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随机无尽颂·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持经力荷担,忘机越圣几。

深心奉尘刹,古佛共同参。

0

诗文译文

持经力荷担,

忘机越圣几。

深心奉尘刹,

古佛共同参。

诗文简析

这首诗以持经修行的功德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佛教修行的追求和奉献。通过持经的行为,作者超越了尘世的琐事与纷扰,沉浸于修行的境界中。他的内心虔诚地向佛陀奉献自己,与古代的佛陀们一同修行。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持经修行的精神和意义。作者以“持经力荷担”来形容自己承担持经的责任和艰辛,表现了对佛法的虔诚和奉献。通过“忘机越圣几”,作者追求心灵的超越和解脱,远离尘嚣,更加专注于修行的道路。

诗中的“深心奉尘刹”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佛陀的虔诚和敬仰,他将自己的心灵完全奉献给佛法。最后一句“古佛共同参”突显了作者与古代佛陀们的共同修行,彰显了佛教的传承与延续。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佛教修行的理解和追求,表达了对佛法的热爱和致敬。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持经修行的功德和意义。它表达了作者虔诚奉行佛法的决心,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超越。同时,诗中融入了对古代佛陀们的敬仰,强调了佛教传统的传承与共同修行的重要性。整首蕴含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示,体现了佛教中修行者的精神追求和信仰的力量。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其他诗经

暮归山中

作者:蓝仁(明代)

暮归山中,明代,蓝仁,

暮归山色昏,濯足月在涧。衡门栖鹊定,暗树流萤乱。

妻孥候我至,明灯供蔬饭。伫立松桂凉,疏星隔河汉。

42

送谢邦用之湖南

送谢邦用之湖南,明代,何景明,

同作燕京客,君为楚上行。云霄无旧侣,江汉有深情。

鼓吹春天树,楼船水国城。遥传持宪使,元是汉廷评。

34

泗上赠杨吉老二首 其二

泗上赠杨吉老二首 其二,宋代,吕本中,

置王坦之膝上,着陈长文车中。何似维摩丈室,萧然一榻清风。

81

【商调】字字锦

【商调】字字锦,元代,未知作者,

群芳绽锦鲜,香逐东风软。莺簧转巧声,题起伤春怨。睹名园,杏障桃屏,

桃屏上映着柳眉翠钿。天天,桃花窨约,恰似去年。因何去年、去年人不见,空

蹙破两眉翠尖。奈奈山长永远,他在那里和谁两个欢欢喜喜?咱这思思想想,寻

寻觅觅,欲待见他一面。

【赚】离绪恹恹,奈少个人儿在眼前。空嗟怨,不知何日再团圆。泪涟涟,

极目关山隔雾前,写下花笺谁与传?心事无告托,冤家直恁误人方便,怎生消遣。

【满园春】南楼外雁翩翩,悄没个音信传。长空败叶飘飘舞,金风动,铁马

儿声喧,纱窗外透银蟾。想杀人也天,盼杀人也天,短命冤家,音稀信杳,莫不

误约盟言。

【幺篇】彤云布,朔风起,遍长空柳花飘棉。几朵早梅开放蕊,销金帐共谁

两个欢宴?独自个守炉边。想杀人也天,盼杀人也天,短命冤家,音稀信杳,莫

不误约盟言。

【余音】终须有日重相见,相见后依然欢宴,办炷明香谢天。

70

【黄钟】醉花阴 走苏卿

【黄钟】醉花阴 走苏卿,元代,宋方壶,

雪浪银涛大江迥,举目玻璃万顷,天际水云平。浩浩澄澄,越感的人孤另。

一叶片帆轻,直赶到金山不见影。

【喜迁莺】见楼台掩映,彻云霄金璧层层。那能,上方幽径,我则见宝殿

紫气生,真胜境。蓦闻的幽香缥缈,则不见可喜娉婷。

【出队子】心中溪幸,意痴痴,愁转增。猛然见梵王宫得悟的老禅僧,何处

也金斗郡无心苏小卿,空闪下临川县多情双县令。

【刮地风】我这里叉手躬身将礼数迎,请禅师细说叮咛。他道有一个女娉婷,

寺里闲踢蹬。他生的袅袅婷婷,阁不住的雨泪盈盈。愁凄凄有如痴挣,闷恹恹染

成疾病,蘸霜毫回廊下壁上题名。猛抬头恰定睛,正是俺可意多情,走龙蛇字体

儿堪人敬,他诉衷肠表志诚。

【四门子】他道,狠毒娘硬接了冯魁的定,揣与我个恶罪名。当初实意儿守,

真心儿等,恰便似竹林寺有影不见形。实意儿守,真心儿等,他可便如何折证。

【古水仙子】他、他、他,觑绝罢两泪倾,便有那九江水如何洗得清?当初

指雁为羹,充饥画饼,道无情却有情。我、我、我,暗暗的仔细评论,俏苏卿摔

碎粉面筝,村冯魁硬对菱花镜,则俺狠毒娘有甚前程!

【者刺古】占天边月共星,同坐同行。对神前说誓盟,言死言生。香焚在宝

鼎,酒斟在玉觥。越越的人孤另,分开燕莺。

【神仗儿】唤梢公忙答应,休要意挣!谁敢道是半霎消停,直赶到豫章城!

