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偶无客青山长对门

作者:韩淲(宋代)

不见屋外溪,但见屋上山,云月复风雨,展转朝暮间。

0

诗文译文

白天偶尔没有客人,青山长久地对着门。

云和月,风和雨,不断地交替,早晚不停转换。

诗文简析

《白日偶无客青山长对门》是宋代文人韩淲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居住的地方,同时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幻和时间的流转。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由四句构成,字数简短,却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首句\"白日偶无客\",描述了白天很少有人来访问的寂静境况,引出了下面的描写。接着,\"青山长对门\"这句以山与门对峙作为视觉形象,显示了作者居住的地方环抱在青山之中,似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紧接着,诗人通过\"云月复风雨\"这句,将云、月、风、雨四个自然元素结合在一起,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云的飘动、月的变化、风的吹拂以及雨的洗礼,都是自然界的常态,也是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存在。最后一句\"展转朝暮间\"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从早晨到傍晚的变化。这句诗也隐含着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轮回。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静谧而与自然相融的居住环境,同时展示了时间的变化和流转。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对时间的思考,诗人唤起了读者对生活、自然和时间的共鸣,引发人们对于时光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深思。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其他诗经

胡太保宗宪

胡太保宗宪,清代,严遂成,

铙歌酾酒客盈庭,画戟朱旗战血腥。入海几时归夏正,媚人何苦陷张经。

屡呈贺表冤宜白,不信私书汗尚青。龟鹿无灵来大鸟,狱门当作夕阳亭。

59

闺思

作者:施枢(宋代)

闺思,宋代,施枢,

帘底临鸾惜岁华,鬓云慵掠宝钗斜。

落梅香断无消息,一树春风属杏花。

21

玉泉山杂咏十六首 其九 写琴廊

作者:弘历(清代)

玉泉山杂咏十六首 其九 写琴廊,清代,弘历,

曲折回廊致有情,槛依泻玉静中鸣。灵岩若复相衡量,响屧还嫌太艳生。

68

菩萨蛮 咏瓶中桂花海棠影

菩萨蛮 咏瓶中桂花海棠影,清代,顾贞立,

海棠莫怨清秋寂。一枝偏傍蟾宫客。粉指印青编。亭亭玉树前。

相看俱是影。相对难相问。试语唤真真。应怜身外身。

98

【南吕】一剪梅 秋闺思

【南吕】一剪梅 秋闺思,元代,未知作者,

草满中庭苔满墙,雨潇潇风送幽窗,此凄凉外怎不凄凉?无限心机,多病相

妨。玉笋重弹孤凤凰,一蓦来地远山长。杯深蘸甲润鹅黄,今夜醺醺,有个商量。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和愁。百尽虾须在玉钩,琼窗

春暖双蛾皱。回首头边,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逆流。

【木兰花慢】爱幽花带露,凝晓色淡秋塘。恨太华峰高,庐山社远,尘世相

妨。谁争半溪佳景?且闲将华发照沧浪。羡煞风流公子,一生何限清香?仙家幽

野水云乡,高韵却浓妆,看脉脉盈荷觞。明日醒来,华信新声,付与秋娘。

【得胜乐】红日晚,夕阳犹在,碧水共长天一色,雁儿呀、呀、呀,外,

雁儿却怎生不带将一个家字儿来。

【惜芳春】绿柳长亭晚,珠帘卷暮寒。闷对东风掩泪眼,桃花谢,杏花残。

人未还,盼雕鞍和月凭栏杆。

83

责躬

作者:曹植(魏晋)

