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辞

吾身如浮云,缥缈归无家。

又如孤飞雁,不鸣跧蓼花。

路傍多青草,无语阅岁华。

野外亦有兰,抱香委泥沙。

夫岂造物者,故欲孤此邪。

0

诗文译文

我的身体像流动的云彩,飘渺无定,无处归宿。

又像独自飞翔的雁,不在蓼花丛中啼鸣。

路旁长满青草,默默地目睹岁月的变迁。

野外也有着兰花,香气扑鼻却被泥沙遮掩。

难道造物主本意就是让我孤独于此吗?

诗文简析

《秋宵辞》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依无靠的境遇。诗中的云彩和飞雁都象征着诗人流浪不定的命运和无法找到归宿的困境。诗人通过描述路旁的青草和野外的兰花,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生命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和疑问。最后,诗人对造物主的设定表示疑惑,认为或许造物主本意就是让他孤独于世。

诗文赏析

《秋宵辞》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家可归的境遇。通过运用自然景物的隐喻,诗人将自身的情感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以此表达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命运的疑惑。诗中的云彩、飞雁、青草和兰花等形象描绘生动,给人一种寂寥孤独的情感。最后的疑问句\"夫岂造物者,故欲孤此邪\"反映了诗人对造物主意图的质疑,思考自己的存在和命运的安排。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展现了人生的孤独和对命运的思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身处境的疑问。它以朴素的词句传达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其他诗经

诗偈 其一五九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一五九,唐代,庞蕴,

尘六门前唤,无情呼不入。二彼总空空,自然唇不湿。

从此绝因缘,葛五随缘出。惟有空寂舍,圆八同金七。

52

踏莎行 春柳

踏莎行 春柳,清代,庄盘珠,

晓月离亭,斜阳古渡。有时遮断行人路。桃花作伴过清明,谁家池馆藏烟雨。

拂岸千丝,萦桥万缕。影随流水何曾去。笑他无计绾东风,东风吹起漫天絮。

35

【正宫】双鸳鸯 乐府合欢曲

作者:王恽(元代)

【正宫】双鸳鸯 乐府合欢曲,元代,王恽,

乐府合欢曲

读《开元遗事》去取唐人诗而为之。一名《百衲锦》,因观任南麓所画《华清宫图》而作。驿尘红,荔枝风,吹断繁华一梦空。玉辇不来宫殿闭,青山依旧御墙中。

乱横戈,奈君何,扈从人稀北去多。尘土已消红粉艳,荔枝犹到马嵬坡。

岁东巡,洛阳城,天乐宫中夜彻明。不忆李暮偷曲去,酒楼吹笛有新声。

雨霖铃,却归秦,犹是张徽一曲新。长记上皇和泪听,月明南内更无人。

忆开元,掌中仙,入侍深宫二十年。长记承天门上宴,百官楼下拾金钱。

锦城头,锦江流,回望长安帝尽愁。那更血魂来梦里,杜鹃声在散花楼。

驿坡前,掩婵娟,惨乱旌旗指望贤。无复一生私语事,柘黄袍袖泪潜然。

九龙池,百花时,乐按《梁州》爱急吹。揭手便拈金碗舞,上皇惊笑勃妳儿。信音沉,泪沾襟,秋雨铃声阁道深。人到愁来无会处,不关情处也伤心!

40

杂剧·孟德耀举案齐眉

杂剧·孟德耀举案齐眉,元代,未知作者,

第一折

(外扮孟府尹同老旦王夫人领家僮上。诗云)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请皇家俸,但得身安抵万金。老夫姓孟,双名从叔,祖居汴梁扶沟县人氏。嫡亲的三口儿家属,老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曰孟光,小字德耀。老夫幼年间曾为府尹之职,因年迈告了致仕,闲居已数年矣。老夫有个同堂故友梁公弼,曾与他指腹成亲,他所生一男乃是梁鸿。不想公弼夫妻早都下世去了,如今粱鸿学成满腹文章,争奈身贫如洗,沿门题笔为生。我待将这门亲事悔了来,则道我忘却前言;我待要将女儿聘与他来,他一身也养活不过,若是俺女儿过门之后,那里受的这般苦楚?老夫人,似此如之奈何也?(夫人云)老相公也,还再做个商议。(孟云)老夫人,如今此处有个张小员外,是巨富的财主;又有一个马良甫,是官员家舍人,久已后也是为官的。如今就请将梁鸿来,着他三人都到俺前厅上,设一酒席,管待他。放下斑竹帘儿来,请小姐在帘儿里边,看他三个人,随小姐心中自选一个,他久已后也不怨的我两口儿,你可意下如何?(夫人云)老相公主的是。(下)(孟云)下次小的每,一壁厢着人请张小员外、马舍人和梁秀才来者。若到时,报复我家知道。(家僮云)理会的。(二净扮张小员外、马舍上,张诗云)他是舍人马良甫,我是豪家张员外。一气吃瓶泥头酒,则嚼肉鱼乍不吃菜。自家张小员外便是,这个是我表弟马良甫。孟相公家请俺二人,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去,可早来到也。门上的报复去,道请的客来了也。(家僮报科)(孟云)道有请。(家僮云)请进去。(做见科)(张云)老酱棚,呼唤俺两人,有何说话?若是有酒,快拿出来,打三钟!(孟云)二位且少待,请梁鸿去了,这早晚敢待来也。(末扮梁鸿上,诗云)三十男儿未济时,腹中晓尽万言诗。一朝若遂风雷志,敢折蟾宫第一枝!小生姓梁名鸿,字伯鸾。有父母在日,多蒙严教,学成满腹文章,未曾进取功名。俺父亲当初曾与孟府尹家指腹成亲,自从父母弃世之后,小生累次使人说亲去。他见小生一贫如洗,坚意不肯。今日使人来请,不知为何,须索走一遭去。门上人报复去,道有梁鸿来了也。(家僮报,见科)(梁鸿云)老相公,呼唤小生,有何见谕?(孟云)请坐。下次小的每,抬上果桌来者。(家僮做抬果桌科)(孟低声分付云)一壁厢行酒,一壁厢转报绣房中,请将小姐出来。(家僮云)理会的。(正旦扮孟光领梅香上,云)妾身孟光是也,正在绣房中做针指,父亲、母亲在前厅上呼唤,不知甚事,须索见来。(梅香云)小姐,你还不知道,如今老相公见小姐成人长大,未曾招嫁,前厅上请下

