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斋太一宫即事五首

作者:宋庠(宋代)

琅蔬琼屑奉斋场,薜席时飘鹊炷香。

永昼不闻宾榻语,并储真气助龟肠。

0

诗文译文

琅蔬琼屑奉斋场,薜席时飘鹊炷香。

永昼不闻宾榻语,并储真气助龟肠。

诗文简析

《宿斋太一宫即事五首》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在太一宫中宿斋的景象,表达了清静、虔诚和修身养性的意境。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太一宫作为背景,描绘了在这里宿斋的情景。太一宫是古代祭祀太岁神的地方,因此具有一种庄严神圣的氛围。

第一句“琅蔬琼屑奉斋场”描绘了宫廷中供奉的珍贵食物和细腻美妙的斋饭,展现出宫廷的富丽和典雅。其中的“琅蔬琼屑”形象地表达了食物的精美,给人以美食佳肴的联想。

第二句“薜席时飘鹊炷香”描绘了斋宫中薜席上燃烧的鹊炷香,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薜席是古代一种以薜荔编织而成的席子,这里用来象征斋宫的神圣和洁净。鹊炷香的飘散给人以宁静和安详的感受,增添了诗词的宗教氛围。

第三句“永昼不闻宾榻语”表明斋宫的静谧和肃穆。在这里,宾客们保持着庄重的态度,静默不语,不打扰到其他人。这种肃静的氛围让人联想到修行者的冥想和禅定,体现了修身养性的境界。

最后一句“并储真气助龟肠”,以道家的修行理念来赞美斋宫的作用。储真指的是储存真气,助龟肠则是指帮助延长寿命和保持身体健康。这句话暗示了斋宫的神奇功效,将修身养性与宗教仪式相结合,强调了斋宫对于身心健康和灵修的重要作用。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太一宫的宿斋场景,表达了清静、虔诚和修身养性的主题。它展示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和神圣,同时也融入了道家修行的思想,传达了对于宗教仪式和修身养性的敬重和赞美。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其他诗经

与拔可别后却寄

作者:林旭(清代)

与拔可别后却寄,清代,林旭,

少年为道欲安心,莫以端居儗陆沈。丛桂小山真好住,白华处子孰能侵。

书声课弟灯初上,竹影关门雨自深。新为高斋作寂寞,据梧不共夜分吟。

11

沛上怀古

沛上怀古,明代,谢与思,

王气销沉井邑钟,翠华曾此集扶筇。江流已失彭城马,剑去尤号芒砀龙。

击筑有歌残碣卧,离宫无主野蒿封。停鞭亦自悲游子,指点风云意每雄。

13

临江仙

临江仙,近现代,叶嘉莹,

一片冻云天欲暮,长空败叶萧萧。蓟门烟雨白门潮,几回月上,回首恨难消。

莫向荒城寻故垒,秋来塞草全凋。北风吹响万林梢,倚栏人去,雁影落寒郊。

4

送蒲州谢布衣三首 其二

送蒲州谢布衣三首 其二,明代,欧大任,

上书叩阙是何年,七十头颅岂慕膻。独把紫芝吹铁笛,高秋明月白云天。

22

南陌词 其一

作者:王翰(唐代)

南陌词 其一,唐代,王翰,

南陌东边杨柳枝,长条拂水绿参差。行人不似枝头絮,也有无风到地时。

32

琴曲歌辞。别鹤

琴曲歌辞。别鹤,唐代,杨巨源,

海鹤一为别,高程方杳然。影摇江海路,思结潇湘天。
皎然仰白日,真姿栖紫烟。含情九霄际,顾侣五云前。
遐心属清都,凄响激朱弦。超摇间云雨,迢递各山川。
东南信多水,会合当有年。雄飞戾冥寞,此意何由传。

37

太尉文肃郑公挽词三首 其二

作者:胡宿(宋代)

太尉文肃郑公挽词三首 其二,宋代,胡宿,

公业关东望,夷吾天下才。辞锋横剑戟,诗笔走风雷。

帅节行边去,氐酋献地来。荣华一朝尽,埋玉使人哀。

36

今年春雨极多而吾乡水无储蓄四月中泄钱湖以种稻数日又竭有感而作 其三

今年春雨极多而吾乡水无储蓄四月中泄钱湖以种稻数日又竭有感而作 其三,清代,全祖望,

澄湖旧足三河注,嘉泽谁将片石磨。忆昔置田驱积菶,于今抟土阏洪波。

饥金穰木原难料,堰废堤荒可奈何。夜向重霄觇月晕,神膏那得骤滂沱。

39

赠赵生

作者:虞集(元代)

