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少卿景望知建宁

海内言华萼,谁名动缙绅。

岂无当世志,能忍十年贫。

酒兴新来减,交情老更亲。

公余如促膝,剩把古书陈。

0

诗文译文

海内言华萼,

谁名动缙绅。

岂无当世志,

能忍十年贫。

酒兴新来减,

交情老更亲。

公余如促膝,

剩把古书陈。

诗文简析

《送郑少卿景望知建宁》是宋代诗人陈傅良的作品。这首诗情景交融,通过描绘主人公的境遇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

诗文赏析

海内言华萼,

谁名动缙绅。

岂无当世志,

能忍十年贫。

酒兴新来减,

交情老更亲。

公余如促膝,

剩把古书陈。

这首诗的表达了作者对郑少卿的赞颂和送别之情。诗的开篇,\"海内言华萼\",意指海内众人皆赞美郑少卿,才华出众。\"谁名动缙绅\"则表达了他的名声已经闻名于世,成为具有地位的人物。

接下来,作者提问:\"岂无当世志,能忍十年贫\",表达了对郑少卿的敬佩。作者认为郑少卿不仅有雄心壮志,而且能够忍受长达十年的贫困。这种坚持和毅力令人敬佩。

诗的下半部分,则展现了诗人与郑少卿之间的深厚友谊。\"酒兴新来减,交情老更亲\",描绘了他们的友情逐渐加深,酒兴虽然减退,但交情却更加亲近。\"公余如促膝,剩把古书陈\",表达了作者对郑少卿的依依不舍之情,希望长久的友谊能够延续下去。

整首诗以送别之情为主题,融入了对郑少卿的赞美、敬佩和友谊的表达。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并让读者感受到了离别的忧伤和思念之情。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其他诗经

闻端叔有失子悲而庄复遭火焚作此寄之

闻端叔有失子悲而庄复遭火焚作此寄之,宋代,释德洪,

一子被夺去,囷廪遭火焚。冷官寄僧舍,僮仆卧朝昏。

平生五色笔,落纸生烟云。文章竟何用,袖手声一吞。

东坡昔无恙,豪俊日填门。君如汗血驹,胆气终逸群。

坡今骑鱼去,众客亦缤纷。翩然淮海上,霜鬓此身存。

我亦识坡者,一见等弟昆。乃知水与乳,自然和不分。

心期营一笑,发君双颊温。那知堕机阱,面上馀唾痕。

我公佯瞌睡,嘲诮了不闻。遥知读此诗,拊手髯一掀。

45

元旦子夜赁舍纵饮醉语三首 其一

元旦子夜赁舍纵饮醉语三首 其一,近现代,张月宇,

匹马天南作远征,谁言难破是愁城。酒兵先借三千万,听我中宵号角声。

26

杂剧·对弈

杂剧·对弈,元代,詹时雨,

(旦扮莺引旦俫扮红上)(旦)自从寺中见了那秀才,便有些心中放不下,况兼昨夜妾身焚香拜月之时,他到墙角边吟诗,我也依著他韵脚儿和了一首。我想著那秀才诗意,好生关妾之情,使我绣房中身心俱倦。倦绣无心正无奈,月明花落又黄昏。(云)银烛照干双泪眼,闺房空锁惜春心。小姐且停女工。今夜月朗风清,云收雨霁,后园景物撩人。佳期难再,何不一观,少舒倦怠也呵。(唱)

【南吕】【一枝花】浮云敛太虚,好雨澄清霁。碧大悬翡翠,明月漾玻璃。昏雾霏霏,百蕊飘花气。可怜今宵能有几?兀的般一刻千金,说甚么三从四德。

【梁州第七】我则见,燕将慵,莺将懒,那时节,韶光事便到九分九厘。绿渐肥,红渐瘦,早晚送春归。三月三十日,风光五百偏明媚。较之往日,难比今夕。同行随喜,不是临逼。惜人生虚度芳菲,怕春光顷刻别离。你把官冠芳珠急速收拾,告舌头玉玎珰架起。(潜出房科)数脚踪金蹀蹁轻移,一齐,悄的出闺房,用脱壳金蝉计。老夫人正沉睡,忙里偷闲耍一会,快活的是便宜。