三个客人:一个是财主张小员外,一个是官宦家舍人马良甫,一个是穷秀才唤做甚么梁鸿。着小姐三人里面自选其偶,相招一个姐夫。小姐,你便喜欢,则是梅香苦恼。(正旦云)莫不是指腹成亲的梁秀才么?(梅香云)不知是不是。有那穷的,不似他穷的怕人。小姐,则拣那富贵的招一个,又为人,又受用。(正旦云)梅香,你说差了也。(梅香云)小姐,我可怎生说的差了?(正旦做叹科,云)梅香,你看这暮春天道,好生困人也呵!(唱)

【仙吕】【点绛唇】你看这春满皇都,落花无数,飘香雨。蝶翅蜂须,犹兀自留春住。

(梅香云)小姐,这三春天气,莺慵燕懒,蝶困蜂忙。我心中只想一觉儿睡,可是怎么说那!(正旦唱)

【混江龙】恰离了兰堂深处,倩东风扶策我这困身躯。懒设设梳云掠月,意迟迟傅粉施朱。你道是春睡不禁啼鸟唤,我则待日长偷看古人书。(梅香云)老相公唤哩,你也梳妆打扮些儿波!(正旦唱)我这里荡香尘忙把扇儿遮,踏残红软衬着鞋儿去。再提掇绮罗衣袂,重整顿珠翠冠梳。

(梅香云)我梅香看来,小姐则不要嫁那穷秀才好。(正旦唱)

【油葫芦】这须是五百年前天对付,(梅香云)这也只凭你自家主意,有甚么天缘在那里?(正旦唱)怎教咱自做主?(云)这三人里面,(唱)除梁鸿都是些小人儒,(梅香云)小姐,你差了也,这梁鸿穷的怕人子哩!(正旦唱)你道他现贫穷合受贫穷苦,他有文章怕没文章福?(梅香云)那文章是肚里的东西,你怎么就看的出?(正旦唱)常言道贤者自贤,愚者自愚。就似那薰莸般各别难同处,怎比你有眼却无珠?(梅香云)世间多少穷秀才,穷了这一世,不能发迹!你要嫁他,好不颓气也!(正旦唱)

【天下乐】哎,屈沉杀三尺龙泉万卷书,何也波如?非浪语,便道是秀才每秀而不实有矣夫!想皇天既与他十分才,也注还他一分禄,包的个上青云平步取。

(梅香报科,云)老相公,小姐来了也。(孟云)着老夫人陪小姐在帘儿里边看去,你就问他一个端的。(梅香云)理会的。(做请夫人科)(夫人云)孩儿,你帘儿里边看去,你父亲请的三位客来,一个是官员,一个是财主,一个是穷秀才,在俺厅上饮酒,任从你意下招选一个。(正旦云)母亲,您孩儿只嫁那穷秀才!(夫人云)嗨,孩儿不肯嫁官员、财主,只要嫁那穷秀才。老相公,你可枉着了也。(孟云)二位舍人,蔬食薄味,管待不周,且请回宅去,后会有期。(张云)老官儿,你请俺吃酒,酒又不醉,饭又不饱,就着俺起身,也等俺家吃个拦门钟儿去。(马云)君子略尝滋味,小人吃杀不饱。他既然支调咱家回去,早气出我个四句来了。(诗云)老孟是个真夹脑,酒不醉来食不饱。以后还有何人肯上门?看他做不的孟尝君一只脚。(同下)(孟云)他二人去了也。梁秀才,你暂且回避者。(梁鸿云)小生告退。(下)(孟云)梅香,唤小姐来,老夫亲自问他。(正旦见科)(孟云)孩儿也,这官员、财主、秀才,你可要嫁那一个?(正旦云)父亲,你孩儿只嫁那秀才!(孟云)则他便是梁鸿,每日在长街市上题笔为生的,怎比那两个是官员、财主?你嫁了他,也得受用哩。(正旦云)父亲,秀才是草里幡竿,放倒低如人,立起高如人,便嫁他也不误了孩儿也。(唱)

【村里迓鼓】咱为人且贫且富,为官的一荣一辱。(孟云)做官的有甚么辱来?(正旦唱)他请的是皇家俸禄,又科敛军民钱物。直等待削了官职,卖了田地,散了奴仆,那时节方悔道不知止足。

(孟云)那梁鸿是个穷秀才,几能勾发达日子?你苦苦要嫁他怎的?(正旦唱)

【元和令】你道他一介儒,消不的千钟粟。料应来尽世里困穷途,嫁他时空受苦。有一日万言长策献銮舆,才信他是真丈夫。

(孟云)他的文章,我也见过他的。如今是这个模样,到老也不得长进了。(正旦唱)

【上马娇】这的是时命乖,非是他文学疏。须知道天不负诗书。则看渭水边吕望将文王遇,哎,怎笑的霜雪也白头颅?

