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临晨老可娱,平生有味太玄{左爻右守}。
莫将华皓嗤童习,更采玄文扁此庐。
白天晨光洒老学道院,老人们的欢乐可娱。
一生追求的趣味如此深奥,太玄的道理无法言表。
不要嘲笑那些华丽的才子,更应该珍惜这座庄严的学府。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老学道院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智慧的敬重与赞美。白天的阳光洒在道院中,老人们在这里愉快地度过时光,他们的欢笑和乐趣令人愉悦。作者深深感受到自己一生都在追求着太玄的道理,这种道理深奥无法言表,但却给予了他极大的乐趣和满足。诗词中呼吁人们不要嘲笑那些追求华丽言辞的才子,而应该更加珍惜这座庄严的学府,进一步探索玄妙的文学艺术。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朴素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学问和智慧的热爱与推崇。诗词中的景象描绘了一个老学道院,白天的阳光照耀在其中,老人们在这里度过时光,他们的欢乐成为了一种宝贵的资源。作者深深感受到自己对太玄道理的追求,这种道理无法用语言来完全表达,但却给予了他丰富的人生体验。诗词呼吁不要轻视那些追求华丽辞藻的人,因为他们也在追求真理和智慧的道路上付出了努力。诗词最后提到了庄严的学府,暗示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呼唤人们珍惜学问和学府的存在,并继续深入研究文学艺术的奥妙。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学问追求的热忱和对学府的敬重之情,同时也传递了珍惜智慧和文化传承的信息。它展示了作者对太玄道理的追求,并呼唤人们不要忽视那些追求华丽辞藻的人,而要更加珍惜学问和学府的存在。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词句,让人们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激发人们对智慧和文化的思考和追求。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法云同王敦素看东坡枯木,宋代,释德洪,
此翁胸次足江山,万象难逃笔端妙。君看壁间耐冻枝,烟雨楂芽出谈笑。
想当却立盘礴时,醉魂但觉千岩晓。恨翁树间不画我,拥衲扶筇送飞鸟。
并作玄沙息影图,禅斋长伴炉烟袅。王郎自是玉堂人,风流合受莺花绕。
何为爱此枯瘦蘖,嗜好果超凡子料。为君援笔赋新诗,诗成一笑尘寰小。
瑞鹤仙 梨花,近现代,黄绮,
院深人寂寂。怯细雨朝寒,睡浓无力。临轩一声笛。
甚惊心难定,玉阶孤立。蜂翻蝶集,便迷了归途应忆。
想人间薄幸春风,肯为百花无色。
难觅。笼烟疑粉,掩月摧妆,旧踪还失。青苔雪积。倚栏畔,总狼藉。
恐枝头寒重,子规啼血,早把冰容染湿。待黄昏,银烛擎时,探春消息。
曲游春,宋代,周密,
禁烟湖上薄游,施中山赋词甚佳,余因次其韵。盖平时游舫,至午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者不知也。故中山亟击节余“闲却半湖春色”之句。谓能道人之所未云。
禁苑东风外,飚暖丝晴絮,春思如织。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漠漠香尘隔,沸十里、乱弦丛笛。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
柳陌,新烟凝碧,映帘底宫眉,堤上游勒。轻暝笼寒,怕梨云梦冷,杏香愁幂。歌管酬寒食,奈蝶怨、良宵岑寂。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
【双调】寿阳曲 春将暮,花,元代,马致远,
春将暮,花渐无,春催得落花无数。春归时寂寞景物疏,武陵人恨春归去。
一阵风,一阵雨,满城中落花飞絮。纱窗外蓦然闻杜宇,一声声唤回春去。
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一声欲灭。
磨龙墨,染兔毫,倩花笺欲传音耗。真写到半张却带草,叙寒温不知个颠倒。
从别后,音信绝,薄情种害煞人也。逢一个见一个因话不说,不信你耳轮儿不热。
从别后,音信杳,梦儿里也曾来到。问人知行到一万遭,不信你眼皮儿不跳。
心间事,说与他,动不动早言两罢。罢字儿碜可可你道是耍,我心里怕那不怕。
人初静,月正明,纱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休弄影,月沉时一般孤另。
八千里,愁万缕,望不断野烟汀树。一会价上心来没是处,恨不得待跨鸾归去。
研香汁,展素纸,蘸霜毫略传心事。和泪谨封断肠词,小书生再三传示。
实心儿待,休做谎话儿猜,不信道为伊曾害,害时节有谁曾见来,瞒不过主腰胸带。
江梅态,桃杏腮,娇滴滴海棠颜色。金莲肯分迭半折,瘦厌厌柳腰一捻。
思今日,想去年,依旧绿杨庭院。桃花嫣然三月天,只不见去年人面。
蝶慵戏,莺倦啼,方是困人天气。莫怪落花吹不起,珠帘外晚风无力。
他心罢,咱便舍,空担着这场风月。一锅滚水冷定也,再撺红几时得热。
相思病,怎地医?只除是有情人调理。相偎相抱诊脉息,不服药自然圆备。
心窝儿兴,奶陇儿情,低低的啀声相应。舌尖抵着牙缝冷,半合儿使的成病。
香罗带,玉镜台,对妆奁懒施眉黛。落红满阶愁似海,问东君"故人安在"?