【节节高】碧天云净,绿波风定。银蟾皎洁,猛然见俺多情薄幸。俺两个附

耳言,低声语,携手行,呀!下水船如何觅影?

【尾声】说与你个冯魁耐心听:俺两个喜孜孜俏语低声,你在那蓝桥下细寻

思谩谩等。

40

杂诗二十首 其十六

杂诗二十首 其十六,明代,张元凯,

有士客长安,三冬有旨蓄。射策苦不收,归来卧空谷。

对我长歔欷,悲风生林木。未得平津延,已见咸阳逐。

一言足取相,奚必三千牍。无歌可指凤,有赋元因鵩。

徬徨亦何为,唯共穷途哭。展也诗人言,蔌蔌方有谷。

67

秋夜纪怀三首 其三

作者:陆游(宋代)

秋夜纪怀三首 其三,宋代,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

16

兴国寺

兴国寺,宋代,王安石,

松篁不动翠相重,日射流尘四散红。地上行人愁暍死,那知高处有清风。

22

送张季远入京

作者:严羽(宋代)

送张季远入京,宋代,严羽,

手把一枝菊,赠金千里行。山川遥满目,何处是吴京。

饮罢北风起,萧萧胡雁声。东流傥未尽,见我望君情。

33

游仙六首 其六

作者:严羽(宋代)

游仙六首 其六,宋代,严羽,

瀑布好明月,上有石梁横。矫首望东海,正见蟾蜍生。

扬辉天汉閒,下照篷丘城。桂实几凋落,姮娥空闻名。

咄哉玉斧子,不如白兔精。灵药不服食,执柯独何成。

迢迢彩云外,谁吹白玉笙。竦身一长听,了若出寰瀛。

88

太常乐章三十首 其十六 皇帝行奏隆安之曲

作者:杨亿(宋代)

太常乐章三十首 其十六 皇帝行奏隆安之曲,宋代,杨亿,

礼备乐成,乾健天行。帝容有穆,佩玉锵鸣。

2

谢赵庐州送淮白

作者:王遂(宋代)

谢赵庐州送淮白,宋代,王遂,

淮源千古贯中州,南北分来九十秋。

欲放此鳞归纵壑,要留佳瑞入王舟。

36

次韵答菊庄汤伯起

作者:武衍(宋代)

次韵答菊庄汤伯起,宋代,武衍,

数弓蔬地一方池,吾爱吾庐只自知。

芦碧补交杨柳缺,柽红搀上藕花迟。

翠阴围合疑无日,涼意萧骚剩有诗。

君欲重来须更待,嫩烟浮动晚晴时。

71

西岳宫

作者:王履(明代)

西岳宫,明代,王履,

东岳行宫每每分,金方元气祇孤尊。

千秋像设严谁渎,万劫兵残岿自存。

肃肃阴风秋倍早,沉沉云树日长昏。

杜陵老子何多累,空忆真源只漫论。

100

人日

作者:韩淲(宋代)

人日,宋代,韩淲,

去年苦无雪,今雨又多风。人日平头过,元宵转眼中。

野梅香更白,文杏色微红。篱落春阴外,楼台晓雾空。

60

忆浪颠

作者:陈郁(宋代)

忆浪颠,宋代,陈郁,

偶同乡友校吟编,因得平安到浪颠。

心不干时清似水,发缘忧国白於棉。

半生景慕空千里,一纸寒温废二年。

何日支筇随此老,秋岩和菊荐冰泉。

31

和同年徐清溪韵

和同年徐清溪韵,宋代,柴元彪,

深隐柯云第几峰,一庭春草绿丛丛。

西风白发催人老,少日青袍与子同。

买犊只因耕荦确,拂龟何必问穷通。

蔗浆一洗相如渴,赖有新诗送远鸿。

43

再和时习五章取礼记一句·玉藻习容观玉声

作者:袁甫(宋代)

再和时习五章取礼记一句·玉藻习容观玉声,宋代,袁甫,

佩玉之声清越长,此身无故讵容忘。

挈渠方屦圜冠士,登我光风霁月堂。

27

过常山赵忠简公墓

过常山赵忠简公墓,元代,吴师道,

客行常山道,溪駃波沄沄。溯流睇崇冈,问是丞相坟。

舍舟步榛翳,隧道不复分。石麟已零落,宰树何披纷。

其傍曾玄居,混迹随耕耘。亦有显仕者,远去忘榆枌。

长吏类俗流,但识期会勤。葺治禁樵采,此事今无闻。

堂堂中兴烈,忠正而德文。祸胎偃月奸,冤魄炎海氛。

凄凉槥车还,仓卒书疏焚。谁知尉职卑,乃能杜使君。

苍天佑贤俊,微尔几空群。兴怀慨前事,空山黯愁云。

咸阳骨安在,唾骂奚足云。骑箕俨天上,千载弥清芬。

84

禁省

禁省,明代,祝允明,

彤华燿芝盖,初旭浮绛缬。

紫殿切五云,螭表双螮嵲。

千门洞阴阴,天光互明灭。

英英凤翼拥,肃肃羽旗列。

仙《韶》忽然奏,鸟兽咸应节。

皂囊上玉陛,丹书出金阙。

3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