责躬,魏晋,曹植,

小序臣植言。

臣自抱亹归藩。

刻肌刻骨。

追思罪戾。

昼分而食。

夜分而寝。

诚以天网不可重罹。

圣恩难可再恃。

窃感相鼠之篇。

无礼遄死之义。

形影相吊。

五情愧{赤皮}。

以罪弃生。

则违昔贤夕改之劝。

忍垢茍全。

则犯诗人胡颜之讥。

伏惟陛下。

德象天地。

恩隆父母。

施畅春风。

泽如时雨。

是以不别荆棘者。

庆云之惠也。

七子均养者。

鸤鸠之仁也。

舍罪贵功者。

明君之举也。

矜愚爱能者。

慈父之恩也。

是以愚臣徘徊于恩泽而不敢自弃者也。

前奉诏书。

臣等绝朝。

心离志绝。

自分黄耈永无执珪之望。

不图圣诏猥垂齿召。

至止之日。

驰心辇毂。

僻处西馆。

未奉阙庭。

踊跃之怀。

瞻望反侧。

不胜犬马恋主之情。

谨奉表并献诗二篇。

词旨浅末。

不足采览。

贵露下情。

冒颜以闻。

臣植诚惶诚恐。

顿首顿首。

死罪死罪。

于穆显考。

时惟武皇。

受命于天。

宁济四方。

朱旗所拂。

九土披攘。

玄化滂流。

荒服来王。

超商越周。

与唐比踪。

笃生我皇。

奕世载聪。

武则肃烈。

文则时雍。

受禅于汉。

君少万邦。

率由旧则。

广命懿亲。

以藩王国。

帝日尔侯。

君兹青土。

奄有海滨。

方周于鲁。

车服有辉。

旗章有叙。

济济隽乂。

我弼我辅。

伊予小子。

恃宠骄盈。

举挂时网。

作藩作屏。

先轨是隳。

傲我皇使。

犯我朝仪。

国有典刑。

我削我绌。

将寘于理。

元凶是率。

明明天子。

时惟笃类。

不忍我刑。

暴之朝肆。

违彼执宪。

哀予小臣。

改封兖邑。

于河之滨。

股肱弗置。

有君无臣。

荒淫之阙。

谁弼予身。

茕茕仆夫。

于彼冀方。

嗟予小子。

盈罹斯殃。

赫赫天子。

恩不遗物。

冠我玄冕。

要我朱绂。

光光大使。

我荣我华。

剖符授玉。

王爵是加。

仰齿金玺。

俯执圣策。

皇恩过隆。

祇承怵惕。

咨我小子。

顽凶是婴。

逝惭陵墓。

存愧阙庭。

匪敢傲德。

实恩是恃。

威灵改加。

足以没齿。

昊天罔极。

生命不图。

常惧颠沛。

抱罪黄垆。

愿蒙矢石。

建旗东岳。

庶立毫厘。

微功自赎。

危躯授命。

知足免戾。

甘赴江湘。

奋戈吴越。

天启其衷。

得会京畿。

迟奉圣颜。

如渴如饥。

心之云慕。

怆矣其悲。

天高听卑。

皇肯照微。

应诏肃承明诏。

应会皇都。

星陈夙驾。

秣马脂车。

命彼掌徒。

肃我征旅。

朝发鸾台。

夕宿兰渚。

芒芒原隰。

祁祁士女。

经彼公田。

乐我稷黍。

爰有樛木。

重阴匪息。

虽有糇粮。

饥不遑食。

望城不过。

面邑不游。

仆夫警策。

平路是由。

玄驷蔼蔼。

扬镳漂沫。

流风翼衡。

轻云承盖。

涉涧之滨。

缘山之隈。

遵彼河浒。

黄阪是阶。

西济关谷。

或降或升。

騑骖倦路。

载寝载兴。

将朝圣皇。

匪敢晏宁。

弭节长骛。

指日遄征。

前驱举燧。

后乘抗旌。

轮不辍运。

鸾无废声。

爰暨帝室。

税此西墉。

嘉诏未赐。

朝觐莫从。

仰瞻城阈。

俯惟阙庭。

长怀永慕。

忧心如酲。

86

六言诗十首 其六

作者:嵇康(魏晋)

六言诗十首 其六,魏晋,嵇康,

名行显患滋。位高势重祸基。美色伐性不疑。厚味腊毒难治。如何贪人不思。

77

读后魏邦《贺狄干传》

作者:苏轼(宋代)

