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诸颂

佛共众生只此心,悟迷不间古同今。

千名万字何交涉,达法圆光许一针。

0

诗文译文

佛共众生只此心,

悟迷不间古同今。

千名万字何交涉,

达法圆光许一针。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佛陀与众生共同追求的境界,即只有这个心才是最重要的。无论古今,觉悟与迷惑之间没有隔阂。千言万语的纷扰何须争辩,领悟佛法的圆融光明仅需一针的领悟。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递了佛教的核心理念。首句“佛共众生只此心”表达了佛陀与众生之间的共通之处,强调了心的重要性。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悟迷不间古同今”告诉我们觉悟和困惑之间的境界并没有改变。

接着的两句“千名万字何交涉,达法圆光许一针”表达了对于佛法的领悟并不需要纷繁复杂的辩论和论述,只需一针般的领悟即可把握佛法的圆融光明。这种简洁的表达方式,强调了佛教思想的深邃和超越言语的本质。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文字,传递了深邃的佛教思想。它鼓励人们专注于内心的修行,超越繁琐的争论和辩驳,寻求内心的觉悟和超越。这种简明扼要的表达方式,使得诗词在佛教信仰者中广为传颂,也让更多人体会到佛法的智慧和境界。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其他诗经

新开岭行

作者:杨慎(明代)

新开岭行,明代,杨慎,

废丘关前榛莽积,新开岭上烟岚辟。新途古道太多岐,瞑色荒烟带征客。

岸下寒江流水碧,崖畔霜林枫叶赤。日暮畏行豺虎陌,松灯苣火投孤驿。

北渚鸣鼍应远更,南峦哀猿响终夕。

45

题梅送廖子谟 其一

题梅送廖子谟 其一,明代,杨士奇,

河间佐郡屡经秋,几度怀人增别愁。报政重来又分手,白云红树思悠悠。

81

五月黎梅萼刺史斋中纳凉

五月黎梅萼刺史斋中纳凉,明代,陈子升,

一水何烦远溯洄,荔支湾上柳塘隈。大夫旧创迎风馆,中圣新持避暑杯。

疏雨洒松棋子落,暗潮翻荇棹歌来。濠梁陈迹湘累怨,玉麈挥残赋莫裁。

9

朝中措·红鸾飞下绿云中

作者:佚名(宋代)

朝中措·红鸾飞下绿云中,宋代,佚名,

红鸾飞下绿云中。天淡日和融。回首小园桃杏,怜伊独困霜风。妖姿丽质,天然富贵,不假铅红。梦作一双蝴蝶,翻翻绕遍芳丛。

73

赏花三章自立自破 其三

赏花三章自立自破 其三,近现代,程滨,

身前花海香成雨,身后花山舞欲摧。花海花山看不尽,倾心一叶一花来。

86

明乐安公主玉印图

作者:袁绶(清代)

明乐安公主玉印图,清代,袁绶,

乐安公主光宗女,身出天潢贵无比。刺书下降选才人,都尉翩翩似萧史。

箫合秦楼琴瑟欢,金莲烟下任人看。天钱撒帐春如海,玉女乘鸾佳遇难。

金枝生小耽文翰,异书赐出凭珍玩。锦轴牙签万卷横,簪花格妙词章绚。

小印玲珑玉色融,云雷纹细篆来工。画眉窗下摊书坐,素手亲钤一颗红。

百年佳偶人争羡,双修福慧神仙眷。不识人间儿女愁,那知世上沧桑变。

罡风忽起委琼花,一夕瑶清返钿车。彩云易向秋空散,都尉神伤鬓欲华。

穗帏虚掩人何处,长簟空床愁日暮。想像音容入梦难,禅心已逐空花悟。

一朝流寇犯神京,九庙烟尘帝主惊。鼎湖龙去乾坤破,独木难支大厦倾。

精忠都尉肝肠裂,娲皇难补金瓯缺。儿女亲看缚柱焚,冠裳书画从灰灭。

揭天鼙鼓震京师,国破家亡恨莫支。身留一剑酬君德,名播千秋答主知。

九原相见应含笑,报国捐躯臣节耀。不愧天姻有几人,成佛生天还逆料。

此印流传二百年,闺房雅尚想从前。可怜玉石无物,情不管兴亡色皎然。

51

【越调】寨儿令 夜已阑,灯

【越调】寨儿令 夜已阑,灯,元代,刘时中,

夜已阑,灯将灭,纱窗外昏擦剌月儿斜。越求和越把个身子儿趄。耳轮儿做死的扯。吃敲才胼定也,子怕你悔去也。

24

伯起善用强韵往复愈工再和五首 其五

作者:王寂(元代)

