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八首·并序)

作者:罗颀(明代)

独行越荒溪,尸积溪流丹。

四郊何萧条,惨戚秋日寒。

回顾望修途,妻风集高峦。

掩泪自流涕,哀郁伤朱颜。

悲哉《城南》诗,古今同所叹。

0

诗文译文

我独自行走越过一条荒凉的小溪,

溪水中积满了鲜红的尸体。

四周的景色是多么凄凉,

悲惨的秋日寒冷。

回头望着修行的路途,

思念妻子的心情如山峦般高耸。

我掩住泪水,自然而然地流下,

悲伤和郁闷伤害了我的容颜。

唉,令人悲伤的《城南》诗,

古往今来都有同样的感叹。

诗文简析

诗词:《从军行(八首·并序)》

朝代:明代

作者:罗颀

独行越荒溪,

尸积溪流丹。

四郊何萧条,

惨戚秋日寒。

回顾望修途,

妻风集高峦。

掩泪自流涕,

哀郁伤朱颜。

悲哉《城南》诗,

古今同所叹。

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颀创作的《从军行(八首·并序)》的其中一首。诗人以独自从军的经历为背景,描绘了战争带来的凄凉和伤痛。

诗中的第一句“独行越荒溪”,生动地描述了诗人孤身前行的景象。接着,诗人用“尸积溪流丹”来形容战场上的惨状,溪水中堆积着鲜红的尸体,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和血腥。

第三、四句“四郊何萧条,惨戚秋日寒”,通过描绘四周的景色以及秋日的寒冷气氛,进一步营造了凄凉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回顾起离开家乡时的情景,他看到妻子的身影在高山上飘荡,展现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掩泪自流涕,哀郁伤朱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忧愁,他不禁掩面哭泣,悲伤和忧愁使得他的容颜黯然失色。

最后两句“悲哉《城南》诗,古今同所叹”,诗人以《城南》诗为引,表达了对战争和离别的悲叹之情。他通过将自己的经历与古代的《城南》诗联系起来,强调了人们对于战争和离别的共同感叹。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离别的痛苦,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表达了对人世间悲苦境遇的关切和同情。

其他诗经

寄题水木清华亭

作者:宋褧(元代)

寄题水木清华亭,元代,宋褧,

僻地开三径,荒山住一翁。栖迟瞰澄澈,结搆倚葱茏。

画槛穿黄蝶,芳塍散白豵。云湫龙恍惚,月砌鹤氋氃。

破晓孤村日,号秋万壑风。溪流明见底,岩树润通中。

曳杖行霜果,褰衣检露丛。稻花香入户,杉叶势侵栊。

穫罢平川迥,樵归狭路穷。岚迷峰上下,泉合涧西东。

陂养鱼千石,秧移地百弓。收成防雀鼠,种植聚奴童。

薯蓣登秋课,禾麻验岁功。要宾如郑驿,遗子似庞公。

物外心何远,朝中信不通。坐从书帙乱,饮

39

黄淡思歌 其一

黄淡思歌 其一,明代,李攀龙,

肠作辘轳转,泪作素绠垂。独坐不能言,傍知思忆谁。

49

赋得琼岛春云送戴廷礼还乡

作者:韩殷(明代)

赋得琼岛春云送戴廷礼还乡,明代,韩殷,

仙峰削出玉璘珣,阆苑红云片片新。晴带轻烟迎彩仗,暖浮苍蔼护朱轮。

望中误起河阳恨,梦里还疑楚水春。最是六街过雨后,独留青影送行人。

95

杂兴六首 其一

作者:陆游(宋代)

杂兴六首 其一,宋代,陆游,

散步持书卷,闲眠枕药囊。驯獐随几杖,痴蝶入衣裳。

病起年光速,身闲日景长。为怜红树好,久立向西厢。

4

报师恩 虢县渭南泺里

报师恩 虢县渭南泺里,元代,丘处机,

一方胜景满川稀。水竹弯环四面围。簇槛名花红冉冉,当门幽桧绿依依。

争歌稚子春风舞,斗巧灵禽晓树啼。社内人家三十户,崇真修道压磻溪。

64

谒白帝庙

作者:张俞(宋代)