赠赵生,元代,虞集,

天门一日观黄榜,茅屋三年掩素扉。湘帙蠹鱼春雨润,綀囊萤火夜光微。

梦游朔雪留鸿迹,思入南山望鹤飞。会倚宫墙看射策,上林初日炫朝衣。

44

骤雨

作者:刘攽(宋代)

骤雨,宋代,刘攽,

山川近淮秀,风雨向秋急。初为空旷游,顿喜清凉集。

鸣蝉断复续,沙鸟飞还立。平生耽胜事,未暮俱可及。

47

池上

作者:刘攽(宋代)

池上,宋代,刘攽,

罢客棋仍在,留书卷未终。荷喧知过雨,萍聚见来风。

49

闻定叟弟已近适迫祀事未能出先遣侄辈往迎书此问讯

作者:张栻(宋代)

闻定叟弟已近适迫祀事未能出先遣侄辈往迎书此问讯,宋代,张栻,

渐喜书题近,悬知归意忙。才闻下湘水,早已过衡阳。

雨洗秋山净,凉生桂树香。慇勤二三子,策马为迎将。

79

龙山会 其一 南丰登高

龙山会 其一 南丰登高,宋代,赵以夫,

重整登高屐。群玉峰头,万里秋无极。远山青欲滴。

新雁过、缥缈孤云天北。烟入小桥低,水痕退、寒流澄碧。

对佳辰,惊心客里,鬓丝堪摘。

风流晋宋诸贤,骑台龙山,俯仰皆陈迹。凭阑看落日。

嗟往事、唯有黄花如昔。醉袖舞西风,任教笑、参差凫舄。

但回首、东篱久负,有谁知得。

67

白杨路

白杨路,宋代,马之纯,

此路如何名白杨,白杨林木苦非良。

闻知宰树常多种,想见坟茔在两傍。

三国英雄尘一窖,六朝兴废字千行。

行人过此休惆怅,往古来今总浑茫。

84

宫词 其五十三

作者:赵佶(宋代)

宫词 其五十三,宋代,赵佶,

阁门双辟约人还,后苑芳菲一望间。台榭参差春更好,瑶津绕岸耸眉山。

63

送王御史

送王御史,元代,张伯淳,

客里忘形足笑歌,西风吹恨落庭柯。不随远别情怀恶,况是中年感慨多。

熟路马蹄偏馺

92

辛亥长至后二首

辛亥长至后二首,宋代,刘应时,

老去惊时序,冬温少沍阴。

心閒知物理,阳复见天心。

圣主成郊礼,寰区迓德音。

病夫思赞善,拥褐发长吟。

21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八十七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八十七,宋代,释普度,

二千年前,毗蓝园里。地动山摇,祸胎忽起。云门瞎棒打不死,后代儿孙空切齿。

休切齿,杓柄短长,浇泼在你。

7

思古人

思古人,宋代,敖陶孙,

思古人,思古人,古人皦皦若日月。我欲剖棺斲出古人心,惟见苍苔漫白骨。

请陈古人心,君勿骇客言。古人惟一真,可使风俗皆还淳。

杀鸡不及林宗,炊黍不候庞公。雪中安道兴适尽,坐上公荣樽已空。

呼酒径劝君,欲眠即遣客。嵇康巨源不为绝,戴崇彭宣本相得。

徐庶失老母,密如玄德不能夺之臣。严陵薄宦情,狎如文叔不能止之客。

包胥伍员不失其为友,羊祜陆抗不害其为敌。我有蒸壶,安事隐语。

我但食韭,安用多种。割肉元知方朔真,拿金岂即刘叉勇。

古人心事有如此,何至颜色相媚奉。道衰舛仁义,世乱生奸雄。

君知臧否不挂口,正虑匕首揕其胸。我生恐无用,我死知无闻。

作书预与儿辈诀,葬时定觅要离坟。

85

冬日王给事出示许中丞苦热诗卷

冬日王给事出示许中丞苦热诗卷,明代,李攀龙,

最秀中丞句,尤奇苦热篇。开函回白雪,展卷失寒天。

砚石犹堪砾,壶冰岂自坚。蠹鱼冬不蛰,萤火夜应然。

才是洪垆纵,名将汗简传。歌来探綵扇,写罢撤青毡。

藻笔还生色,云笺更杂烟。五言如挟纩,一字解缠绵。

病暍南风后,魂销大雅前。霜台三十载,就日片心悬。

3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