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山居

作者:顾逢(宋代)

越来溪上望,雨涨一篙深。

折苇眠枯叶,老莲生苦心。

水连孤屿远,山入半湖阴。

喜近行春路,时于月下吟。

0

诗文译文

越来溪上望,雨涨一篙深。

折苇眠枯叶,老莲生苦心。

水连孤屿远,山入半湖阴。

喜近行春路,时于月下吟。

诗文赏析

首先,越来溪上望,雨涨一篙深。这里描述了作者站在溪边,眺望远方,观察到雨水的增涨。\"越来溪\"是一个地名,\"越\"指越州(今浙江绍兴),这里可能指的是越州的一条小溪。\"雨涨一篙深\"形象地表达了雨水的充沛,用\"一篙深\"来形容雨水的多少,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感。

接着,折苇眠枯叶,老莲生苦心。这里描写了作者在湖边的景象。折断的苇子上堆满了枯叶,而孤独的老莲花却在努力地生长。这种对比,表达了自然生命的坚韧和顽强,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赞美和敬畏。

然后,水连孤屿远,山入半湖阴。这两句描绘了湖水和山峦的景象。\"水连孤屿远\"说明湖中有孤立的小岛,而且湖面广阔无垠,远处的景色尽收眼底。\"山入半湖阴\"则形容山峦在湖水的映衬下,投下了一片阴影。这些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绘能力,同时也传达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沉浸其中的心情。

最后,喜近行春路,时于月下吟。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月夜的喜爱。\"喜近行春路\"说明作者喜欢走在春天的道路上,享受春天的美好。\"时于月下吟\"则描写了作者在月夜中吟诵诗篇的情景,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和宁静的心态。

顾逢

宋吴郡人,字君际,号梅山樵叟。学诗于周弼,名居室为五字田家,人称顾五言。后辟吴县学官。有《船窗夜话》、《负暄杂录》及诗集。

其他诗经

赠星士陈光大

作者:陈高(元代)

赠星士陈光大,元代,陈高,

底用里粮去远游,只将奇术动公侯。京都春色浓如酒,三月莺花满御沟。

62

作者:徐渭(明代)

画,明代,徐渭,

朱夏郁蒸时,晶瓜碧玉滋。疏帘三尺雪,小簟一枰棋。

57

【般涉调】耍孩儿

【般涉调】耍孩儿,元代,杜仁杰,

庄家不识构阑

风调雨顺民安乐,都不似俺庄家快活。桑蚕五谷十分收,官司无甚差科。当村许还心愿,来到城中买些纸火。正打街头过,见吊个花碌碌纸榜,不似那答儿闹穰穰人多。

【六煞】见一个人手撑着椽做的门,高声的叫"请、请",道迟来的满了无处停坐。说道:前截儿院本《调风月》,背后幺末敷演《刘耍和》。高声叫:赶散易得,难得的妆哈。

【五】要了二百钱放过咱,入得门上个木坡,见层层叠叠团圞坐。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旋窝。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的擂鼓筛锣。

【四】一个女孩儿转了几遭,不我时引出一伙,中间里一个央人货,裹着枚皂头巾顶门上插一管笔,满脸石灰更着些黑道儿抹。知他待是如何过?浑身上下,则穿领花布直裰。

【三】今了会诗共词,说了会赋与歌,无差错。唇天口地无高下,巧语花言记许多。临绝末,道了低头撮脚,爨罢将幺拨。

【二】一个妆做张太公,他改做小二哥,行、行、行,说向城中过。见个年少的妇女向帘儿下立,那老子用意铺谋待取做老婆。教小二哥相说合,但要的豆谷米麦,向甚布绢纱罗。

【一】教太公往前那不敢往后那,抬左脚不敢抬右脚,翻来复去由他一个。太公心下实焦懆,把一个皮棒槌则一下打做两半个。我则道脑袋天灵破,则道兴词告状,刬地大笑呵呵。

【尾】则被一胞尿,爆的我没奈何。刚捱刚忍更待看些儿个,枉被这驴颓笑杀我。

喻情

我当初不合鬼擘口和你言盟誓,惹得你鬼病厌厌挂体。鬼相扑不曾使甚养家钱,鬼厮赴刁蹬的心灰。若是携得歌妓家中去,便是袖得春风马上归。司狱司蹬弩劳神力,望梅止喝,画饼充饥。