读后魏邦《贺狄干传》,宋代,苏轼,

羊犬争雄宇内残,文风犹自到长安。

当时枉被诗书误,惟有鲜卑贺狄干。

56

满江红·紫陌飞尘

满江红·紫陌飞尘,宋代,辛弃疾,

紫陌飞尘,望十里、雕鞍绣毂。春未老、已惊台榭,瘦红肥绿。睡雨海棠犹倚醉,舞风杨柳难成曲。问流莺、能说故园无,曾相熟。岩泉上,飞凫浴。巢林下,栖禽宿。恨荼开晚,谩翻船玉。莲社岂堪谈昨梦,兰亭何处寻遗墨。但羁怀、空自倚秋千,无心蹴。

37

花犯 小石 其三 咏梅

花犯 小石 其三 咏梅,宋代,周邦彦,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

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燕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

相将见、脆圆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76

柳枝

作者:和凝(唐代)

柳枝,唐代,和凝,

鹊桥初就咽银河,

今夜仙郎自姓和。

不是昔年攀桂树,

岂能月里索嫦娥。

76

阅古堂八咏 其五 药圃

作者:韩琦(宋代)

阅古堂八咏 其五 药圃,宋代,韩琦,

堂下开畦植药苗,更将灵种悉名标。吾心尽欲医民病,长得忧民病不销。

6

祫享加恩押班宣制

作者:韩琦(宋代)

祫享加恩押班宣制,宋代,韩琦,

大祫休成庆泽新,广庭宣制宠臣邻。非烟荐瑞笼宫殿,出綍敷言耸搢绅。

风结冰檐骈玉箸,日融霜瓦半鱼鳞。移时始放金吾仗,鹓鹭齐飞出禁闉。

9

昼寝三首 其二

作者:刘敞(宋代)

昼寝三首 其二,宋代,刘敞,

成败劳耳目,是非丧神虑。我生天地间,安得弃之去。

始疑昏逾明,渐觉梦胜寤。但可寐无聪,安知岁云暮。

神交既倜傥,魄定奚忧惧。此以遣朝昏,因之保吾素。

7

将宿松溪罗汉舟小不果渡乃宿资寿二首 其二

作者:朱松(宋代)

将宿松溪罗汉舟小不果渡乃宿资寿二首 其二,宋代,朱松,

败絮如蓑不可连,书灯相对耸吟肩。明朝定有茅檐日,借我乌犍曝背眠。

48

八月二十五日过南豅 其二

作者:韩淲(宋代)

八月二十五日过南豅 其二,宋代,韩淲,

岩桂苦未花,寻香上扁舟。溯洄得蹊间,微步理旧游。

鲜鲜见新枝,幽芳浩难收。回首城市尘,所憩因少留。

15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三十三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三十三,宋代,释普度,

山之高,水之深,非古亦非今。老胡打失一只履,葱岭那边无处寻。

70

越问 其九 越纸

作者:孙因(宋代)

越问 其九 越纸,宋代,孙因,

繄剡藤之为纸兮,品居上者有三。盖筱簜之变化兮,非藤楮之可参。

在晋而名侧理兮,储郡库以九万。曰姚黄今最显兮,蒙诗翁之赏谈。

加越石以万杵兮,光色透于金版。近不数夫杭由兮,远孰称夫池茧。

半山爱其短样兮,东坡耆夫竹展。薛君封以千户兮,元章用司笔砚。

数其德有五兮,以缜滑而为首。发墨养笔锋兮,性不蠹而耐久。

惜昌黎之未见兮,姓先生而为楮。使元舆之及知兮,又何悲剡藤之有。

客曰美哉越纸兮,有大造于斯文。然世方好纸而玉兮,又乌知乎此君。

53

秦女吹箫

作者:瞿佑(明代)

秦女吹箫,明代,瞿佑,

玉琯双吹引凤凰,曲中同赴白云乡。

如何后日秦台梦,不见萧郎见沈郎。

22

题三山万岁峰

题三山万岁峰,元代,李溥光,

一沼曾教役万民,一峰会使九州贫。江山假说方成就,真个江山已属人。

3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