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天门一合,十方无路。

似海之深,如山这固。

如何造入,步。

0

诗文译文

天门一合,十方无路。

似海之深,如山这固。

如何造入,步。

诗文赏析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是宋代释惟一所作的一首诗词。整首诗词以简短的文字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和禅宗思想。

诗中的第一句\"天门一合,十方无路\",意味着天门(指人体的眼睛)闭合之后,十方(指宇宙的各个方向)便没有了通路。这句诗表达了禅宗的观念,即通过闭目冥想、超越感官界限,可以达到超越尘世的境地。

接下来的一句\"似海之深,如山这固\",运用比喻手法将人的内心境界与海和山进行类比。它传达了内心的深沉和坚定,表达了禅宗修行者内心的稳定与坚固。

最后一句\"如何造入,步\"则是一个反问,探讨修行者如何踏入禅宗的境界,如何迈出实现内心安宁和超越的步伐。这句诗也是对读者的思考和启发,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修行的道路。

整首诗词简练而深远,通过对天、海、山的比喻和禅宗的思考,表达了人们追求内心宁静和超越尘世的愿望。它呈现了禅宗哲理的精髓,启迪人们思考自身的存在和修行的方向。

释惟一

释惟一,法眼之孙。神宗时主嘉禾天宁寺(《宋诗纪事》卷九二)。

其他诗经

中秋病中口号五言十绝遣兴 其四

作者:曹义(明代)

中秋病中口号五言十绝遣兴 其四,明代,曹义,

故旧多星散,相思意惘然。病中孤好景,谁共对婵娟。

55

望江南

作者:吴潜(宋代)

望江南,宋代,吴潜,

家山好,好是夏初时。习习薰风回竹院,疏疏细雨洒荷漪。万绿结成帷。
呼社友,长日共追随。沦茗空时还酌酒,投壶罢了却围棋,多少得便宜。

29

【中吕】普天乐

【中吕】普天乐,元代,关汉卿,

崔张十六事(十六首)

普救姻缘

西洛客说姻缘,普救寺寻方便。佳人才子,一见情牵。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门掩梨花闲庭院,粉墙儿高似青天。颠不剌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罕见,引动人意马心猿。

西厢寄寓

娇滴滴小红娘,恶狠狠唐三藏。消磨灾障,眼抹张郎。便将小姐央,说起风流况。母亲呵怕女孩儿春心荡,百般巧计关防;倒赚他鸳鸯比翼,黄莺作对,粉蝶成双。

酬和情诗

玉宇净无尘,宝月圆如镜;风生翠袖,花落闲庭。五言诗句语清,两下里为媒证,遇着风流知音性,惺惺的偏惜惺惺。若得来心肝儿敬重,眼皮儿上供养,手掌儿里高擎。

随分好事

梵王宫月轮高,枯木堂香烟罩。法聪来报,好事通宵。似神仙离碧宵,可意种来清醮,猛见了倾国倾城貌。将一个发慈悲脸儿朦着,葫芦啼到晓。酩子里家去,只落得两下里获铎。

封书退贼

不念《法华经》,不理《梁皇忏》,贼人来至,情理何堪!法聪待向前,便把贼来探,险把佳人遭坑陷,消不得小书生一纸书缄。杜将军风威勇敢,张秀才能书妙染,孙飞虎好是羞惭。

虚意谢诚

东阁玳筵开,不强如西厢和月等。红娘来请:"万福先生。""请"字儿未出声,"去"字儿连忙应。下功夫将额颅十分挣,酸溜溜螯得牙疼。茶饭未成,陈仓老米,满瓮蔓菁。

母亲变卦

若不是张解元识人多,怎生救咱全家祸?你则合有恩便报,倒教我拜做哥哥。母亲你忒虑过,怕我陪钱货,眼睁睁把比目鱼分破。知他是命福如何?我这里软摊做一垛,咫尺间如同间阔,其实都伸不起我这肩窝。

隔墙听琴

月明中,琴三弄,闲愁万种,自诉情衷。要知音耳朵,听得他芳心动。司马、文君情偏重,他每也曾理结丝桐。又不是《黄鹤醉翁》,又不是《泣麟悲风》,又不是《清夜闻钟》。

开书染病

寄简帖又无成,相思病今番甚。只为你倚门待月,侧耳听琴,便有那扁鹊来,委实难医恁。止把酸醋当归浸,这方儿到处难寻。要知是知母未寝,红娘心沁,使君子难禁。

莺花配偶

春意透酥胸,春色横眉黛,新婚燕尔,苦尽甘来。也不索将琴操弹,也不索西厢和月待,尽老今生同欢爱,恰便似刘阮天台。只恐怕母亲做猜,侍妾假乖,小姐难捱。

花惜风情

小娘子说因由,老夫人索穷究,我只道神针法灸,却原来燕侣鸾俦。红娘先自行,小姐权落后,我在这窗儿外几曾敢咳嗽,这殷勤着甚来由?夫人你得休便怵,也不索出乖弄丑,自古来女大难留。

张生赴选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恨相见难,又早别离易。久已后虽然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我则厮守得一时半刻,早松了金钏,减了香肌。

旅馆梦魂

为功名,伤离别,可怜见关山万里,独自跋涉。楚阳台朝暮云,杨柳岸朦胧月,冷清清怎地捱今夜?梦魂儿这场抛撇。人去也,去时节远也,远时节几日来也?