【哨遍】铁球儿漾在江心内,实指望团圆到底。失群孤雁往南飞,比目鱼永不分离。王屠倒脏牵肠肚,毛宝心毒不放龟。老母狗跳墙做得个抰势,把我做扑灯蛾相戏,掠水燕双飞。

【五煞】腊月里桑采甚的,肚脐里爆豆实心儿退。木猫儿守窟瞧他甚,泥狗儿看家守甚黑。天长观里看水庵相识,济元庙里口愿把我抛持。

【四】唐三藏立暮铭空费了碑,闲槽枋里躲酒无巴避。悲田院里下象无钱递,左右司蒸糕省做媒。蓼儿洼里太庙干不济,郑元和在曲江边担土,闲话儿把咱支持。

【三】泥捏的山不信是石,相扑汉卖药干陪了擂。镜台前照面你是你,警巡院倒了墙贼见贼。大虫窝里蒿草无人刈,看山瞎汉,不辨高低。

【二】小蛮婆看染红担是非,张果老切鲙先施鲤。布博士踏鬼随机而变,囊大姐传神反了面皮。沙三烧肉牛心儿炙,没梁的水桶,挂口休提。

【一】秦始皇鞋无道履,绵带子拴腿无绳系。开花仙藏扌厭过瞒得你,街道司衙门唬得过谁。尉迟恭捣米胡支对,蜂窝儿呵欠,口口是虚脾。

【尾】楮树下梯要摘梨,葬瓶中灰骨是个不自由的鬼,谷地里瓜儿单单的记着你。

29

北芒送别王世胄诗五章

作者:潘岳(魏晋)

北芒送别王世胄诗五章,魏晋,潘岳,

微微发肤,受之父母。峨峨王侯,中外之首。子亲伊姑,我父惟舅。

昆同瓜瓞,志齐执友。

惟我王侯,风节英茂。执宪中朝,剖符名守。配作此牧,频显烦授。

徐以姻掇,凉疾不就。

桓桓平北,帝之宠弟。彬彬我兄,敦书悦礼。乃降厥资,训戎作楷。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忠惟行本,恭惟德基。沈此旧疴,不敢屡辞。命彼仆驾,谓之舆之。

如彼孙子,膑足乘轖。

朱镳既扬,四辔既整。驾言饯行,告辞芒岭。情有迁延,日无馀景。

回辕南翔,心焉北骋。

81

致仕后即事十五首 其十二

作者:陆游(宋代)

致仕后即事十五首 其十二,宋代,陆游,

湘湖莼菜胜羊酪,项里杨梅敌荔枝。八帙开来今过半,一杯引满若为辞。

22

杂歌谣辞。古歌

杂歌谣辞。古歌,唐代,薛维翰,

美人怨何深,含情倚金阁。不嚬复不语,红泪双双落。
美人闭红烛,烛坐裁新锦。频放翦刀声,夜寒知未寝。

20

鸠研

鸠研,清代,全祖望,

祝鸠以教教,孝尸鸠以教。慈夫君菑学,苑不徒经师。

兼人师降而,馀事乃文词。

57

无俗念

作者:虞集(元代)

无俗念,元代,虞集,

十年窗下,见古今成败,几多豪杰。谁会谁能谁不济,故纸数行明灭。

乱叶西风,游丝春梦,转转无休歇。为他憔悴,不知有甚干涉。

寥寥无住闲身,尽虚空界,一片中宵月。云去云来无定相,月亦本无圆缺。

非色非空,非心非佛,教我如何说。不妨跬步,蟾蜍飞上银阙。

83

题鲁氏老桧堂

作者:刘攽(宋代)

