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平地扫尘埃,须还知有肯相陪。
悲风皓月猿啼急,穷子离家甚日回。
像平地上随意扫去尘埃,
还需知道有人肯相伴。
悲伤的风声,明亮的月光,猿猴哭叫着匆忙,
贫穷的子弟离开家,回来的日子何其漫长。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文字描绘了几个主题。首先,诗人表达了对于世间俗务的厌倦,希望能够摆脱尘世的琐碎和纷扰,找到一个可以与人共享的宁静之地。其次,诗人通过描述悲伤的风声、明亮的月光和猿猴的哭叫,表现了自己内心的忧郁和孤寂。最后,诗人描述了离家的穷子,他们生活贫困,离开家园去谋生,而回家的日子却遥遥无期,这种漫长的离乡之苦使人感到无尽的沉重和无奈。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王章甫送余石头口因共游赤壁章甫将归读书九峰山 其二,明代,袁宏道,
晴柳烟江路,幽探喜共君。暮风歌鸟翮,春水玩鱼纹。
石老犹含态,蛟闲不起云。沙头寻鹭侣,且莫话三分。
陪驾幸终南山诗,南北朝,李昶,
尧盖临河颍,汉跸践华嵩。日旗回北凤,星旆转南鸿。
青云过宣曲,先驱背射熊。金桴拂泉底,玉琯吹云中。
古辙称难极,新途或易穷。烟生山欲尽,潭净水恒空。
交松上连雾,修竹下来风。仙才道无别,灵气法能同。
东枣羞朝座,西桃献夜宫。诏令王子晋,出对浮丘公。
观明太祖马后遗像,清代,江开,
至正四年饥大蝗,独投黄觉依僧房。曾脱袈裟作天子,寂寞御容仍上方。
摄山挺秀压江左,楼台金碧殊煇煌。南都阿监避兵火,帝后图像虔收藏。
遁迹此间日供奉,石鼎往往焚御香。奇哉灭国自阉宦,此乃忠义为逋亡。
我从山僧请像谒,心神肃如登庙堂。僧指一幅曰太祖,帝者姿貌真非常。
龙颜河目照楝宇,炯如碧海升朝阳。斑斑黑子炳额际,锐上丰下神轩昂。
分明奇骨直贯顶,洪钟想见声扬扬。青笠短衣不敢拜,但见英风飒飒须眉飏。
赫若雷霆怒不息,非此不足平八荒。布衣崛起一天下,西汉以本谁颉颃。
铁马丛中得圣女,始终内助缘糟糠。仙容广润逊而顺,修眉直立柔能刚。
化家为国接正统,后有炎宋前汉唐。赤帝子凭三尺剑,司晨有牝秽德彰。
太原起事乱宫掖,雀屏窃窕难赞襄。黄袍真人亦诡谲,莺胶再续无短长。
惟兹内外合开创,双悬日月垂明光。宫闱一代最清肃,女箴女诫多顶防。
龙种为鱼卒颠覆,万子万孙空惨伤。我朝宽大泽其裔,东楼白马延余庆。
孝陵抔土置守卫,松耶柏耶何苍苍。阴雨龙旂见钟阜,丰碑御札刊神场。
不然鼎革数百载,诸陵白露犹沧桑。何况真容写尺幅,应作劫灰飞道旁。
次韵景仁寄君实决乐议之作,宋代,范纯仁,
馀生苦多难,所向招诋谰。前年失二子,悲肠剧刳剜。
悸魂念职守,忧患何瀰漫。叫阍辄自陈,闻者为辛酸。
朝恩俯从欲,幸忝留司官。薄廪沾甑釜,尚愧远祖丹。
西都多巨公,贤哲罗衣冠。亲炙挹高义,朝夕陪清欢。