喜得家书

久客在京师,甚的是闲传示?心头眼底,横倘莺儿。趁西风折桂枝,已遂了青云志。盼得他一纸音书,却是断肠诗词。堪为字史,颜筋柳骨,献之羲之。

远寄寒衣

想张郎,空僝僽,缄书在手,写不尽绸缪。修时节和泪修,嘱咐休忘旧。寄去衣服牢收授,三般儿都有个因由:这袜儿管束你胡行乱走,这衫儿穿的着皮肉,这裹肚常系在心头。

夫妇团圆

为风流,成姻眷,恩情美满,夫妇团圆。却忘了间阻情,遂了平生愿。郑恒枉自胡来缠,空落得惹祸招愆。一个卖风流的志坚,一个逞娇姿的意坚,一个调风月的心坚。

63

七夕二首 其一

七夕二首 其一,清代,费墨娟,

月钩斜上夜迢迢,瓜果当筵冷露飘。天为佳期长玉漏,人传绮语度银桥。

一年离别情难尽,片刻团圆恨亦消。底事神仙难免俗,也同儿女赋桃夭?

25

工楼店即事 其六

工楼店即事 其六,明代,吴与弼,

雨歇月朦胧,中宵卜去踪。夙兴僮御喜,争诧晓云红。

44

灵山

灵山,宋代,王安石,

灵山宁与世为仇,斤斧侵凌自不休。水玉比来闻长价,市人无数起相雠。

5

盆中梅花

作者:朱松(宋代)

盆中梅花,宋代,朱松,

兀兀天涯客,依依雪谷花。莫辞遮病眼,相伴送年华。

劝我三杯釂,熏心一念邪。幽香恋吟笔,半堕墨池洼。

60

经芜湖

经芜湖,宋代,朱晞颜,

平芜连楚甸,古县接通津。酒色澄江雨,茶香客焙春。

鱼盐通远贾,鹅鸭共比邻。昨夜乡山梦,长吟到白蘋。

66

桃竹黄莺

作者:赵佶(宋代)

桃竹黄莺,宋代,赵佶,

出谷传声美,迁乔立志高。故教桃竹映,不使近蓬蒿。

54

玩蝶

玩蝶,宋代,葛天民,

粉翅来何许,春风卒未休。

众芳皆旧识,微雨是新愁。

斩舞围墙角,贪香缀蕊头。

与花俱不语,相可自风流。

41

往省陇阡遭雨有感

往省陇阡遭雨有感,宋代,员兴宗,

村烟渐稀村径失,山雨或过山花泣。此身浩浩几转蓬,此口离离当挂壁。

81

寄敖器之

作者:韩淲(宋代)

寄敖器之,宋代,韩淲,

绝代敖夫子,春来定若何。新丰逆旅市,叩角饭牛歌。

汉相延东阁,成周在泰和。汇征调玉烛,小用亦金坡。

42

偶兴 其一

作者:韩淲(宋代)

偶兴 其一,宋代,韩淲,

少小住京邑,不识世寒煖。欢来上高楼,但爱湖水满。

所历辄忘归,其交亦常款。岂伊岁齿深,遂与境事断。

萧萧宋□宅,赫赫金张馆。□坚多侠游,隐约出幽伴。

胡为乎山中,长歌至于懒。

15

简人求酒二首 其二

作者:韩淲(宋代)

简人求酒二首 其二,宋代,韩淲,

无客犹须酒解忧,客来宁免为之谋。白衣走送君家事,莫问东篱菊未秋。

75

句 其一

句 其一,宋代,何宗范,

辉赫唐封后,尊严宁隐初。

29

僧寺阻雨

僧寺阻雨,元代,元好问,

山气森岑入葛衣,砧声偏与客心期。僧窗连夜萧萧雨,又较归程几日迟。

79

赠鲍元卿

赠鲍元卿,明代,祝允明,

人间有几鲍参军,已见遗文又见君。材器共为时世重,声华相及古今闻。

身随李贺新囊锦,箧贮羊欣旧练裙。一日京华尘土尽,十年深恨久离群。

97

送章中缶宗师转山东大参 其二

送章中缶宗师转山东大参 其二,明代,霍尚守,

谢傅风流未易逢,聚仙台上昔追踪。于今泰岱归青眼,问俗应登日观峰。

23

得上院信

作者:李贽(明代)

得上院信,明代,李贽,

世事由来不可论,波罗忍辱是玄门。今朝接得龙湖信,立唤沙弥取水焚。

27

穆陵行答吕惟仪

穆陵行答吕惟仪,明代,卢龙云,

全齐十二称天府,山川错列雄东土。当年赐履尽穆陵,历世兴文接邹鲁。

沂山之下沂水清,远流曲折来骈城。郁芊盘结多灵淑,岳降常为圣代英。

君不见马卿文章魁天下,已高学士南金价。又不见冯君大小相因循,奕世勋名可动人。

自馀禀粹相继作,跃龙翥凤非寥廓。君家先达有许公,后贤亦合比申国。

我本东南海上来,薄游北海接仙才。双鬓萧骚惭渐短,孤怀愁绝傍谁开。

明珠久矣甘寥寂,片玉依然光始发。早晚徵书下晋城,更看并对黄金阙。

5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