题鲁氏老桧堂,宋代,刘攽,

当日山林客,移根近小轩。树阴今百尺,人世亦曾孙。

坚节寒逾甚,清风老更存。犹馀双白鹤,终恋主人恩。

28

和韩侍中上巳晚游九曲池

和韩侍中上巳晚游九曲池,宋代,范纯仁,

前朝池阁尽尘埃,登览惭无吊古才。旧物祇馀苍石在,断墙曾识翠舆来。

回环竹径穿幽鸟,寂寞茅檐覆故台。游客静观兴废迹,利名心息若寒灰。

77

句,宋代,俞希孟,

若把东闽比西洛,可将陈紫敌姚黄。

23

吴开府

作者:岳珂(宋代)

吴开府,宋代,岳珂,

豫章之东湖,有公之居。西山荐图,咮凤滴蜍。伊波之馀,而无以昌其书。

呜呼。

27

七夕二首 其一

作者:范镇(宋代)

七夕二首 其一,宋代,范镇,

可怜风信重秋期,红锦花香极所思。乞巧楼中成底事,平明祗得玩蛛丝。

72

古鬲次韵成季

作者:韩淲(宋代)

古鬲次韵成季,宋代,韩淲,

俗物败人意,浅陋欲曷浣。吾行半天下,绵邈岁月懒。

空空持一身,贸贸著两眼。心知瑚琏珍,黄流在中瓒。

良玉岂易逢,金铸得亦罕。孰谓山之幽,因仍对茶椀。

彼鬲乃尔奇,奚待识者断。荡扫盆盎空,俨雅古风满。

文篆异代远,姑以耳目限。天大寰海波,窥测笑蠡管。

传观用燎沉,留连为之款。

4

和刘明复再游剑州东园二首 其一

作者:冯山(宋代)

和刘明复再游剑州东园二首 其一,宋代,冯山,

孤城寥落万山围,惟有东溪景最奇。拥传使华寻旧赏,满园春色待多时。

援琴故故弹流水,隐几萧萧听竹枝。摆脱风光情不尽,停车门外欲行迟。

18

雪中陈孔章招饮

雪中陈孔章招饮,宋代,敖陶孙,

始秋我如京,褚中无所赍。

萧条方逆旅,败履手自提。

入门一曲几,尘暗乌皮低。

平生实有恃,壮气千虹蜺。

丈夫死则已,未互牛衣啼。

以兹悟生理,得殿庶可齐。

城中雪没靴,冻马不敢嘶。

病夫亦怕出,登楼去其梯。

故人知我贫,坐有一石韲。

招要过庐下,春风破馀凄。

老怀不胜酒,秩筵已如泥。

感君一寒语,醉乡强攀跻。

还归叱涂路,撑斤只杭梨。

我策三十六,第一捐町畦。

佩服今十年,墨化浙东西。

惟有三宿恋,弱念牵方闺。

常时过饭家,屋上瞻乌棲。

勿轻一壶酒,踏冻谁为携。

穷途见弟兄,感涕沾(蝶虫换角)觽。

世情尚酬答,人事多乖睽。

终焉愧闵嘿,夜卧三画脐。

何时接绸缪,门徨炊家鸡。

入舍更主客,愧无鹿门妻。

44

湖上漫赋二首 其一

湖上漫赋二首 其一,宋代,郑思肖,

藓崖苍润雨初乾,石罅飞泉喷雪寒。啼断禽声山更静,青松影下倚栏干。

80

送刘侍御归台 其一

送刘侍御归台 其一,明代,李攀龙,

使者乘秋入建章,晓排阊阖侍君王。绣衣忽动云霄色,白简犹含海岱光。

自许风霜知列柏,还将讽谏托长杨。大东杼柚看如此,况复徵兵事朔方。

94

吴县李文秀

作者:海瑞(明代)

吴县李文秀,明代,海瑞,

羲皇风度出明时,葵藿丹衷百世师。邦国乂安犹戮力,经纶未卷忽乘箕。

琼崖白雪封茆土,柱石青天树羽仪。昭代古良天下老,千年遗像镇华夷。

5

赠寿光三公子

赠寿光三公子,明代,释函可,

炯炯双眸气食牛,最怜未解说边愁。他时得返弦歌地,却望寒冰是旧丘。

2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