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三十五首

百岁光阴如劈箭,无常生灭日迁变。

唯有摩诃般若多,耀古腾今无背面。

见不见,碗子扑落地,碟子成八片。

0

诗文译文

《偈三十五首》

百岁光阴如劈箭,

无常生灭日迁变。

唯有摩诃般若多,

耀古腾今无背面。

见不见,碗子扑落地,

碟子成八片。

诗文简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光阴流转、无常变化的现象,以及般若智慧的超越,表达了作者对于物质世界的看透和超越的态度。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和世事变幻的认知。诗中的“百岁光阴如劈箭,无常生灭日迁变”表达了时间的迅速流转和世事的无常变化,以箭射的速度来形容时间的飞逝。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世间的无常。

而“唯有摩诃般若多,耀古腾今无背面”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般若智慧的认可和追求。摩诃般若多是佛教中的一种智慧,指的是不分彼此、不执着于表象的智慧。作者通过这一句表达了般若智慧的无穷奥妙,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心灵境界,这种智慧都没有背面,具有无限的普遍性和珍贵性。

最后两句“见不见,碗子扑落地,碟子成八片”则运用了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于事物真相的看透。无论是有形的碗子还是碟子,在摔落地面时,都能够显露出原本的真实面貌,没有任何掩饰。通过这种描绘,诗人暗示了般若智慧的洞察力,人们可以透过世间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的真实本质。

总体而言,这首诗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化无常,表达了对于般若智慧的认同和追求,并通过形象的比喻揭示了事物本质的观照和洞察力。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释祖珍

释祖珍,俗姓林,兴化(今福建仙游东北)人。尝诣鼓山谒鉴淳禅师,寻参佛心才禅师于东山。佛心移鼓峤,请作首座。佛心去,遂嗣位。住福州鼓山别峰寺,又千泉州法石寺。退隐于夹岭之白水岩而终。为南岳下十五世,上封才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八、《补续高僧传》卷一○有传。今录诗三十七首。

其他诗经

拟古赠陈子昂

拟古赠陈子昂,唐代,乔知之,

茕茕孤形影,悄悄独游心。以此从王事,常与子同衾。

别离三河间,征战二庭深。胡天夜雨霜,胡雁晨南翔。

节物感离居,同衾违故乡。南归日将远,北方尚蓬飘。

孟秋七月时,相送出外郊。海风吹凉木,边声响梢梢。

勤役千万里,将临五十年。心事为谁道,抽琴歌坐筵。

一弹再三叹,宾御泪潺湲。送君竟此曲,从兹长绝弦。

8

翰林南阳叶公挽词三首 其二

作者:胡宿(宋代)

翰林南阳叶公挽词三首 其二,宋代,胡宿,

献替依明主,周旋奉至公。直寻无枉道,方寸有孤忠。

耻在瓶罍罄,嗟深杼轴空。苍生犹未泰,夫子已先穷。

60

书室述怀奉寄民表兄是日得民表书

作者:朱松(宋代)

书室述怀奉寄民表兄是日得民表书,宋代,朱松,

丈室无尘棐几横,吏休凫鹜散无声。舞风竹影僛僛转,萦梦炉香袅袅清。

已笑荣枯卢白戏,不须物我触蛮争。故人剪烛西窗约,知复何时话此生。

8

和宋开叔监簿解榜

和宋开叔监簿解榜,宋代,毕仲游,

衣冠相见虽甥舅,场屋同游若弟兄。今日青云皆有意,他时白首见功名。

71

送董左丞二首 其二

送董左丞二首 其二,宋代,俞德邻,

煌煌勋业绘凌烟,共说韦平有世贤。黄閤紫枢名将相,凉台燠馆半神仙。

百年富贵真槐国,一日清閒胜葛天。祇恐九重方侧席,东山未许遽高眠。

88

入夜闻声疑风雨大作不敢睡

作者:王履(明代)

入夜闻声疑风雨大作不敢睡,明代,王履,

松底踏碎月,过清寒不支。

窈哉石房深,矮榻聊自宜。

大声忽怒涛,拉此窗与扉。

初疑雷雨交,挟以群龙飞。

又疑度朔辈,夜半窟宅移。

苏磴傥霡霂,那识吾是谁。

止持三日粮,有计安能施。

辗转不可当,两目无合时。

所赖窗纸明,未受烟雾欺。

久之声渐吞,喜报幽田知。

魄妖方拟过,壁隙光陆离。

起视东风端,日色已满枝。

布袜青行缠,尚可迂阔为。

趣饭谢主人,厄陈闻仲尼。

七日枵腹坐,更有谁能之。

3

张礼书帅隆兴

作者:韩淲(宋代)