(孟云)这马家的是官宦,张家是财主,比梁鸿差得多哩!(正旦云)父亲(唱)。

【胜葫芦】这都是荫庇骄奢泼赖徒,打扮出谎规模,睁眼苫眉捻鬓须。带包巾一顶,系环绦一付,怎知他不识字一丁无!

(孟云)那张小员外便也罢了,这马舍的官是他荷包儿里盛着的,嫁他有甚么不好?(正旦唱)

【幺篇】哎,兀的是豹子峨冠士大夫,何必更称誉?也非我女孩儿在爷娘行敢抵触。富时节将亲偏许,贫时节把亲偏阻,可不道君子断其初!(孟云)这妮子既然要嫁梁鸿,我如今只问他要两件宝贝,有便嫁他。(正旦云)父亲,可是那两件宝贝?(孟云)我要那带秋色羊脂玉,赛明月照夜珠。(正旦唱)

【后庭花】他是个守青毡一腐儒,捱黄齑忍饿夫,那里取带秋色羊脂玉、赛明月照夜珠?父亲阿你坏风俗,枉了你清廉名目。你断别人家不是处,下财钱要等足,少分文不放出,敢如何违法度?(孟云)可不道在家从父那?(正旦唱)

【柳叶儿】我如今在家从父,枉教那穷书生一世孤独。他家寒冷落无他物,每日沿门儿题诗句。投至的攒下些须,(带云)父亲,你则想波。(唱)那秀才少不的搜索尽者也之乎。

(孟云)我着你嫁一个官员财主,你坚意不肯,则嫁梁鸿,久已后受苦,休得怨我也。(正旦唱)

【赚煞】他富则富,富不中我志诚心;这秀才穷则穷,穷不辱我姻缘簿。我若是合快乐不遭受苦,若是我合受苦强寻一个荣贵处,也只怕无福消除。教人道这乔男女,则是些牛马襟裾,(孟云)孩儿也,有钱的好。(正旦唱)父亲你原来不敬书生敬财主。我又不曾临邛县驾车,他义不曾升仙桥题柱,早学那卓文君拟定嫁相如!(同梅香下)

(孟云)老夫人,这事本已有约在先,况兼孩儿又执意定要嫁他,也是他的缘分了。明日是个好日辰,将粱鸿招过门罢。(夫人云)老相公主的是。(孟云)下次小的每,后花园中打扫书房干净,待梁鸿成亲之后,就着他攻书。单则梅香送饭,再休着小姐与他对面,久已后老夫自有个主意。(诗云)孩儿忒滞泥,不必再沉吟。待他得志后,方显老夫心。(同下)

第二折

(梁鸿上,云)小生梁鸿,自从老相公招过门来,七日光景也,并不曾见小姐面皮,则着梅香供茶送饭。今日若来时,我做意恼怒,着几句言语,他必然去与小姐说知。那小姐是读书的人,难道不来见我?梅香这早晚敢待来也。(正旦领梅香上,云)妾身孟光,自从俺父亲将梁秀才招赘入门,七日光景,并不曾见面。今日父亲、母亲不在家,梅香,我和你书房中探望梁秀才去来。(梅香云)小姐,老相公知道,则怕不中么。(正旦云)若知道呵,有我哩,不妨事。(梅香云)这等,我随着小姐去来。(正旦唱)

【正宫】【端正好】又不是卓文君抚琴悲,又不是秦弄玉吹箫恨,为甚些家务事晓夜伤神。则为俺不峥嵘女婿相招进,可着我怎打叠闲愁闷。(云)我也听的有人说我哩。(梅香云)说小姐甚的来?(正旦唱)

【滚绣球】人都道孟德耀有议论,梁秀才甚气愤。这其间又不是女孩儿暗传芳讯,父亲呵,你瞒人怎瞒过空里灵神?道当初许了的亲,他不曾来谢肯,因此上无主意的爹娘失信。依着他则待要别选高门,依着我宁可乱铺着云鬓为贫妇,怎肯巧画蛾眉别嫁人,燕尔新婚?

(云)可早来到书房门首也。梅香,你过去,看他说甚么?(梅香做见科,云)姐夫。(梁鸿做恼科)(梅香出门,云)小姐,姐夫不言语,他好生的恼怒,不知为何。(正旦云)待我自过去咱。(做见科,云)秀才,你过门七日,谁与你递茶送饭那?(梁鸿做不语科)(正旦云)我早猜着你了也。(唱)

【笑歌赏】莫不是老嬷嬷欠供待的勤?莫不是小梅香有些的言词蠢?莫不是太夫人不曾与你相通问?莫不是妾身行做甚的多回避?莫不是老相公近新来有甚么别处分?你、你、你,只管里这等不邓邓含嗔忿。(梁鸿背叹科,云)早知如此挂人心,悔不当初莫相识。(正旦唱)

【醉春风】你悔则悔咱须是百年恩,你恼则恼咱须是两意肯。又不曾强逼你结了婚姻,我当初将你来尽,尽。又不留五载十年,止不过三朝两门,便恁般万愁千恨!