青纱帐,白象床,晚凉生月轮初上。谁家玉箫吹凤凰,教断肠人越添惆怅。
如年夜,人乍别,角声寒玉梅惊谢。梦回酒醒灯尽也,对着冷清清半窗残月。
蔷薇露,荷叶雨,菊花霜冷香庭户。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
琴愁操,香倦烧,盼春来不知春到。日长也小窗前睡着,卖花声把人惊觉。
因他害,染病疾,相识每劝咱是好意。相识若知咱就里,和相识也一般憔悴。
【大石调】青杏子 骋怀,元代,关汉卿,
骋怀
花月酒家楼,可追欢亦可悲秋。悲欢聚散为常事,明眸皓齿,歌莺舞燕,各逞温柔。
【幺】人俊惜风流,欠前生酒病花愁。尚还不彻相思债,携云挈雨,批风切月,到处绸缪。
【催拍子】爱共寝花间锦鸠,恨孤眠水上白鸥。月宵花昼,大筵排回雪韦娘,小酌会窃香韩寿。举觞红袖,玉纤横管,银甲调筝,酒令诗筹。曲成诗就,韵协声律,情动魂消,腹稿冥搜,美恩当受。水仙山鬼,月妹花妖,如还得遇,不许干休,会埋伏未尝泄漏。
【幺】群芳会首,繁英故友,梦回时绿肥红瘦。荣华过可见疏薄,财物广始知亲厚。慕新思旧,簪遗佩解,镜破钗分,蜂妒蝶羞。恶缘难救,痼疾常发,业贯将盈,努力呈头。冷餐重馏,口刀舌剑。吻槊唇枪,独攻决胜,混战无忧,不到得落人奸彀。
【尾】展放征旗任谁走,庙算神谟必应口。一管笔在手,敢搦孙吴兵斗。
烛影摇红,宋代,周邦彦,
香脸轻匀,黛眉巧画宫妆淡。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转。
早是萦心可惯。那更堪、频频顾盼。几回得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
烛影摇红,夜阑饮散春宵短。当时谁解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踏莎行·衷心祝贺李德永、熊培粹同志结缡之喜,近现代,萧萐父,
纫佩兰畦,采珠玄圃。殷勤不计风和雨。任它崎路勇攀登,云歌蚕赋续今古。
海上琴心,篱边诗趣。此中真意谁能悟。桂山朗月照东湖,绮窗同写梅花谱。
水调歌头 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宋代,张栻,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
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
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
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水调歌头·梅仙了无讼,宋代,赵磻老,
梅仙了无讼,拄笏看西山。山涵秋晓,水光磨荡有无间。自是灵襟空洞,更望风云吞吐,浩渺白鸥闲。高诵远游赋,独立桂香阑。
谩常谈,如观水,要观澜。物情长在,人生何用苦求难。随我一觞一咏,任彼非元非白,唯放酒杯宽。富贵傥来事,天道管知还。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