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

作者:方岳(宋代)

老去欢悰久已无,病来瘦骨不胜扶。

山居幸自依青士,身事何曾问紫姑。

0

诗文译文

老去欢悰久已无,

病来瘦骨不胜扶。

山居幸自依青士,

身事何曾问紫姑。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方岳在岁月流转中的感慨与思考。他描述了自己年老、欢乐稀少的现状,身体的衰弱无力和无法扶持的状态。然而,作者幸好居住在山中,与志同道合的青年士子相伴,得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对生活有所依靠。作者反思自己的一生,感叹自己从未与仙子般的紫姑共度时光,即使如此,他也没有过多地关注尘世的喧嚣。

诗文赏析

《元夕》通过老去、病痛、山居和身世等元素,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自然意象和人物描写,以及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首句\"老去欢悰久已无\"表明作者年事已高,不再有年轻时的欢乐与悠闲。\"病来瘦骨不胜扶\"描绘了作者身体的虚弱和无法自理的状况,突显了岁月对人的摧残。

\"山居幸自依青士\"表达了作者在山中居住,与志同道合的青年士子为伴,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山居的环境使得作者能够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

\"身事何曾问紫姑\"暗示了作者对于尘世间的名利和情感纠葛的淡漠态度。紫姑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仙子,作者意味着自己未曾与尘世中的娇艳女子共度时光,却也并不在意这种遗憾。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时光和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于安宁和内心慰藉的渴望。通过描绘老去的景象和自然意象,诗词给人以深沉、萧瑟的感觉,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其他诗经

桂太傅挽章 其二

桂太傅挽章 其二,明代,罗洪先,

金台初献策,彤管受咨询。宝剑虚知已,青刍愧古人。

十年操别鹤,千载著伤麟。日暮寒江上,孤云对白蘋。

11

寓霅川

作者:姚镛(宋代)

寓霅川,宋代,姚镛,

王戴溪头小隐仙,渔翁引上霅溪船。几回倦钓思归去,又为蘋花住一年。

34

【越调】小桃红 题写韵轩

【越调】小桃红 题写韵轩,元代,杨朝英,

当年相遇月明中,一见情缘重。谁想仙凡隔春梦,杳无踪,凌风跨虎归仙洞。

今人不见,天孙标致,依旧笑春风。

36

望仙门 其一

作者:晏殊(宋代)

望仙门 其一,宋代,晏殊,

紫薇枝上露华浓。起秋风。管弦声细出帘栊。象筵中。

仙酒斟云液,仙歌转绕梁虹。此时佳会庆相逢。庆相逢。

欢醉且从容。

50

谷日喜晴和体方韵

作者:王翰(唐代)

谷日喜晴和体方韵,唐代,王翰,

谷旦占年喜得晴,春来无物不回生。日升旸谷冰初泮,星转苍龙木向荣。

斗米三钱书岁稔,遗蝗千尺见时平。风流只有梁园客,特寄新诗为写情。

18

汴上二首 其二

作者:刘攽(宋代)

汴上二首 其二,宋代,刘攽,

客从江湖来,风水畏难测。行行汳渠上,牵挽意不适。

惊湍卷前湾,怒浪潜乱石。至柔动必刚,况使相推激。

随波叹异心,枉道复退尺。顾思挂高帆,勇往逾箭射。

行险何足忧,万事亦天力。

96

寄隐直

作者:刘敞(宋代)

寄隐直,宋代,刘敞,

江汉相思山万里,君家少室定西东。年华过去如流水,心事差池似老翁。

一世共争蜗角上,微生多付酒杯中。穷途何必多垂涕,吾更冥冥笑阮公。

77

箫台周心乐以濂溪自家意思扁其所居之室为赋短诗

箫台周心乐以濂溪自家意思扁其所居之室为赋短诗,宋代,朱晞颜,

真人绝浮伪,一室逃虚空。轩窗敞寥廓,八面俱玲珑。

悠然会众妙,纳此灵襟中。鸣琴弄秋月,洒墨吟春风。

至令千载閒,默与前人通。驴鸣共草色,是乐真融融。

痴人不解事,说梦追前踪。蒙头但熟睡,日影东窗红。

80

置酒西楼呈主公龙图

置酒西楼呈主公龙图,宋代,郭祥正,

新楼与客一凭栏,眼界方惊阿堵宽。峡石倚天开玉垒,清淮浮日洗金丸。

少陵才力吟非易,摩诘工夫画亦难。向晚西风吹坐急,欲凭鸿鹄借修翰。

88

宫词 其八十九

作者:赵佶(宋代)

宫词 其八十九,宋代,赵佶,

澄澄方沼玉庭前,天产双英并萼莲。含秀同芳应有感,故来清禁启妖妍。

11

扈隩牧笛

扈隩牧笛,宋代,徐似道,

濛濛香雾湿未乾,烟光匝地春风寒。

牧童三五唤归切,鞭牛为马蓑马鞍。

一声芦管振林木,口畔呜呜相戏逐。

梅花乱落自潇洒,绝胜豪门调新曲。

87

南溪

南溪,宋代,高鹏飞,

闻说南溪好,肩车带雨来。涧泉鸣细石,松木衣苍苔。

云笑人情薄,山随客语回。黄花幽意足,知复为谁开。

76

为友人写春江图

作者:道济(清代)