张礼书帅隆兴,宋代,韩淲,

国是古难定,公胡亦帅藩。荣怀虽禁路,雅志已丘园。

在昔从诸老,于今盛一门。便藩方异渥,勇退复明恩。

家学资经纬,儒科得本原。等閒为出处,何必较腾骞。

致主丹心在,忧时素发繁。纷纭诚虮虱,变化任鹏鹍。

华阁犹前席,洪都漫左轓。建牙仪甚伟,分屏望还尊。

持橐嘉谋略,横经妙讨论。皂囊怀直节,青琐务忠言。

紬史知无隐,明刑信不冤。治才和上下,力可正乾坤。

收敛当侯阃,迢遥远帝阍。九迁由简拔,三入匪趋奔。

落落终难合,悠悠实易昏。归应思贺监,到日记陈蕃。

自叹驱驰困,谁能顾盼温。春风动行李,只有梦随轩。

42

秦女行

秦女行,宋代,曾季狸,

妾家家世居淮海,郎罢声名传海内。自从贬死古藤州,门户凋零三十载。

可怜生长深闺里,耳濡目染知文字。亦尝强学谢娘诗,未敢女子称博士。

年长以来逢世乱,黄头鲜卑来入汉。妾身亦复堕兵间,往事不堪回首看。

飘然一身逐胡儿,被驱不异犬与鸡。奔驰万里向沙漠,天长地久无还期。

北风萧萧易水寒,雪花席地经燕山。千杯虏酒安能醉,一曲琵琶不忍弹。

吞声饮恨从谁诉,偶然信口题诗句。眼前有路可还乡,马上无人容我去。

诗成吟罢只茫然,岂意汉地能流传。当时情绪亦可想,至今闻者犹悲酸。

忆昔中郎有女子,亦陷虏中垂一纪。暮年不料逢阿瞒,厚币赎之归故里。

惜哉此女不得如,终竟老死留穹庐。空馀诗话传悽恻,不减胡笳十八拍。

26

登富阳观

作者:程俱(宋代)

登富阳观,宋代,程俱,

游云凝空日无华,烟江冥迷如眼花。观山直南是秦望,不见高青天雨沙。

42

宿三冢寺

宿三冢寺,金朝,冯延登,

老柏苍苍缠老藤,招提牢落有残僧。瞑禽自入藏经阁,饥鼠时窥照佛灯。

未得安心如北秀,却思觅法趁南能。濛濛雨暗门前路,更得云房一曲肱。

79

题宋好古绿竹图

题宋好古绿竹图,元代,柯九思,

仙子相邀驾綵鸾,瑶池玄圃拾琅玕。却怜宋玉多才思,貌得森森翠羽寒。

1

和钱启新先生丽泽堂即事 其一

和钱启新先生丽泽堂即事 其一,明代,安希范,

寒冲孤棹气方严,入座阳和顿觉添。谊重师资真聚萃,年忘少长各鸣谦。

乾坤欲发千秋秘,亥子先开七日占。自恨皋比参侍晚,从前妙义乞重拈。

88

泊金陵

泊金陵,明代,卢龙云,

秣陵佳气郁龙蟠,此地分曹亦汉官。自是两都雄帝业,六朝何事总偏安。

13

过豫让桥二首 其二

过豫让桥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

千年气节未沉沦,自许孤忠愧后人。报主若论恩厚薄,似君犹是二心臣。

21

潞河雪二首 其二

潞河雪二首 其二,明代,张元凯,

雪霰今朝集,寒冰昨夜坚。幸存东郭履,不赋北门篇。

客路黄云外,乡书白雁边。关河无锁钥,偏阻未归船。

81

代鳌山王西渟大尹送周古柏先生擢教天城镇边

代鳌山王西渟大尹送周古柏先生擢教天城镇边,明代,赵完璧,

嵚崟牢落沧溟东,绛绡青眼濂溪翁。云飞巫台碾寒魄,雨馀金谷流清风。

瑶草珠帘晓涵翠,夭桃琼圃春摇红。图丹绘碧耿交谊,青灯细雨调丝桐。

芝兰充庭旧食德,琬琰懿质今谁砻。青鸾宠锡塞垣迥,白首怅慕蓬瀛空。

邹鲁文旌达荒裔,奎壁瑞采流雕弓。风树销魂苦萧飒,烟山送目悽冥濛。

金石荒亭一动色,萍踪何处重相逢。碧峰落日梦初断,青天杳杳凉秋鸿。

49

送王医官归龙泉

作者:郑珞(明代)

送王医官归龙泉,明代,郑珞,

拜命恩波阔,南归道路长。才名双白发,行李一青囊。

祖帐连春草,征帆挂夕阳。云消波浩荡,烟暝树苍茫。

旅食经淮海,家园入楚乡。药分苏井水,花送董林香。

济世推恒德,长生有秘方。宋清虽已远,千载共流芳。

14

送仲弟邦纪任通州学正

作者:柯潜(明代)

送仲弟邦纪任通州学正,明代,柯潜,

旭日耀层汉,轻风吹碧漪。行程渺何许,征马焉可羁。

常时送归客,中怀亦凄其。况此骨肉亲,胡宁不伤悲。

强持一樽酒,为汝陈祝规。去去登泮学,冠裳肃威仪。

展席坐清昼,横经讲轩羲。慎勿嗜梁肉,饮水足忘饥。

勖哉继前哲,庶以慰我思。

5

闻变 其四

闻变 其四,明代,陈邦彦,

面孔犹人自肺肠,也曾金殿献文章。家门肯谓恩私浅,忠孝谁传作述芳。

未论奚珣终伏锧,却怜王衍亦排墙。如何率土惭回部,霜剑棱棱五十行。

100

杂诗 其一

杂诗 其一,明代,区大相,

玄兔与龟兹,年年为出师。宝刀行有赠,银甲解无期。

扬帆捉日本,披图斩月支。不能殉国难,何用说男儿。

5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