(云)秀才,你不言语,我下跪问你咱。(做跪科,云)秀才,过门七日矣!妾间不答一言,莫非责妾之罪乎?(梁鸿云)岂不闻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我观尔非梁鸿之匹。你头戴珠翠,面施朱粉。身穿锦绣,恰似夫人一般。你试看我身上褴楼,衣服破碎,怎与你相称?依着我呵,去了衣服头面,穿戴布袄荆钗,那其间方才与你成其夫妇也。(正旦云)我则道为甚么来,这东西我已备之久矣,自今与你改换了衣服,则便了也。(梁鸿云)若改了妆,换了衣,这才是梁鸿之匹。(正旦换妆科,唱)

【石榴花】往常时画堂娇惯数年春,锦绣四时新,凌波罗袜不生尘。(梅香云)小姐,这是个甚么打扮?你当初嫁那富贵的,可不好来?(正旦唱)暗想着当初二人调弄精神,他指望官员、财主咱须顺,岂知我甘心的则嫁寒门。(梁鸿云)似小生这等衣衫褴褛,只怕你也心困哩。(正旦唱)你是我亲男儿岂怨身贫困?(梁鸿云)小姐,你当初何不嫁那富贵的来?(正旦唱)我怎肯将颜色嫁他人?

【斗鹌鹑】重整顿布袄荆钗,收拾起娇红腻粉。(梁鸿云)小生这几日好生伤感也。(正旦唱)你道是往日堪怜,到今日更亲。可不道一夜大妻百夜恩?我见你便忒认真。须是在夫妇行殷勤,也要去爷娘行孝顺。(孟暗上,云)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这小贱人无礼,瞒着老夫,引着梅香去书房中看梁鸿去了。兀的不气杀老夫也。我到那里就将他二人赶出去者。(做见科,云)好大胆的小贱人也。(正旦唱)

【上小楼】又不是挑牙料唇,只待要寻争觅衅。(孟云)这小贱人辱没杀老夫也。(正旦唱)我有甚的败坏风俗,羞辱爷娘,玷累家门?你将这赤的金,白的银,饕餮都尽,又道是女孩儿背槽抛粪。

(孟云)你这等大胆,在我根前,还敢回话哩(正旦唱)

【幺篇】这不是我言语村,须是你情性紧。我又不曾打骂家奴,欺负良人,抵触家尊。(孟云)小贱人将这头面衣服不穿不戴,可怎生这般打扮?(正旦唱)我收了这珠翠衣、锦绣裙,怕待饰蛾眉绿鬓,(云)父亲,我孩儿不敢说,你也想波。(唱)和他那破襕衫怎生随趁?

(孟云)兀的不气杀我也。(正旦唱)

【十二月】父亲呵,你既然恁般发狠,怎教我不要半语支分?这秀才书读万卷,有一日笔扫千军。他须是黄阁宰臣,休猜做白屋穷民。

(孟云)我看这穷秀才,一千年不得发迹的。女生外向,怎教我不着恼?(正旦唱)

【尧民歌】你道是儒人今世不如人,只合齑盐岁月自甘贫。直等待凤凰池上听丝纶,宫袍赐出绿罗新。青也波云,男儿一致身,父亲呵,那些时你可便休来认。

(孟云)则今日便与我赶将出去!(正旦云)父亲,多共少也与您孩儿些奁房断送波。(孟云)一文也无,你便出去!(正旦云)秀才,如今父亲将俺赶出门去,如之奈何?(梁鸿云)常言道:好男不吃婚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小姐放心,小生若出去呵,拚的觅些盘缠,便上朝求官应举去也。(正旦唱)

【耍孩儿】你看举头日远长安近,则把这读过的经书自温。当今天子重贤臣,大开着海也似的贤门。早遂了从龙从虎风云气,稳受些滋草滋花雨露恩。这是咱逢时运,父亲呵,休错认做蚌鸣井底、鹤立鸡群。(孟云)我观那梁鸿,则当是蓬蒿苹底尘土一般。(正旦唱)

【煞尾】你看他是蓬蒿草底尘,我觑他是麒麟阁上人。(云)则今日辞别了父亲出去,久以后不发迹,也不见父亲之面了。(唱)须有日御帘前高捧三台印。都省里安身正一品。(同下)

(孟云)他两个去了也,我想他此一去,必定往那皋伯通家庄儿上住。那秀才犹可,俺小姐富家生长的孩儿,如何受的这般苦楚?分付管家的嬷嬷,一日送三餐茶饭去,则与小姐食用,休要与梁鸿食用,久已后老夫自有个主意,嬷嬷那里?(嬷嬷上,云)堂上一呼,阶下百诺。老身是孟老相公宅上嬷嬷的便是。老相公呼唤,须索见来。老相公呼唤老身有何分付。(孟云)我唤你来,不为别事,我今日将小姐和梁鸿两个都赶出去了。你近前来,可是恁般。(做打耳喑科)(嬷嬷云)理会的,老相公放心,都在我身上。老相公,他两口儿此一去虽然有些儿怪你,只怕久已后谢你也是迟了。我将着这衣服、宝钞、鞍马,不敢久停久住,直到皋大公家庄儿上探望小姐,走一遭去来。(下)(孟云)嬷嬷去了也,正是眼观旌捷旗,耳听好消息。(下)

