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上·汉高帝八首

作者:陈普(宋代)

煨烬三王不复收,子孙大辱辟阳侯。

无边智力皆骑虎,高绝还能四百秋。

0

诗文译文

熊熊烈火烧尽了三位君王的骸骨,

他们的后代受到了深重的耻辱,辟阳侯也不例外。

智慧和才能无比辉煌,却也像骑在猛虎之上,

汉高帝的功绩卓著,历经了四百个秋天。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汉高帝为主题,通过描写他的事迹和影响,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赞美之情。首先,诗人提到\"煨烬三王不复收\",形象地描绘了烈火将前三位君王的尸体焚毁,这既凸显了汉高帝的威武勇猛,也暗示了他的统治地位的确立。

接下来,诗人提到\"子孙大辱辟阳侯\",指的是汉高帝的后代辟阳侯受到了耻辱的遭遇。这种对后代的辱没暗示了汉高帝的励精图治、重视后嗣的统治理念。

然后,诗人以\"无边智力皆骑虎\"表达了汉高帝的智慧和能力非凡,形容他处理政务如同骑虎,充分展现了他的卓越才能和果断决策的特质。

诗末,诗人称赞汉高帝的功绩\"高绝还能四百秋\",强调了他的卓越统治成就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四百秋\"的描绘更是突出了他的历史地位。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汉高帝的景仰和敬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伟大人物的赞颂。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汉高帝的英勇和睿智,以及他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陈普

陈普,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今属蕉城区虎贝乡文峰村)。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其铸刻漏壶为世界最早钟表之雏形。

其他诗经

句 其二

作者:张载(魏晋)

句 其二,魏晋,张载,

若要居二宅,先须入礼门。

42

游员常寺 其十

作者:张岳(明代)

游员常寺 其十,明代,张岳,

寂寞非人境,清虚惬道心。听经猿入定,破梦鹤鸣阴。

刻竹题诗遍,望云怀古深。萧萧羞两鬓,吾欲投吾簪。

50

谒金门(春晚)

谒金门(春晚),宋代,吴礼之,

风乍扇。帘外落红千片。飞尽落花春不管。斗忙莺与燕。
往事上心撩乱。睡起日高犹倦。料得伊家情眷眷。近来长梦见。

21

【般涉调】耍孩儿 借马近来时

【般涉调】耍孩儿 借马近来时,元代,马致远,

借马

近来时买得匹蒲梢骑,气命儿般看承爱惜。逐宵上草料数十番,喂饲得漂息胖肥。但有些秽污却早忙刷洗,微有些辛勤便下骑。有那等无知辈,出言要借,对面难推。

【七煞】懒设设牵下槽,意迟迟背后随,气忿忿懒把鞍来鞴。我沉吟了半晌语不语,不晓事颓人知不知?他又不是不精细,道不是"他人弓莫挽,他人

马休骑。"

【六】不骑呵西棚下凉处拴,骑时节拣地皮平处骑。将青青嫩草频频的喂。歇时节肚带松松放,怕坐的困尻包儿款款移。勤觑着鞍和辔,牢踏着宝镫,前口儿休提。

【五】饥时节喂些草,渴时节饮些水。着皮肤休使麄毡屈,三山骨休使鞭来打,砖瓦上休教稳着蹄。有口话你明明的记:饱时休走,饮了休驰。

【四】抛粪时教干处抛,尿绰时教净处尿,拴时节拣个牢固桩橛上系。路途上休要踏砖块,过水处不教溅起泥。这马知人文,似云长赤兔,如益德乌骓。

【三】有汗时休去檐下拴,渲时休教侵着颓,软煮料草铡底细。上坡时款把身来耸,下坡时休教走得疾。休道人忒寒碎,休教鞭飏着马眼,休教鞭擦损毛衣。

【二】不借时恶了弟兄,不借时反了面皮。马儿行嘱咐叮咛记:鞍心马户将伊打,刷子去刀莫作疑。则叹的一声长吁气,哀哀怨怨,切切悲悲。

【一】早晨间借与他,日平西盼望你,倚门专等家内。柔肠寸寸因他断,侧耳频频听你嘶。道一声"好去",早两泪双垂。

【尾】没道理没道理,忒下的忒下的。恰才说来的话君专记,一口气不违借与了你。

44

拟迢迢牵牛星诗

作者:陆机(魏晋)

拟迢迢牵牛星诗,魏晋,陆机,

昭昭清汉晖。粲粲光天步。

牵牛西北回。织女东南顾。

华容一何冶。挥手如振素。

怨彼河无梁。悲此年岁暮。

跂彼无良缘。睆焉不得度。

引领望大川。双涕如霑露。

7

夜过杨州二首 其一

夜过杨州二首 其一,宋代,杨万里,

祗今何许问迷楼,更有垂杨记御沟。除却琼花与红药,杨州不是古杨州。

7

百一诗 其七

作者:应璩(魏晋)

