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

作者:苏颂(宋代)

晨夕东朝路,銮舆问寝兴。

蟠桃未再熟,羽驾忽西升。

逝水还天汉,流光下玉绳。

圣心哀罔极,时望永昭陵。

0

诗文译文

清晨和黄昏,向着东方去,

銮舆上的人来问寝宫里的君王是否醒来。

蟠桃未能再次成熟,

羽驾却突然向西升起。

流逝的江河回归到天上的星汉,

闪耀的光芒洒下来,如玉绳垂下。

圣心感到无尽的哀愁,

时光推移,人们永远思念着陵墓冢。

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苏颂为慈圣皇后写的挽辞,以感怀和哀悼的情绪表达了对皇后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皇后去世后的一系列景象,展现了作者对皇后的敬爱和对逝者的悼念。

诗的第一句“晨夕东朝路,銮舆问寝兴”描绘了朝臣们清晨和黄昏都朝着东方去,问寝宫里的君王是否已经醒来。这表达了人们对皇后的关切,显示了她在世时的威仪和重要性。

接下来的两句“蟠桃未再熟,羽驾忽西升”暗示了皇后的逝去。蟠桃象征着长生不老,皇后未能再度享受长寿,而羽驾突然上升则象征她的灵魂回归天上。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皇后逝世后的景象。“逝水还天汉,流光下玉绳”,逝去的江河归还到天上的星汉之中,而星汉中闪耀的光芒又如玉绳一般洒下来。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皇后已经成为神灵的存在。

诗的最后两句“圣心哀罔极,时望永昭陵”表达了作者对皇后的深深哀悼之情。皇后的圣心感到无尽的哀伤,时光推移,人们永远怀念她的陵墓。

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慈圣皇后的深深怀念和对她逝去的悼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皇后忠诚的心意和对她卓越贡献的赞美。

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其他诗经

忆昔二首 其二

作者:刘基(明代)

忆昔二首 其二,明代,刘基,

忆昔扬州看月华,满城弦管满人家。可怜今夜中秋月,独照寒蛩泣细沙。

51

杂诗 其六

作者:唐庚(宋代)

杂诗 其六,宋代,唐庚,

饱食为茶地,深耕觅酒材。翻泥逢暗笋,汲井得飞梅。

湖尽船头转,山穷屐齿回。田间良自苦,清兴亦悠哉。

59

堤上

堤上,清代,施昭澄,

三更堤上如昼明,阵阵清风间水声。几个茅庐门尽掩,满天烟月少人行。

21

七言

七言,两汉,东方朔,

折羽翼兮摩苍天。

71

无题五首 其五

作者:王翰(唐代)

无题五首 其五,唐代,王翰,

坐见三春去,无心作冶游。可怜明月夜,独自倚高楼。

34

挽周畏知母俞夫人二首 其一

作者:赵蕃(宋代)

挽周畏知母俞夫人二首 其一,宋代,赵蕃,

夫人不佞佛,平日事何如。临死无贫苦,与常同起居。

巫医空睥睨,孝敬谩勤渠。性识真明达,油然悟本初。

34

嘉定六年皇后阁春贴子词五首 其四

嘉定六年皇后阁春贴子词五首 其四,宋代,真德秀,

玉梭织就衮龙衣,已奉君王泰畤祠。准拟腰舆临茧馆,清明前后浴蚕时。

15

九月望夜与诗僧可久泛西湖

九月望夜与诗僧可久泛西湖,宋代,张景脩,

山风猎猎酿寒威,林下山僧见亦稀。

怪得题诗无俗语,十年肝鬲湛清辉。

40

雨花台

作者:张矩(宋代)