第三折

(梁鸿同正旦上,诗云)一去孟从叔,来依皋伯通。将何度朝夕,且与作佣工。小生粱鸿,自从孟老相公赶将俺两口儿出来,到这皋大公庄儿上居住,俺两口儿与人家舂米为生。小姐,你如何受的这等苦楚也?(正旦云)秀才,你怎生这般说?岂不闻夫唱妇随也呵。(唱)

【越调】【斗鹌鹑】我本生长在仕女图中,到今日权充在佣工队里。刚备下布袄荆钗,又加着这一副苕帚簸箕。(梁鸿云)当初你不嫁我,可不好也。(正旦云)我嫁你也不为别。(唱)则为你书剑功能,因此卜甘受这糟糠气息。我避不的人笑耻,人是非。(梁鸿云)你看咱住的这房舍么。(正旦唱)住的是灰不答的茅团,铺的是干忽剌的苇席。

【紫花儿序】恰捧着个破不剌碗内,呷了些淡不淡白粥,吃了几根儿哽支杀黄齑。(嬷嬷上云)老身是孟老相公家嬷嬷,今有小姐赶在皋大公庄儿上住,每日使梅香送饭。梅香与老相公说,有小姐高高的举案齐眉,伏侍秀才。老相公不信。今日着我送饭,就看他去。老相公暗暗的赍发他绵团袄一领,白银两锭,鞍马一副,则当是老身的,赠与他做盘缠,着他去求官。可早来到也。小姐在家么?(梁鸿云)小姐,门首有甚么人叫你哩!(正旦云)秀才,我试看去咱。(唱)若是别人来不须回避,怕只怕是俺爹妈皆知。他着你奋志夺魁,刬地在这坦舂着粗粮.筛着细米。问时节怎生支对?可不空着你七步文才,只这等是一世衣食?(梁鸿下)

(嬷嬷云)小姐万福。(正旦云)我道是谁,原来是嬷嬷,往常时梅香送饭,今日着嬷嬷来。(嬷嬷云)梅香不中用,我亲自送饭来。(正旦云)我与你说话,恐怕唾津儿喷在茶饭里,有失敬夫主之礼。我高高的举案齐眉,先着俺秀才食用者。(嬷嬷云)他有甚么高官重职,你怎生这般敬他那?(正旦云)岂不闻夫乃妇之天?嬷嬷,你道的差了也。(唱)

【金蕉叶】你道他有甚的高官重职,也须要承欢奉喜。虽不曾夫贵妻荣,我只知是男尊女卑。(嬷嬷云)我看梁官人也是三十以外的人了,还是这般模样。几时能勾发迹也?(正旦唱)

【调笑令】你道他发迹已无期,眼睁睁早虚过了三四十。(嬷嬷云)量他打甚不紧?(正旦唱)你道他根前还讲甚尊卑礼,常言道是夫唱妇随。为甚那男儿死了咱挂孝衣?这消不的我举案齐眉。

(嬷嬷云)他便有甚聪明智慧在那里,你这般敬他?(正旦唱)

【秃厮儿】你道他无聪明智慧,折莫他便鲁坌愚痴,常言道嫁的鸡儿则索一处飞,与梁鸿既为妻,也波相宜。

(嬷嬷云)他每日家饭也无的吃哩!(正旦唱)

【圣药王】折莫他从早起,到晚夕,不得口安闲饭食与充饥。虽然是运不齐,他可也志不灰。只等待桃花浪暖蛰龙飞,平地一声雷。

(嬷嬷云)我闻得梁官人替人做佣工,每日舂米为生。这碓场在那里?待我去看一看。(张小员外、马舍上,张云)自小从来好耍笑,家中广有金银钞。兄弟唤做歪厮缠,则我叫做胡厮闹。自家张小员外的便是,这个是马良甫。俺两个打听的孟光被他父亲赶将出来,在皋大公庄儿上住,与人家佣工舂米为生。俺如今故意的到他那里,调戏他一番,有何不可?(做见科,云)我道是谁,原来是孟光小姐。来,来,来,你与我舂些米儿。舂了米,糠皮儿都是你的。你与我多舂几遍儿!(正旦云)你看这厮甚么道理!兀那厮,你听者。(唱)

【鬼三台】咱与你甚班辈?自来不相会,走将来磕牙料嘴。(张云)兄弟,你看这女人,他这般受苦,倒说咱磕牙料嘴。(正旦唱)陪着笑卖查梨,(马云)小姐,你嫁了我时,比别人不强多着哩?(正旦唱)调弄他舌巧门疾。这厮村的来恁般村性格,俺穷则穷不曾折了志气!(张云)小姐,你当初嫁了俺呀,可不好那?(正旦唱)只管里故意干乔,(张做扯正旦衣服科,云)小姐,向前来,我和你说一句话儿咱。(正旦推科,唱)去波,你歪缠些怎的!

(张做跌出、起踢门科,云)你久以后是打莲花落的相识。(马云)咱两个去罢,你便跌了一交,也落的他亲手推这一推。俺又不曾言语,倒吃他一场花白。(诗云)我两个有钱有钞,天生来又波又俏。斗孟光不得便宜,空惹他旁人一笑。(下)(梁鸿上,云)小姐,你为甚么大惊小怪的?(正旦云)可不悔气!被那两个泼男女羞辱了一场。(唱)

【麻郎儿】我穷则穷是秀才的妻室,你穷则穷是府尹的门楣。那些儿输与这两个泼皮,白白的可干受了一场恶气!