伯起善用强韵往复愈工再和五首 其五,元代,王寂,

乡关烟水三千里,客舍星霜一再周。臣子爱君无远近,斗牛箕野望神州。

8

骑牛歌

骑牛歌,宋代,陈舜俞,

我骑牛,君莫笑,

人间万事从吾好。千金市骨骏马来,

乘肥大跃须年少。薄为鞯,

草为辔,瀑布山前松径里。

看山听水要行迟,驻策缓驱尘不起。

布袍葛带乌接{上四下离},山家装束不时宜。

匏樽注酒就背饮,缥囊贮书当角垂。

吟或狂,醉欲倒,

同醉同吟白云老。此老不可天下人,

一住庐山三十春。声如钟,

目如电,七十神光射人面。

上牛下牛不要扶,合与山中作画图。

汴州马上竟何如,春泥没腹雨溅帽,

夜半归来人已痡。天真丧尽百忧集,

衣食毛发归妻孥。争如来骑牛,

水光山色同悠悠。

5

离友诗三首 其三

作者:曹植(魏晋)

离友诗三首 其三,魏晋,曹植,

日匿影兮天微阴。经迥路兮造北林。

42

出宰清江省亲秀水

作者:李观(宋代)

出宰清江省亲秀水,宋代,李观,

天阙抵清江,萍泛七千里。心目驻庭闱,恍如寻尺耳。

河伯念微衷,风师荐嘉祉。澄澜协顺飙,天际堪屈指。

归欤膝下欢,奚独老莱子。

27

句,唐代,孟不疑,

白日故乡远,青山佳句中。

73

红梅驿 其一

红梅驿 其一,清代,全祖望,

吴公持节真潇洒,手种南枝万五千。何物督邮堪领受,故应泥首酹梅鋗。

87

句 其二十五

句 其二十五,宋代,张舜民,

槛中紫艳才盈握,天上花香暗袭人。

94

望蓬莱 秦川

望蓬莱 秦川,元代,丘处机,

秦川好,一片锦纹华。日出雨晴山色秀,月明风急水声嘉。千里净无涯。余到此,喜庆复难加。天?时丰堪养道,地灵人杰不生邪。时复伴烟

95

次韵和章子美对雪

作者:杨亿(宋代)

次韵和章子美对雪,宋代,杨亿,

破腊连空粉絮飘,离离一番长山苗。旗亭谁氏来沽酒,台笠何人去采樵。

背日旋依松涧积,迎风先傍药畦消。袁安此际偏无赖,独掩闲门对一瓢。

86

安国置酒敬简堂分韵得柳暗六春字 其三

作者:张栻(宋代)

安国置酒敬简堂分韵得柳暗六春字 其三,宋代,张栻,

公憎孔壬面,怪石乃寓目。夜堂发深藏,林立惊满屋。

我亦苦嗜此,一见下风伏。何当载而归,妙策三十六。

73

梅花十咏·欲谢

梅花十咏·欲谢,宋代,张至龙,

垂垂雪中枝,暗里度香远。

忽动调羹机,黏枝花力软。

12

川涨

川涨,宋代,郭祥正,

朱夏久不雨,川源条然涨。三潮渺相连,狂风蹴高浪。

蛟龙递出没,鱼鳖随浩荡。群山悄低徊,阡陌失背向。

嗟嗟圩中田,一埂安可障。去年已大潦,十户九凋丧。

幸赖官廪实,嚣嚣命所仰。官廪今已空,农事未敢望。

理水竟无术,祈祷俟灵贶。退寸复进尺,潮势颇难量。

彼苍罪斯民,杀戮不以杖。令人思禹功,巍巍百王上。

2

行次长风沙次韵

作者:刘跂(宋代)

行次长风沙次韵,宋代,刘跂,

清晨喜气动江流,两见新篇到小舟。石裂崖颓非快意,风声鹤唳亦消忧。

已令双鲤随梅使,更不飞乌倚柁楼。兴味从今得嘉境,著书应不号穷愁。

5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