(旦)后园中景物,别是一样大气。

【隔尾】(唱)后园中别是一样新天气,妾言方知是与非。月色如银牲白日。就万花亭这壁,下数著大棋。谁弱谁强胜负比。

(旦对红弈科)(旦)围棋之说有道,棋启于何氏?中间机关胜负攻守之法,必有说焉。(红)围棋之道,其来尚矣。昔古有丹朱不肖,尧设此以训之。其理微妙,非智者不能明。故局方正?象地利也;道必神明,正直德也。子用黑白,别阴阳也;骈罗布列,效天文也。四象既陈,行之在人。盖上有天地之象,中有五霸之权,下有攻战之事。览其得失,古今略备。古书有云:"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牧羊关】自从尧曾置,丹朱教演习,黑白著阴偶阳奇。造化有亿万千端,疆路止三百六十。错综周天数,列布浑天仪。千古万穷秘,神仙不测机。

【隔尾】采樵烂柯光阴逝,呕血成图妙算奇。死里逃生个中意。若是谂知,这个就理,胜固欣然败亦喜。

【牧羊关】袖手傍观易,临输悔后迟,但当局个个著迷。守成要顾后瞻前,用战在征东击西。未做眼防点破,才得手便斜飞。门有总关处,棋无两面持。

【骂玉郎】寻思使得心肠碎,宵废寝,昼忘食,知难见可观乎势。局面危,拈上难,冲开易。

【感皇恩】撞着劲敌,谁肯伏低。用机谋,相数算,厮骗欺。逢生勿击,遇劫先提。满备赢,一著错,便差池。

【采茶歌】得便宜,便收拾,成功一路是强的。十九纵横白与黑,多人迷误少人知。

(末上)前者向西厢下和诗,分明兴合。奈何侍妾红娘,不全其美,小生未遂所愿。今夜雨收云霁,月白风清,未免再到西厢一行。(旦对红弈)(末)听有棋声。此是莺莺小姐与红娘月下下棋。不免悄悄的逾墙,走到棋边,看数著若何?我且过去看咱。(做逾墙科)(云)(旦、红惊科)

【黄钟尾】(红)柳阴中响擦似有人行立,花梢上惊起鸟数飞。听沉来,多一会,二更过,万籁息。露华浓。晚风细、静巉巉,玉漏滴。听西厢,响扑地,见一人,到眼底。纱帽明,白襕系,这生面,颇相识。记前回,那一日,萧寺中,见来的。这秀才,甚通济,序寒温,道名讳,姓挽弓,字君瑞。饱诗书,担才艺,入科场,必及第;步蟾宫,即攀桂,占赘头,定第一。(旦)红娘,你怎得知是他?(红)你问咱怎见得?偌高低省气力,粉墙东滴流扑剪过墙西,演习那龙门惯跳腿。

(红对旦云)这秀才,跳过墙近前来也。若夫人知道,好生不便,到不如回去咱。(旦、红下)(末)小姐去了。小生昨夜墙角儿吟诗,今夜逾墙看棋。明月之下,他分明见我近前来,并无嗔责之心,其情不觉自熟矣。我回到书房中,且捱过今宵,明日到道场中,若见小姐,十分下工夫饱看一会。其中我临事别有机变。

83

和陶贫士七首,并引 其五

作者:苏轼(宋代)

和陶贫士七首,并引 其五,宋代,苏轼,

芙蓉杂金菊,枝叶长阑干。遥怜退朝人,糕酒出大官。

岂知江海上,落英亦可餐。典衣作重阳,徂岁惨将寒。

无衣粟我肤,无酒嚬我颜。贫居真可叹,二事长相关。

30

句 其二十一

作者:晏殊(宋代)

句 其二十一,宋代,晏殊,

争持白玉萼,共插翠云鬟。

10

和樊榭城北菜花诗

和樊榭城北菜花诗,清代,全祖望,

城北来看宿雨痕,野

21

题饯送亭

作者:刘攽(宋代)

题饯送亭,宋代,刘攽,

还有柳枝能送客,而无桂树解留人。离肠苒苒随征旆,愁绝江南日暮春。

74

观南戍士卒作乐

作者:刘敞(宋代)

观南戍士卒作乐,宋代,刘敞,

箫鼓军中乐,旌旗岁晚过。激昂双剑舞,慷慨万人歌。

睥睨荆衡小,腾凌虎兕多。北风随杀气,横绝洞庭波。

5

再和陈起予二首 其一

作者:王迈(宋代)

