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厨酿冰池,摇振畏出境。
年衰杂羸病,一釂百不醒。
鸾台异诸曹,有政非簿领。
颓然虽无谪,因谢出囊颖。
回首愧周行,群英粲彪炳。
天宫里酿造冰池,摇晃颤抖,害怕出境。
年岁逐渐衰老,身体疲惫不堪。
鸾台上的人与其他官员不同,有政治才能而非记录文书。
虽然衰败无法免除,却要因此感谢出类拔萃的才能。
回首往事,惭愧自己的行为,众多英才辉煌灿烂。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个人衰老和政治境遇的思考。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自己年岁渐长、身体渐衰以及政治境遇的感慨。他以天宫酿造冰池的比喻,形容时光如冰池一般不断流逝,摇晃颤抖不安,仿佛害怕离开。作者感到自己年纪渐长,身体也渐渐衰弱,一锤敲打百次也无法使其苏醒。这种身体状况的衰弱与作者的政治地位形成鲜明对比。他提到自己与其他官员不同,没有得到重要的政治职位,而是以文学才能著称。尽管如此,作者仍然坦然接受自己的现状,并感谢那些拥有出众才能的人。最后,苏辙回首过去时光,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但也对那些才华横溢的人感到钦佩。
这首诗词通过对个人衰老和政治地位的思考,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自身才能的自信。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反映了人生不可避免的衰老和政治境遇的无常。然而,尽管身体状况和政治地位都在逐渐变差,作者依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感谢那些有才华的人,并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提出自我反思。整首诗词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同时展现了苏辙自信和豁达的心态。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梦北郭生,明代,唐之淳,
美人星冠云绮裳,自我不见今三霜。常时开口咏凤凰,律中角徵宫羽商。
江妃河伯权相将,山鬼木魅无精光。俄然一斥万里乡,十口奔驰饥无糠。
昆明池寒荷叶黄,椒花瘴重餐枫香。昨梦遇之天北方,手
绮罗香 秋柳,清代,杜贵墀,
断槛扶慵,危桥倚困,日日无情烟雨。旧识萧娘,不是者般眉妩。
直瘦到、金缕衣宽,断魂比、玉门关苦。念漂萍、泊絮都非,斜阳空付乱蝉语。
年年嘶马陌上,看一般憔悴,无聊张绪。草草繁华,枉了浪摇颠舞。
残月寺钟外愁来,晓风岸,酒边人去。便饶是,吹断情丝,也还留恨缕。
郧襄之役与伯玉侍郎别恰三载矣闻出谼中至钱唐走信奉迎因成感旧之作,明代,王世贞,
祖道春明三载强,宛如苏李赋河梁。君应食酒谈廷尉,我但登临忆侍郎。
一棹不妨衣带水,九秋谁拂蒯缑霜。祗园处处堪题石,莫遣青山负举觞。
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二首,宋代,苏轼,
三馆曝书防蠹毁,得见来禽与青李。
秋蛇春蚓久相杂,野鹜家鸡定谁美。
玉函金钥天上来,紫衣敕使亲临启。
纷纶过眼未易识,磊落挂壁空云委。
归来妙意独追求,坐想蓬山二十秋。
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
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君不见长安永宁里,王家破垣谁复修。
元章作书日千纸,平生自苦谁与美。
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
锦囊玉轴来无趾,粲然夺真疑圣智。
忍饥看书泪如洗,至今鲁公余乞米。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一作韩翃诗,题下有巡边二字),唐代,张继,
黄阁开帏幄,丹墀拜冕旒。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
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
塞草连天暮,边风动地愁。无因随远道,结束佩吴钩。
清冷池怀古(余别有序刻石),唐代,李德裕,
区囿三百里,常闻驷马来。旌旗朝甬道,箫鼓燕平台。
追昔赋文雅,从容游上才。竹园秋水净,风苑雪烟开。
牛祸衅将发,羊孙谋始回。袁丝徒伏剑,长孺欲成灰。
兴废由所感,湮沦斯可哀。空留故池雁,刷羽尚徘徊。
停云诗,宋代,刘敞,
停停何山云,霭霭在我庐。浓光贲草木,润气下琴书。
望望若可亲,久之翳寒虚。坐恐猋风来,东西随所如。
我道与世异,里闾相见疏。嗟云亦何事,低徊能慕予。
谅以无心故,形影暂相于。
重题严伯成秀才西斋喜其子高预乡荐,宋代,郭祥正,
赋似相如不遇知,喜闻乡版荐麟儿。容身安稳书盈箧,与客翱翔酒满卮。
夜月影摇杨柳径,秋风香散菊花篱。窦家千载传遗美,一树灵椿桂五枝。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