蒹葭倚白玉,蚁蛭对层峦。肴羞屡陈列,桃梨烦雕钻。
翰林壶冰洁,秘殿朱绳端。远识固莫测,确论宜不刊。
立行皆表的,析埋亡髀髋。从容及议乐,辩论生酒阑。
相圃众如堵,楚战惴旁观。辞锋奋铦利,学海翻波澜。
解带拒班输,登坛劫齐桓。焚舟却魏武,火牛快田单。
守义若据险,持说侔执干。当仁不相让,食马几及肝。
听者如馁人,得味皆珍餐。折衷无圣师,简编阙且残。
谁能置轻重,愈见制作难。两家难未解,宜僚徒弄丸。
辨璞待炎火,知松须岁寒。善教已乃孚,大器久始完。
人虽不我合,留俾后世看。行道匪彊聒,贤蕴宁遽殚。
用舍系所逢,明哲固能安。乐天复知命,颐养资广胖。
雪中陈孔章招饮,宋代,敖陶孙,
始秋我如京,褚中无所赍。
萧条方逆旅,败履手自提。
入门一曲几,尘暗乌皮低。
平生实有恃,壮气千虹蜺。
丈夫死则已,未互牛衣啼。
以兹悟生理,得殿庶可齐。
城中雪没靴,冻马不敢嘶。
病夫亦怕出,登楼去其梯。
故人知我贫,坐有一石韲。
招要过庐下,春风破馀凄。
老怀不胜酒,秩筵已如泥。
感君一寒语,醉乡强攀跻。
还归叱涂路,撑斤只杭梨。
我策三十六,第一捐町畦。
佩服今十年,墨化浙东西。
惟有三宿恋,弱念牵方闺。
常时过饭家,屋上瞻乌棲。
勿轻一壶酒,踏冻谁为携。
穷途见弟兄,感涕沾(蝶虫换角)觽。
世情尚酬答,人事多乖睽。
终焉愧闵嘿,夜卧三画脐。
何时接绸缪,门徨炊家鸡。
入舍更主客,愧无鹿门妻。
周太博携诗见投作诗酬之,宋代,程俱,
在事常郁郁,抛官意扬扬。安能屈五斗,秉耒庸何伤。
往者永康令,柴桑远相望。烹鱼得赪尾,缩手生背芒。
投簪息吾驾,刺口时谈王。坐见明月溪,柔柯擢长杨。
愿以三寸舌,横流制汤汤。櫑具惊曼倩,长裾识邹阳。
凭轼下贼垒,颓云如坏墙。
浣溪沙 怀李彦深。 此下原有后庭花破子二首,元代,元好问,
李,济南人。绣江在长白山下绿绮尘埃试拂弦。今人谁与子争先。相逢尊酒合留连。金马玉堂梁苑客,岸花汀草绣江船。旧游回首又三年。
宝严纪行,元代,元好问,
阴崖转清深,秋老木坚瘦。城居望已远,步觉脱氛垢。
宝严夙所爱,丈室方再叩。曛黑才入门,径就石泉漱。
遥遥金门寺,宝焰出岩窦。我岂无尽公,昔见今乃又。
同来二三子,寝饭故相就。况有杜紫微,琴筑终雅奏。
曈曈上初日,深樾炯穿漏。逶迤陟西巘,万景若迎候。
绝壁三面开,仰看劳引脰。两山老突兀,屹立柱圆覆。
诸峰出头角,随起随偃仆。不可无烟霞,朝暮为先后。
横亘连巨鳌,飞堕集灵鹫。九华与奇巧,五老失浑厚。
想当位置初,遂欲雄宇宙。太行有谼谷,胜绝无出右。
大似尘外人,眉宇见高秀。哀湍下绝壑,电激龙怒斗。
崩奔翻雪窖,莹滑泻琼甃。穷源得悬流,伟观骇初遘。
仙人宝楼阁,白雨散檐溜。天孙拂机丝,素锦绚清昼。
永怀登高赋,意匠困驰骤。窘于游暴秦,百说不一售。
林间太古石,稍复抔饮旧。已约铭洼尊,细凿留篆籀。
兹山缘未了,僧夏容宿留。终当丐馀年,奇探尽云岫。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