雨花台,宋代,张矩,

莫说南朝胜概繁,祗今近郭已江村。台荒浪纪曼花坠,事往空馀古意存。

瓯缺正缘轻纳景,鼎分谁谓不如孙。滔滔千载兴亡恨,尽付凭栏对月樽。

46

迎庆避暑

迎庆避暑,宋代,赵汝绩,

古寺无风地亦凉,人家难得此修廊。

老僧贪说葛藤话,不觉山童上晚香。

44

翁灵舒客临川因经从访之不遇闻过村居

翁灵舒客临川因经从访之不遇闻过村居,宋代,赵汝燧,

闻道深村里,结茅三四间。买田因种秫,移树为看山。

诗好人皆诵,身安心自闲。有时思雁荡,依旧棹舟还。

22

后平叔母夫人挽辞二首 其二

后平叔母夫人挽辞二首 其二,宋代,俞德邻,

昔年烽火隔江津,指痛呻吟夜彻晨。旁置万家空有冢,禄营三釜已无亲。

鸾回紫诰承恩旧,牛卧青冈卜兆新。送死养生无一憾,老怀缘此重沾巾。

31

晓入涿州界看太行山

晓入涿州界看太行山,宋代,汪梦斗,

晓风刮骨似严寒,漠漠吹沙塞鼻关。卧入范阳元不觉,醒来忽见太行山。

90

亨泉词

亨泉词,宋代,程公许,

有閟兮寒泉,运而往兮几何年。地灵兮启秀,不我后兮不我先。

川媚珠兮圆折,莲吐岫兮便娟。坤文郁兮瑞世,所思邈兮西都之虞渊。

芳至今兮未沫,世载英兮昌维。其已考槃兮山之阿,龟何以兮食只。

筑之垣兮登登,忽而凹兮窈而深。累甓兮寻丈,刳木兮虚心。

木为仁兮仁者静,水阂险兮中不失信。矧生数兮土以培,固受命兮独也正。

孰牖兮孰窒,孰导兮觱沸。否倾以亨兮繄所遭,余何丧兮何得。

美人兮委蛇,泂酌兮永歌。昔泥不食兮匪我吝,今渫可汲兮湛不波。

韦绝编兮堂上,晤三圣兮惝恍。有孚兮坎习,不穷兮井养。

消息兮盈虚,道之体兮易之象。沛吾辀兮八荒,志拯溺兮靡遑。

鸡鸣喈喈兮霜月晓,纷纭归梦兮殷辘轳之下银床。

万家兮渴饮,渺千里兮相望。猿奚悲兮鹤奚怨,旱欲霖兮川欲航。

功成兮不居,媲彼泉兮有常。缨可濯兮沧浪,鲤可羞兮汉之姜。

修绠兮汲古,涴新学兮肺肠。美人兮归何时,乐莫乐兮旧乡。

83

和蒋御带荐合中三偈

和蒋御带荐合中三偈,宋代,释师观,

威音那畔绝安排,个里何曾有去来。

如是住而无所住,摩醯眼向顶门开。

39

沁园春·我梦登天

沁园春·我梦登天,宋代,陈人杰,

我梦登天,尽把不平,问之化工。似桂花开日,秋高露冷,梅花开日,岁老霜浓。如此清标,依然香性,长在凄凉索寞中。何为者,祗纷纷桃李,占断春风。一时列鼎分封。岂猿臂将军无寸功。想世间成败,不关工拙,男儿济否,只声遭逢。天曰果然,事皆偶尔,凿井得铜奴得翁。君归去,但力行好事,休问穷通。

24

高邮因师蒲萄芦雁秋瓜三种 其一 蒲桃

高邮因师蒲萄芦雁秋瓜三种 其一 蒲桃,宋代,敖陶孙,

汉家士马知多少,晚得蒲萄绕院栽。何物支郎能伎俩,龙须马乳应时来。

28

冬日偶成十首 其二

冬日偶成十首 其二,明代,释函可,

古人各有为,何况今之人。黄金葬神仙,白纸裹儒绅。

最苦狮子皮,束缚老狐身。为龟苦不灵,为麟苦不仁。

安得无为者,相与率天真。

13

元宵中都太守放灯作律诗五首 其五

作者:郑真(明代)

元宵中都太守放灯作律诗五首 其五,明代,郑真,

烛花暗结竹窗低,星月光寒思欲迷。深念老兄居海峤,更怜舍弟客青齐。

云天杳杳王乔鹤,草屋栖栖祖逖鸡。想见孱然小儿女,凄凉慈母共中闺。

97

遣怀

遣怀,明代,王廷陈,

齿发今非故,沉冥朝复昏。扶衰综上药,谢客偃中园。

通显多相弃,达生聊可论。壮心随草莽,末路信乾坤。

3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