(梁鸿云)小姐,这样人理他则甚!(正旦唱)

【幺篇】想起就里事体,(带云)我待和他计较来。(唱)与这嘶争甚么闲是闲非。(带云)我待不计较来。(唱)我又做不的那没羞没耻。哎哟天呵,怎生家博得个一科一第!

(嬷嬷云)既然如此,怎不教梁官人上朝进取功名去来?若得一官半职,也不受人这等羞辱。(正旦云)嬷嬷,你怕说的不是。但我三餐粥饭尚不能勾完全,这一路盘缠出在那里?不知嬷嬷平日可曾趱下的些私房?不论多少,赍发与秀才前去,此恩异时必当重报也。(唱)

【络丝娘】但得你旨赍发到皇都帝里,我怎敢便忘了你这深恩大德?自将你一倍加增做十倍,也还表不的我相酬之意。

(嬷嬷虚下,取砌末上科,云)小姐,老身无甚么馈送,止有这绵团袄一领,白银两锭,鞍马一副。你官人此去,若得了官时,休忘了老身也。(诗云)堪叹梁鸿彻骨贫,今朝远践洛阳尘。会须金榜标名姓,始信儒冠不误人。(下)(正旦云)嬷嬷去了也,亏他送与俺偌多东西。秀才,你则着志者!(粱鸿云)小姐放心,若到帝都阙下,小生必然为官也。(正旦唱)

【收尾】只愿的丹墀早把千言对,施展你男儿壮气。休得要做了无名金榜不回归,空教我斜倚定柴门盼望着你。(下)

(梁鸿云)多谢嬷嬷,赍助了鞍马盘缠。则今日好日辰,上朝取应,走一遭去。(诗云)昔作五噫歌,今成万言策。谁知涤器人,即是题桥客。(下)

第四折

(孟上,云)老夫孟从叔是也,自从赶我女孩儿和梁鸿出门以来,便好道木不钻不透,人不激不发,果然那梁鸿上朝取应,一举状元及第,除授本处县令。老夫如今牵羊担酒,与孩儿庆喜,走一遭去来。(下)(梁鸿冠带引祗从上.诗云)去日曾携一束书。归束玉带挂金鱼。文章未必能如此,多是家门积善余。小官梁鸿是也,到于帝都阙下。一举状元及第,除授扶沟县县令之职。今早到任已毕。将的这驷马高车,着祗从人取夫人去了,这早晚敢待末也。(正旦引梅香祗从上。云)我孟光谁想有今日也呵!(唱)

【双调】【新水令】疑怪这叫喳喳义鹊噪花梢,却元来得除授状元来到。若不是萤窗义史足。怎能勾虎榜姓名际?谁想今朝,天开眼自然报。

(祗从报科,云)报的相公得知,有夫人未了也。(梁鸿出迎科,云)夫人,贺万千之喜,左右将过来。(祗从捧砌末上科)(梁鸿云)夫人,这五花官诰、金冠霞帔,你请受了者。(正旦唱)

【沉醉东风】我则见这一堆捧养的光闪闪金花紫诰。那一壁捧着的齐臻臻珠翠鲛鱼肖。(梁鸿云)夫人,今日才表的你有冰清玉洁之心也。(正旦唱)你道是才表我冰清玉洁心,(粱鸿云)厮称你云锦花枝之貌。(正旦唱)又道是厮称我云锦花枝貌。我今日呵做夫人岂敢妆幺?(梁鸿云)夫人,请穿上者。(正旦云)相公,我不敢穿,(梁鸿云)可是为何?(正旦唱)争奈我两次三番不待着,则怕不稳如荆钗布袄。

(梁鸿云)夫人。这是天子所赐,你可穿上,望阙谢了恩者。(正旦做穿科,唱)

【庆宣和】元来这象简乌纱出圣朝,若是没福的也难消。只为俺读书人受过凄凉合荣耀,因此上把儒衣换了,换了。

(做同谢恩科)(张小员外、马舍上,张云)自家张小员外,这个是马良甫。县里差俺两个接新官,谁想是孟老相公家女婿梁鸿,做了本处县令。想着咱在皋大公庄儿上调戏他浑家,若与俺算起旧帐来,怎生是了?(马云)不妨事,他那里记的起?咱每大着。胆见他去。(做见跪科)(粱鸿云)这厮如何不抬头?(张云)直等到二月二哩。(梁鸿云)原来是这两个弟子孩儿,你认的我么?(张、马做慌科)(梁鸿云)您是甚么身役?(张云)俺两个是儒户。县里拣选来接待新官的。(梁鸿云)今日你接我,可是我接你?既是儒户,与我吟诗。若吟的好,便饶恕你;吟的不好,一百大毛板一个。(马云)这诗须让咱先吟。(做念科,诗云)我做秀才,冷酒热酾。一气一碗,荡的嘴歪。(梁鸿云)你看这厮胡说。左右,拿下去打呀!(做打科)(张云)我道你不济,听我吟。(诗云)我做秀才快吃饭,五经四书不曾惯。带叶青蒜嚼两根,泥头酒儿吃瓶半。(梁鸿云)一发胡说。左右,拿下去打呀!(做打科)(正旦唱)

【雁儿落】他曾习读占圣学,枉惹的儒人笑。今门个折将丹桂来,(梁鸿云)这厮你当初可道来。(张云)小的不曾道甚么来。(正旦唱)可不道俺则会打莲花落!