为友人写春江图,清代,道济,

书画非小道,世人形似耳。出笔混沌开,入拙聪明死。

理尽法无尽,法尽理生矣。理法本无传,古人不得已。

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月随我起。

把卷坐江楼,高呼曰子美。一啸水云低,图开幻神髓。

62

江东巡部纪行

作者:袁甫(宋代)

江东巡部纪行,宋代,袁甫,

春过三之一,轻车走阡陌。

平坂抹池阳,迤逦山路埆。

凤颠吹人面,雪滑皲人足。

忽然铜钲挂,九华醒两目。

自经千万劫,寒翠光堪摘。

半霄非人间,大江横其侧。

行行逼宣州,麻姑正面矗。

且上敬亭山,感慨怀李白。

听说三洞天,渴见恨无翮。

岩幽鬼神哭,罅开星月烛。

金沙烂吾前,祖师灯未没。

赓酬二三子,不觉诗笔秃。

歙州我旧游,迎笑儿童簇。

本无棠荫芾,漫云恩波沐。

黄山怅无缘,不得搜仙窟。

祁门山何如,险与石埭埒。

山花溪边明,时有新凫浴。

古木龙吟啸,巨石虎蹲伏。

伟哉岳鄂王,提兵旧盘礴。

像设俨遗祠,光芒射斗宿。

凌晨拜祠下,忧思心恻恻。

无心惜落花,惟愁民捐瘠。

浮梁与乐安,五十笔步百。

幸瞻慈湖祠,风声尚堪忆。

钟君我所敬,能续兹湖脉。

乍合又倏离,人事渺无极。

别友情无奈,看山意无足。

山围如城郭,渐逼鸣山麓。

父老阑道叫,一路藉神福。

问尔所欲何,作庙新奕奕。

我来为尔民,尔欲我筹度。

越宿至芗溪,三山森在列。

顾我一瓣香,端为象翁设。

象翁百世师,此道揭日月。

书堂卜筑成,屋与人俱杰。

深夜济济容,学子纷四集。

前廊问伊谁,同门旧知识。

新知有二郑,操行端矩获。

此学其兴乎,欲去令人惜。

大字书磨崖,字径二三尺。

匆匆过安仁,交友相追逐。

汤董最可人,吉德侔金玉,

干越今称贤,闾阎声籍籍。

此声买无价,民彝知未灭。

我行三千里,六十零四日。

明当抵番江,秉烛写胸臆。

若夫谘熟事,多赖诸贤力。

云何略不书,此是使者职。

7

喜春来·金装宝剑藏龙口

喜春来·金装宝剑藏龙口,元代,张弘范,

金装宝剑藏龙口,玉带红绒挂虎头。绿杨影里骤骅骝。得意秋,名满凤凰楼。

10

汛湖

汛湖,明代,文徵明,

春尽南湖碧玉流,故人湖上共夷犹。平桡野渡沿青草,叠鼓中川起白鸥。

云日霏霏梅子雨,风蒲猎猎藕花洲。行春桥外山千叠,尽逐波光上綵舟。

50

题南皋小隐处

题南皋小隐处,明代,邹元标,

昔云大隐隐城市,我今小隐隐招提。招提半在山之曲、水之涯。

识破万事等浮沤,残生从此托一枝。忆昔射策黄金榜,英风凛凛逼斗维。

誓策功勋报天子,笑杀管晏何卑卑。于今老去岩壑里,日月不居双鬓丝。

床头一剑蒯缑尽,闻鸡起问夜何其。壮心只今己销磨,侧足空门有所思。

半榻时枉明月照,短衣不禁松风吹。野僧终日问姓字,笑指白云莽莽垂。

我生无姓亦无字,迹遍名山号无为。有时散发解天韬,有时放歌和天倪。

有时醉酌花间酒,有时閒题壁上诗。无修无證亦无持,但教名姓不出山,那管世人知不知。

87

明川

明川,明代,赵完璧,

晴碧横开滟滟春,封姨乍息湛天真。青冥聚散孤云影,白鸟微茫落日津。

烟破不知镕鉴客,月临拟有弄珠人。清光不借银河色,莹彻灵襟觉日新。

77

送马绍荣补学官弟子

送马绍荣补学官弟子,明代,郑文康,

有客新从泮水游,誓将刀笔换公侯。若非正学叨封拜,终落功名第二筹。

37

自题前山草堂

自题前山草堂,明代,蔡汝楠,

草堂旧结北山阿,逋客还家洽薜萝。

绕院松林岚翠重,满庭蕉叶雨声多。

清樽自对丛花发,高枕无如啼鸟何。

若道世情堪澹处,门前终日俯沧波。

7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