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读隐逸传,雅意烟霞人。
居官早自缚,半世几没身。
青衫类枯叶,两鬓如烂银。
人知趋走苦,己重疾病湮。
归微三径资,尚窃太仓陈。
邻里有伏腊,弟兄无越秦。
况此交友高,而能朝夕亲。
君还志远游,所愿犹逡巡。
我乃叹寡与,未易论苦辛。
勿道车马之,勿嫌风雨频。
冬日寒雨感怀,写给斯远的三首诗
年少时曾读隐逸传记,向往雅致的仙山人士。
居官已久,早已束缚自己,半生几乎无所成就。
青衫已然褪去色彩,鬓发如同斑驳的银丝。
人们只知道忙忙碌碌的追逐,而忽视了自身的疾病和沉沦。
回归自我,只有微薄的几条小径,依然窃喜着太仓陈的财富。
周围的邻里都有着丰收的盛况,可我身边的亲人却无法脱离秦国的贫困。
何况我与这些交往高雅的人们,能够朝夕相处。
君且远行追求志向,而我的愿望却仍在徘徊犹豫。
我只能叹息自己的孤寂,难以言说其中的辛酸苦楚。
请不要嘲笑车马劳顿,也不要厌恶频繁的风雨。
《寒雨感怀呈斯远三首》描绘了一个官员内心的苦闷和失落。诗中的主人公曾有过追求隐逸生活的渴望,但却被居官所束缚,半生未有所成。他的外貌已经衰老,青衫已经褪去颜色,鬓发如同斑驳的银丝,表达了他对光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感到的惆怅。
诗中的主人公感叹自己的困境,他身边的邻里都有着好收成,而他的亲人却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他羡慕那些高雅的交往对象,能够朝夕相处,而自己只能在内心默默叹息。
最后两句表达了主人公的心境,他希望人们不要嘲笑劳累的车马,也不要厌恶频繁的风雨。这可以理解为他希望别人不要嘲笑他的辛劳和困苦,也不要对他的困境产生厌恶之情。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追逐名利、物质追求和社会压力所带来的困惑和痛苦的反思。诗中的意境寄托了作者对自由、宁静和纯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人际关系和友情的珍视。通过描绘主人公的内心状况,诗词传递了一种深沉而忧郁的情感,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和个人选择的思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追赞耿侍御年伯,明代,毕自严,
大夫矫矫龙鹄姿,才华气节倾当时。惠文柱后豪右避,埋轮都下豺狼悲。
一朝南巡持绣斧,风凛霜冽和甘雨。明有法度幽鬼神,宁能希指滥网罟。
浮云蔽日天听高,江干泽畔空牢骚。仁人放麑诚不忍,独秉三尺障洪涛。
论定司徒还上书,贤奸皎皎列前除。炙手气燄有时尽,保全忠谠论非虚。
况看哲嗣绍前修,慰藉虞渊援鲁矛。啬前丰后较孰胜,且有竹帛光千秋。
和三舍人省上(三月二十九日作。明日驾幸景,宋代,苏轼,
纷纷荣瘁何能久,云雨従来翻覆手。
怳如一梦堕枕中,却见三贤起江右。
(曾子开、刘贡父、孔经父,皆江西人。
)嗟君妙质皆瑚琏,顾我虚名但箕斗。
明朝冠盖蔚相望,共扈翠辇朝宣光。
武皇已老白云乡,正与群帝骖龙翔,独留杞梓扶明堂。
聒龙谣·紫阙苕嶢,宋代,赵佶,
紫阙苕嶢,绀宇邃深,望极绛河清浅。霜月流天,锁穹隆光满。水精宫、金锁龙盘,玳瑁帘、玉钩云卷。动深思,秋籁萧萧,比人世、倍清燕。瑶阶回。玉签鸣,渐秘省引水,辘轳声转。鸡人唱晓,促铜壶银箭。拂晨光、宫柳烟微,荡瑞色、御炉香散。从宸游,前後争趋,向金銮殿。
自避诏岩转东至真武祠,明代,王履,
金帝俨尊崇,高寒压故宫。
路回秋藓碧,门闭夕阳红。
画壁埋蓬块,珠栊宿网虫。
腐床留璲瑀,古帐失虬龙。
有几承虚供,无碑表旧踪。
炉烟聊缥渺,檐铎自玲珑。
东失天孙壮,西忘太白雄。
大千惊聚掌,方寸怏填空。
郊岛能持满,关荆敢合从。
未甘扪井手,不数荡云胸。
索价元讥彼,缨情岂在侬。
清方排暑郁,秀已泄春融。
灵气蟠幽壑,冷风吐暗松。
众雄分峛崺,群峭上攒丛。
涨绿迷深浅,凝青护叠重。
侣吁三十洞,嶕喜二千穹。
道士云含岫,畸人鸟脱笼。
便当称白石,何必待青童。
榻旷从伸脚,庵低且鞠躬。
危登传宝贲,掞水割非蒙。
计饭惩过饱,窥粮怕倏穷。
无眠忧曀雨,频起看西东。
暗雾层层豁,寒星点点通。
明朝携往识,分与满山风。
再用子虚韵和呈骏发次颜 其二,宋代,沈与求,
十里笙箫沸市楼,已占风物两优游。人从月窟开青嶂,灯挟星河映碧流。
曲席深杯成径醉,长廊古寺溢清愁。暗中我亦知公在,彊对兰膏为举眸。
赠龙张泉医为灼艾,宋代,萧立之,
留侯远孙腹䏺肛,载儒家书杂岐黄。桂山木落秋苍苍,画帘西风杵臼香。
瘴烟疠雨吹南荒,弱儿倒卧瘦女僵。药石不入市贾箱,利专巫祝司祷禳。
磨刃霍霍向猪羊,见君似人喜踉蹡。圭刀遣赠出锦囊,我怜此身无牢强。
外邪客气弩矢张,君言扶衰艾火良。有得不计腕肉疮,世间何事非膏肓。
白昼二竖行跳梁,案脉骇走扁与仓。馁腹可复须槟榔,请君乞我囊中方。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 其五,明代,文徵明,
战红酣紫一春忙,回首春归属渺茫。竟为雨残缘太冶,未随风尽有馀香。
美人睡起空攀树,蛱蝶飞来却过墙。脉脉芳情天万里,夕阳应断水边肠。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