(张云)呀!夫人,一句也不曾忘了!休和俺每一般儿见识,只是饶了俺罢。(正旦唱)

【得胜令】俺如今行处马头高,人面上逞英豪。则俺那美玉十分俊,不似你花木瓜外看好。哎,你个儿曹,谁着你行无道?(张云)夫人可怜见,这都是旧活。休题也。(正旦云)左右那里?(唱)准备着荆条,将他扣厅阶吃顿拷。

(梁鸿云)这厮接待不周,好生无礼,发到县间去,每人杖一百。枷号一个月,打退儒户,永为农夫。(祗从云)理会的。(张云)可不是悔气,他起初要我吟诗,偏生再做不来。如今倒气出我四句来了。(诗云)他家忒煞卖弄,打的屁股能重。烧酒备下三瓶,到家自己暖痛。(同下)(嬷嬷上,云)门上人报复去,道有孟老相公家嬷嬷在于门首。(祗从做报科)(正旦云)相公,大恩人在门首,咱迎接他去来。嬷嬷请!(嬷嬷见科,云)您两口儿索是欢喜也。(正旦唱)

【乔牌儿】往常时独自焦,到今日大家乐。(带云)想在皋大公庄儿上呵。(唱)那其间头扑面糠飞绕,今日个玉玲珑金凤翘。

(嬷嬷云)小姐,你当初受那般苦楚,你可还记的么?(正旦唱)

【挂玉钩】这的是举案齐眉有下梢,(嬷嬷云)小姐,你如今还守着旧时的节操哩?(正旦唱)你道我不改初时操。我从来贫不忧愁富不骄,怎肯败坏了闺门教?(云)嬷嬷请上,受我夫妻一拜。(唱)你昔日恩,今朝报。不是你拨散浮云,怎能勾得上青霄?(嬷嬷云)小姐稳重,有老相公同老夫人在于门首,你接待他去咱。(正旦云)我有甚么老相公、老夫人,今日要来认我?(唱)

【甜水令】赶离了画阁兰堂,锦襕绣褥。珠围翠绕,赶的我无处厮门着。(带云)想起那时来呵。(唱)住的是草舍茅庵,蓬户柴门,陋巷箪瓢,我可也委实难熬。

(孟、夫人同入见,做不认科)(嬷嬷云)老相公,他坚意不认您哩。(孟云)他不认俺么?嬷嬷!如今到这其间,你不说等到几时?(嬷嬷云)告大人暂息雪霆之怒,略罢虎狼之威。当此一日,一令尊与老相公指腹成亲,不想令尊弃世。大人,你一身流落,老相公岂不要就将你招赘为婿?则怕你贪恋富贵荣华,不肯进取功名,故意的将您逐走在外。不期春榜动,选场开,老相公暗暗的着我赍发你盘缠鞍马,上朝取应去。你也看嘴验,难道我老婆子有这东西不成?你今日上则功名成就,下则夫妇团圆。我说兀的做甚?(诗云)困守寒窗数载间,一朝平步上金銮。非干贱妾能资动,则拜你那皓首苍须老泰山。(正旦云)嬷嬷。你旦不说,则被你瞒杀我也。(唱)

【折桂令】却元来晏平仲善与人交,(梁鸿云)这本是嬷嬷赍发俺来。(正旦唱)难道他掩耳偷铃,则待要见世生苗?(云)相公,认了丈人丈母罢。(唱)俺和你夫妇商量,休教外人把俺评跋。你是个君子人个念旧恶,想一双哀哀的父母劬劳。他虽然不采分毫,我如今怎敢轻薄。(云)父亲、母亲请上,孩儿则认便了也。(唱)且只索做小伏低,从今后啡爹爹权把俺耽饶。

(梁鸿、正旦跪科,粱云)则被你瞒杀我也,丈人。(孟云)则被你傲杀我也,女婿。(使命上,云)万里雷霆驱号令,一天星斗焕文章。小官乃天朝使命是也。奉圣人的命,因为你梁鸿甘贫守志,孟光举案齐眉,着小官亲赍此封丹诏,与他加官赐赏,须索走一遭去。可早来到县衙门首也。(见科。云)圣旨到来,梁县尹你夫妇跪听者。(梁鸿云)张千,快装香来。(同正巳跪私)(使命云)我大汉孝章皇帝,正乾坤万里无尘。尚惓惓励精图治。总则要风俗还淳。喜的是义夫节妇,爱的是孝子顺孙。你梁鸿本世家子弟,能守志不厌清贫。妻孟光尤为贤达?举案处相敬如宾。若天朝不加褒赏,将何以激劝斯人。可超升本处府尹,更赐子黄金百斤。其妻父能曲成令德,亦堪称耆旧之巨。并着令题名史册,一家的望阙谢恩(众拜谢科)(正旦唱)

【鸳鸯煞】荷君恩特降黄麻沼,谢天臣远践红尘道。却教我一介书生,早做了极品随朝。畅道顿首诚惶,瞻天拜表,则俺这犬马微劳,知甚日能图效。且自快活逍遥,两口儿夫妻共谐老。

题目梁伯鸾甘贫守志

正名孟德耀举案齐眉

54

【中吕】阳春曲 墨磨北海乌

【中吕】阳春曲 墨磨北海乌,元代,张弘范,

墨磨北海乌龙角,笔蘸南山紫兔毫。花笺铺展砚台高,诗气豪,凭换紫罗袍!