再和陈起予二首 其一,宋代,王迈,

龙蛰藏身来者伸,不妨抱道且安贫。昼眠经笥誇群弟,夜拥绨袍忆故人。

富贵未来招鬼笑,文章太好恐天嗔。安排礼乐三千字,寓目他年许得臣。

18

演雅十章 其九

演雅十章 其九,宋代,张至龙,

犬眠苍玉地,猫卧香绮丛。倘无鼠与盗,猫犬命亦穷。

25

续蒲涧行

续蒲涧行,宋代,赵汝燧,

戊戌正月二十五,摇辔东风蒲涧去。年年今日是时节,飞盖倾城车塞路。

野亭山馆坐不遍,幕天席地千百处。开壶设樏纷酒炙,擘蟹锥蚝间醢脯。

笑言相续乐甚真,礼文不侈意则古。我亦随众穷胜览,先访安期登梵宇。

入春少雨多是晴,穹岩寒溜仅一缕。白云千级逼象纬,沧海万里渺烟雾。

倚栏方快心目远,牛羊下山林壑暮。小儿队队逐归驺,拍手呼舞趁箫鼓。

游人到晚欢未厌,徘徊不忍收樽俎。行穿梅岭还江西,首为南州诧风土。

76

西河柳

作者:施枢(宋代)

西河柳,宋代,施枢,

一把轻丝拂地垂,柔梢浅浅抹燕脂。

絮花吹尽枝方长,却恨春风未得知。

71

夜坐月感

作者:施枢(宋代)

夜坐月感,宋代,施枢,

不为名所累,应是得安居。

客梦方知幻,身谋反似疏。

风高秋塞远,雨急夜窗虚。

犹望收来效,频翻旧读书。

3

闻莺

闻莺,宋代,陆九渊,

百喙吟春不暂停,长疑春意未丁宁。

数声绿树黄鹂晓,如笑从前着意听。

39

寄陈显仁秀才二首 其一

寄陈显仁秀才二首 其一,宋代,郭祥正,

君家大阮最能诗,又见麟孙出盛时。笔力纵横驱阵马,成才不患少人知。

88

张文忠

作者:岳珂(宋代)

张文忠,宋代,岳珂,

无尽之学,出入孔释。故其笔法倜傥斜直,于跌宕中时入绳墨。

亦犹即绍圣以侮元祐之正,用大观以反崇宁之谲。

凡是心之所蕴,已毕寓于声画。虽曰自盖,断犹可识。

使其知根荄之物则,而推以芟葛藤之蒙阒。如是帖者,亦可以为传世之名迹矣。

35

题普慈官舍竹轩

题普慈官舍竹轩,宋代,员兴宗,

一生悯悯寄儒冠,客路羁愁特地寒。拟倩幽梅当供给,旋添疏竹报平安。

54

赠王元帅

赠王元帅,元代,张伯淳,

奇绝曾闻海外游,瘴乡安适等中州。六韬三略传书出,二广重湖宦辙周。

广将来从元帅府,杜陵吟到岳阳楼。公馀莫恨登临少,民瘼须将念虑求。

78

至家以山中所得松实万年松分遗友人翌日皆见过请谈所遇)

作者:王履(明代)

至家以山中所得松实万年松分遗友人翌日皆见过请谈所遇),明代,王履,

偶携山物馈诸公,明日都来问所逢。心口未曾期吐露,图诗先已解形容。

玎玲环佩高低涧,缥缈簧笙远近松。正御风将还白鹤,忽随云又上苍龙。

当门攒秀青巉绝,绕屋流阴素叠重。岂念颓龄蟠鼠思,故将奇遇送萍踪。

虽难似我飘翩步,还可平君蒂芥胸。语罢忽通南郭子,不知宾主更何从。

5

和扬秀甫韵

作者:袁甫(宋代)

和扬秀甫韵,宋代,袁甫,

天下大物山与泉,山泉为蒙义皎然。

坐对岩岩听潺潺,以兹名斋日周旋。

杨君作诗老更妍,解把山尔写天全。

山谷松梅咏坡仙,到今笔语带芳鲜。

松梅双清固堪怜,熟似山尔浩无边。

顾我蒙养铣弥坚,要参圣处力加鞭。

杨君一见出佳篇,古淡端如朱丝弦。

弦中传雅奏,难共俗人言。

我欲和君一两聊,山尔入梦且高眠。

3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