。而“法不存”则表示法已经不存在了,这里的“法”指的是佛法、佛理。这两句表达了心和法的不稳定和变化性。

疏影横斜水清浅,

第四句中的“疏影横斜”形容了水面上倒映的光影。这里的水面可以视为现实世界,光影则代表着心和法的表现。清浅的水面暗示了心和法的浅显和表浅的存在。

暗香浮动月黄昏。

最后一句中的“暗香浮动”表达了一种微妙的感知和体验。这里的“暗香”可以理解为心和法中的潜在的美好和清净,而“月黄昏”则暗示了一种朦胧和幽深的境界。整句表达了心和法之间的微妙互动和深远的意蕴。

这首诗词通过对心和法的对比、变化和微妙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修行和佛法的思考和领悟。它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世间的变化,以及心灵的追求和超越。同时,通过意象的运用和的表达,诗词营造出一种幽静、悠远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释祖钦

释祖钦(一二一六~一二八七),号雪岩,闽之漳州(今福建漳州)人。五岁出家,十六薙染,十八行脚。初参双林洎、妙峰善、石田薰诸老,无所发明。闻天目礼住净慈,怀香请益,亦无所入。遂上径山谒无准师范禅师,依师范最久。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初住潭州龙兴禅寺,后历住湘西道林禅寺、处州南明佛日禅寺、台州仙居护圣禅寺、湖州光孝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袁州仰山禅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卒,年七十二。有《雪岩祖钦禅师语录》四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灯存稿》卷四有传。

其他诗经

清明日同社约访万柳堂遗址予到迟社散僧方掩楼扉独自登楼凝望春色苍然晚暮矣

清明日同社约访万柳堂遗址予到迟社散僧方掩楼扉独自登楼凝望春色苍然晚暮矣,清代,曾习经,

旧栽杨柳半成薪,愧尔寻枝摘叶人。异代同时俱怅望,良辰佳约阻逡巡。

固知万事欢难并,却恐孤游迹又陈。独立小楼无可语,偶从暝色得清新。

56

忆昔二首 其二

作者:刘基(明代)

忆昔二首 其二,明代,刘基,

忆昔扬州看月华,满城弦管满人家。可怜今夜中秋月,独照寒蛩泣细沙。

51

白发

作者:张载(魏晋)

白发,魏晋,张载,

白发千梳昼景暄,乌瓶一啜夜窗寒。庙堂勤苦茅斋静,不见人心是两般。

54

奉使高丽过平州馆

作者:张翰(金朝)

奉使高丽过平州馆,金朝,张翰,

昨日龙泉已自奇,一峰寒翠压檐低。兼并未似平州馆,屋上层峦屋下溪。

75

江城子 戏同官

江城子 戏同官,宋代,辛弃疾,

留仙初试砑罗裙。小腰身。可怜人。江国幽香,曾向雪中闻。

过尽东园桃与李,还见此,一枝春。

庾郎襟度最清真。挹芳尘。便情亲。南馆花深,清夜驻行云。

拼却日高呼不起,灯半灭,酒微醺。

34

六言

六言,两汉,东方朔,

合樽促席相娱,计策弃捐不收。

46

贺无想斋新婚

贺无想斋新婚,近现代,刘雄,

一别钱塘已六秋,还从微信话绸缪。抽身南国安桑梓,坦腹东床结匹俦。

预想交杯成好合,不须斫地叹沉浮。伐柯竟得词章力,大似流红出御沟。

1

别鹤

别鹤,南北朝,吴均,

别鹤寻故侣,联翩辽海间。单栖孟津水,惊唳陇头山。

1

采药大布山诗

采药大布山诗,南北朝,吴均,

我本北山北,缘涧彩山麻。九茎日反照,三叶长生花。

可用蠲忧疾,聊持驻景斜。景斜不可驻,年来果如驱。

安得昆仑山,偃蹇三珠树。三珠始结荄,绛叶凌朱台。

玉壶白凤肺,金鼎青龙胎。韩众及王子,何世无仙才。

安期傥欲顾,相见在蓬莱。

73

咏案头四俊 马肝砚

咏案头四俊 马肝砚,宋代,张玉娘,

一贡西支路八千,端溪无石玉还坚。龙媒带雨滴秋月,霜兔和云染翠烟。

凤咮山荒幽草合,雀台春老野花妍。丹砂不用医繁鬓,留尔芸窗勖草玄。

57

小隐吟

作者:刘敞(宋代)