石榴子露颜回齿,菡萏花含月女姿。不知张敞画眉时,甚意思,墨点了那些儿。

金鱼玉带罗袍就,皂盖朱幡赛五侯。山河判断笔尖头,得志秋,分破帝王忧。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77

送叶继善还三衢

送叶继善还三衢,元代,凌云翰,

佩玉曾闻觐至尊,赐金殊觉被深恩。三千远道方辞阙,九十慈亲正倚门。

台忆凤凰夜径失,字传蝌蚪竹书存。老莱衣待归时著,拟采红椒献绿樽。

100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 其二

作者:苏轼(宋代)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 其二,宋代,苏轼,

湖目也堪供眼,木奴自足为生。若话三吴胜事,不惟千里莼羹。

31

御街行·纷纷堕叶飘香砌

御街行·纷纷堕叶飘香砌,宋代,范仲淹,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83

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

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南北朝,谢灵运,

絺绤虽凄其,授衣尚未至。感节良已深,怀古亦云思。

不有千里棹,孰申百代意。远协尚子心,遥得许生计。

既及泠风善,又即秋水驶。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

景夕群物清,对玩咸可憙。

19

古意二首 其一

古意二首 其一,唐代,崔国辅,

玉笼薰绣裳,著罢眠洞房。不能春风里,吹却兰麝香。

17

寿權漕大卿

作者:徐玑(宋代)

寿權漕大卿,宋代,徐玑,

青阳初动小春华,尽道葱茏晓气佳。

卿月早随良月诞,绣衣元屡衮衣家。

仙方养就双瞳碧,和气分成两脸霞。

看取调羹消息好,年年长带早梅花。

60

我思古人

作者:陈深(宋代)

我思古人,宋代,陈深,

翳古人之寥寥兮,夫何思之弗谖,

蹇余生之独后兮,曾不得与之周旋。

旷斯世而勿见兮,故增唏而永叹。

抚遗籍而玄览兮,幸所闻之可尊。

彼丹心之耿著兮,谅虽亡而实存。

苟逆风而遐契兮,尚何有于古今。

览元化兮无穷,感徂景兮如驶。

余发兮种种,余怀兮亩亩。

驷黄虬兮遐征,仰超然之高轨。

猗圣言兮如天,至道兮如海。

超鸿濛兮何极,窥浩茫兮无涘。

孰导余以正适兮,遵坦涂而容才。

惟谅友之昭昭,庶订余之懒愦。

鸣呼噫噫,古人之兮,

惠我无疆。忽不见兮心之伤,

余之思兮心之伤,余之思兮曷云其忘。

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望。

非天人君之相和兮,谁逍遥以徜徉。

43

挽履中学士二首 其二

挽履中学士二首 其二,宋代,毕仲游,

漫向蓬丘老,都无一遣车。家人新买道,吊客旧通书。

乐事生来少,兼官病后除。苍苍吾欲问,生理竟何如。

10

避贼严阳山次蜀僧清雅韵 其一

作者:韩驹(宋代)

避贼严阳山次蜀僧清雅韵 其一,宋代,韩驹,

苦菜敷新叶,高槐偃旧枝。三生草庵主,故与此山期。

96

西湖

作者:柴望(宋代)

西湖,宋代,柴望,

年年柳眼青归处,门外游人可自閒。

天气又晴晴又雨,楼台依寺寺依山。

酒边歌拍穿花外,船上箫声落水间。

光景留连宽自惜,鹧鸪啼罢暮城关。

96

岁旦登万佛阁观雪

岁旦登万佛阁观雪,宋代,郑思肖,

赤脚踏上万佛顶,全身坐断清净境。见大光明遍法界,不见三千大千影。

一时八面俱玲珑,诸尘诸相本无踪。色不是色空不空,莹然塞破虚空中。

怪见此番寒彻骨,无中弄得光芒出。蓦地省得大年朝,即是正月初一日。

56

送曾寺簿知南安二首 其一

送曾寺簿知南安二首 其一,宋代,萧立之,

倦随龙尾踏□檛,却爱山城放早衙。官好何曾啸篁竹,州清第一管梅花。

濂翁道脉犹今日,铁汉风声想故家。君去我留人自恨,春风祖帐满东华。

89

和戴子堡中八咏 其八 观鱼

和戴子堡中八咏 其八 观鱼,明代,释函可,

子岂知鱼乐,过河泣欲枯。未能忘浩荡,暂可免罾罛。

夜静芦花白,天寒野艇孤。愿随风雨去,清梦到江湖。

26

五月十八日接本师和尚示札

五月十八日接本师和尚示札,明代,释函可,

五月天山鸿雁回,披衣三拜寸椷开。一条楖栗欣犹健,万里乡关嗟已灰。

座下半成忠义鬼,峰头空剩雨花台。人间自是浮云过,檐雀风铃亦助哀。

13

次韵答庄伏之

次韵答庄伏之,明代,卢若腾,

何处稳栖一亩宫,腥膻末洗怒群雄;纲常全赖好男子,名誉半归亡是公。

破屋琴书风瑟瑟,空山薇蕨雨濛濛;知君不是耽枯寂,成败兴衰慧眼中。

4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