百一诗 其七,魏晋,应璩,

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馀岁。相与锄禾莠。

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上叟前致辞。室内妪貌丑。

中叟前置辞,量腹节所受。下叟前致辞。夜卧不覆首。

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

46

公派赴蓉学习一月

公派赴蓉学习一月,近现代,刘雄,

才欣长日无公事,便困飙轮有远行。志士莫伤闲处老,如今闲处亦难成。

62

千叶石榴花

作者:王翰(唐代)

千叶石榴花,唐代,王翰,

牡丹开罢到群芳,一种仙葩更异常。雨浥繁英鸡帻碎,风梳密叶翠翎长。

舞裙偏爱分腥血,笑靥应知姑射香。庭院开时多爱惜,莫教秋信到银床。

50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十七 蛱蝶请客

作者:卢仝(唐代)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十七 蛱蝶请客,唐代,卢仝,

粉末为四体,春风为生涯。愿得纷飞去,与君为眼花。

63

挽故相国尚书令忠献公 其三

作者:刘攽(宋代)

挽故相国尚书令忠献公 其三,宋代,刘攽,

殄瘁虚人望,哀荣备宠章。畴功萧相国,异数郭汾阳。

鼎实宵无味,阶星昼陨光。惟应文考庙,万岁共丞尝。

52

嘲解十首 其一

作者:王迈(宋代)

嘲解十首 其一,宋代,王迈,

主圣时平谏诤无,子胡不善效辕驹。庸庸随物例多福,皦皦出尘良易污。

填海谁怜精卫苦,移山可笑此翁愚。鸣钟鼎食不知爱,却爱山中饭粝粗。

75

酬安之罢赴真率会

酬安之罢赴真率会,宋代,范纯仁,

席上多佳客,非君众不怡。诗词虽有激,诚意在相思。

朋旧难疏间,年龄合养颐。何如两俱便,忺出莫推辞。

84

重过楚峰驿

作者:张埴(宋代)

重过楚峰驿,宋代,张埴,

二月风光暖正妍,楚乡醉梦忽醒然。

闲随白鸟行江上,偶为青山立槛前。

花影去年曾接树,橹声何处未归船。

行湘老子唤不应,愁绝一抹村南烟。

22

次韵和贡父学士游左山归泛北湖

次韵和贡父学士游左山归泛北湖,宋代,毕仲游,

带郭湖山归故丘,使君把作醉乡游。僧轩爱客长开户,沙鸟迎人不避舟。

一塔清风来处远,三楼寒月影相留。酣歌想见江南路,野客溪禽好在不。

43

常山道中即事 其二

作者:王称(明代)

常山道中即事 其二,明代,王称,

提壶声里爱山春,山色菁葱满四邻。便欲共寻荷芰服,却惭簪绂苦萦身。

83

邃清阁分韵得洪字

作者:洪朋(宋代)

邃清阁分韵得洪字,宋代,洪朋,

曜灵速天机,四序如转蓬。行行早求道,咄咄就秃公。

南纪卧徐稚,丹沙愧葛洪。婆娑一宇宙,万物阅雌雄。

得兴颇赋诗,诗成亦何工。跫然张公子,玉山映寒葱。

软语启皓齿,掷麈生清风。谪仙为酒事,瓠壶清若空。

相视一笑粲,圣处此乐同。敞榭细履惬,别墅幽径通。

微漪媚清池,轻飔泛寒丛。悠然物外赏,未觉人间穷。

何有于我哉,请馆季孟中。

22

挽故知容州朝请陶公五首 其四

挽故知容州朝请陶公五首 其四,宋代,罗一龙,

剖竹公符墨未乾,先生雅意只青山。潇然纸帐梅花梦,不到清香画戟间。

89

月夜小集次韵郑教授

作者:韩淲(宋代)

月夜小集次韵郑教授,宋代,韩淲,

溪山有佳月,可以永今夕。惊心总悠悠,过眼纷籍籍。

何为秋向深,甚是老已逼。长谣陶一觞,怀抱所共席。

披衣步良夜,奈此佳月何。太虚澹以阔,青景转觉多。

风微泛家山,露湛明庭树。乌鹊无停栖,稀星片云度。

光冷秋气肃,感时唯自惊。徘徊亦已久,不知更漏深。

嫦娥在高高,传闻殊恍惚。双鹤快飞来,驾我探月窟。

16

古鬲次韵成季

作者:韩淲(宋代)

古鬲次韵成季,宋代,韩淲,

俗物败人意,浅陋欲曷浣。吾行半天下,绵邈岁月懒。

空空持一身,贸贸著两眼。心知瑚琏珍,黄流在中瓒。

良玉岂易逢,金铸得亦罕。孰谓山之幽,因仍对茶椀。

彼鬲乃尔奇,奚待识者断。荡扫盆盎空,俨雅古风满。

文篆异代远,姑以耳目限。天大寰海波,窥测笑蠡管。

传观用燎沉,留连为之款。

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