小隐吟,宋代,刘敞,

世道丧纯粹,徼名掠其美。悲哉山林客,过半朝市死。

夸诞一相习,浇浮益纷起。古风日飘泊,末路空颓靡。

尧舜安得逢,巢由亦已矣。我歌竟谁和,惆怅同心子。

56

端午夫人阁

端午夫人阁,宋代,罗公升,

黄金角黍照盘明,秋月弓湾斗彩赢。

应是君王方右武,内家仙子亦知兵。

22

文姬归汉图

文姬归汉图,宋代,刘辰翁,

鹤巢覆绝孔文举,锦衾裹葬杨德祖。铜雀春风歌舞长,独复悽然若人女。

故人有女胜无儿,满腹兴亡身属谁。琴烧笛折

33

早朝遇执政于路

早朝遇执政于路,宋代,孔武仲,

红烛转沙堤,天门仗未齐。槐阴勒马待,月在御沟西。

78

闻橹声

闻橹声,宋代,任希夷,

屡督篙师趁月明,忽忽灯火过临平。

兼程不敢稽王事,坐听邻舟伊轧声。

43

次滕倅夜登楼韵

次滕倅夜登楼韵,宋代,萧立之,

湖边四面小云楼,城上三更漏鼓秋。月淡无痕诗共好,官清有味境能幽。

人间路绝蓬瀛近,木末天低宇宙浮。唤醒尘劳椀中茗,西风黄叶正飕飕。

60

清明游城南

清明游城南,明代,李延兴,

立马高原黄雾消,近城墟落亦萧条。人家上冢洒麦饭,野老锄云种药苗。

红日金台晴霭霭,白鸥春水暮迢迢。移尊净埽莓苔坐,多谢青山慰寂寥。

71

墙隅即事

作者:鲁铎(明代)

墙隅即事,明代,鲁铎,

蜗利涎濡乘雨去,蝶惩弱质避风飞。

雨晴剩有蜗粘壳,风定还看蝶晒衣。

100

国学释褐答友人

国学释褐答友人,明代,卢龙云,

十载尘途甘短褐,一朝帝里亦长裾。萍蓬乍喜他乡合,棫朴均沾圣泽馀。

恋阙敢随温饱后,环桥犹似听观初。中朝此日须贤哲,早为皇家事远图。

64

万松引为蔡孝廉作

万松引为蔡孝廉作,明代,卢龙云,

君不见桃李花,浅白轻红相间遮。伤春一夜林头雨,飘泊溪边片片霞。

又不见杨柳枝,娜婀千丝拂地垂。一朝霜气摧梧叶,总逐秋风陌上吹。

朔雪漫漫地冻裂,山间百卉俱欲折。岁寒何物可徵奇,苍翠长松端自别。

谁人家玩此珍图,传来的是蔡君谟。节概看君应类此,萎薾于今何有乎。

披图细睹万松树,傲雪淩霜自朝暮。龙干参差护岭云,虬枝葱茜含山雨。

陶径何言菊并存,丁年十八事堪论。托迹聊为处士隐,分荣不羡大夫尊。

闽中夹道君家物,彷佛今犹相咫尺。磥砢终须梁栋材,气色居然嵩岱植。

有时隔水奏笙簧,千年裂石摩穹苍。青牛或出樛枝里,白犬多居偃盖傍。

真人最爱风初入,服食还须俟五粒。更喜兴祥枯复生,共羡禀和高且直。

堪嗟杨柳望秋零,桃李当春只暂荣。岂似贞姿劲节长,不改万山摇落万松青。

1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