谒白帝庙,宋代,张俞,

孤山扞江口,上有白帝祠。

横视天下险,万流皆俯窥。

古殿锁神物,悲风出阴帷。

天昏瓦栋折,狐鼠亦生威。

优巫日鼓舞,鬼怪生奔驰。

雷霆卷蛟窟,雹火烧松枝。

入户精鬼动,有如阴兵随。

吁哉汉盗乱,海内遂崩离。

赤龙始潜跃,逐鹿过秦时。

公孙奋神剑,定蜀图安危。

陇坻开北户,荆门启东陲。

长驱百万众,日斗天下师。

群豪插羽翼,与汉争雄雌。

两帝不并立,兴亡良可悲。

天运虽有在,圣贤岂无为。

昭皇揽英杰,袭轨奄垂基。

风云共浩荡,千古余寒碑。

威神竟不没,万里震南夷。

57

秋山散步

作者:高翥(宋代)

秋山散步,宋代,高翥,

乍晴沙路软於尘,新看芒鞋更可人。

谁道秋山不宜客,桂花多处胜行春。

76

宜兴道中望铜官山怀孙子进昆仲近见子肃于建业子仪久不通问

作者:赵蕃(宋代)

宜兴道中望铜官山怀孙子进昆仲近见子肃于建业子仪久不通问,宋代,赵蕃,

雪与铜官相白青,幻成岂亦自仙灵。频年此地凡几过,绝境今晨得再经。

野鸭阵飞惊扑漉,宾鸿独叫苦丁宁。平生畏友三孙子,海角边头似晓星。

90

灯夕时在泗上五首 其五

作者:朱松(宋代)

灯夕时在泗上五首 其五,宋代,朱松,

我观世界只儿嬉,一戏相从更莫辞。绮语未忘馀习在,明朝与和紫姑诗。

63

追和李太白姑熟十咏 其四 凌敲台

追和李太白姑熟十咏 其四 凌敲台,宋代,郭祥正,

高台筑千寻,胜景供远目。云烟护城郭,吴楚接川陆。

不知歌舞散,雌凤叫空竹。鬼火照残碑,应有精灵读。

94

题钱舜举写生五首·石榴

作者:陈深(宋代)

题钱舜举写生五首·石榴,宋代,陈深,

万里乘槎来,锦衣惊画炫。

相逢秋风中,忽发一笑粲。

22

霭山院

作者:程迈(宋代)

霭山院,宋代,程迈,

丙午峰前翠作堆,白云深处现楼台。老僧法地有神力,能使凶徒念佛回。

78

丽阳祠

丽阳祠,宋代,俞德邻,

峭壁出蒙茏,澄溪深漭潒。碧瓦映朱扉,雕甍灿金榜。

巫觋纷后先,苾芬盛肸蚃。云此丽阳祠,桂籍夙所掌。

当时逢掖士,祈禬何穰穰。歘然梦寐通,其应捷影响。

我学非时须,青紫绝妄想。及兹值艰虞,乾坤倦摇荡。

山行愁虎狼,川游畏夔罔。故乡隔三秋,烟尘极坱莽。

神兮罔时怨,诃护迄来往。中夜若有闻,缥渺隘云仗。

及明泛逆溪,祥飙送双桨。

83

天竺僧金总持

作者:李复(宋代)

天竺僧金总持,宋代,李复,

金轮风火转无涯,震旦观光渡海沙。八万言诠归贝叶,三千世界聚莲花。

有缘禽鸟来波第,随喜天人尽木叉。今古少林风月在,闭门常御白牛车。

95

二十日往九峰 其一

作者:韩淲(宋代)

二十日往九峰 其一,宋代,韩淲,

九峰庵上懒翁泉,凿井已经三十年。犹记翁来自扶杖,草根拨剔见涓涓。

10

得狸奴

作者:陈郁(宋代)

得狸奴,宋代,陈郁,

穿鱼新聘一衔蝉,人说狸花量直钱。

旧日畜来多不捕,于今得此始安眼。

牡丹影晨嬉成画,薄荷香中醉欲颠。

却是能知在从息,有声堪恨复堪怜。

53

题淮阴侯庙

题淮阴侯庙,宋代,黄好谦,

筑坛拜日恩虽重,蹑足封时虑已深。隆准早知同鸟喙,将军应起五湖心。

39

秋花十咏 其二 桂花

秋花十咏 其二 桂花,宋代,方一夔,

仙府分根饱月光,百车金粟撒瑶房。夜来东壁西风劲,三万牙签字字香。

5

赠邹医

作者:韩驹(宋代)

赠邹医,宋代,韩驹,

华陀一卷世不留,玉函三十龙宫收。奇方异诀上帝求,稚川肘后真悠悠。

东京仲景儒家流,韵疏思密岂自由。妙技乃与俞跗侔,后来继之有髯邹。

二子天授非人谋,内经岁久误弗雠。髯独覃思穷披搜,草木寒温脉沉浮。

如磁取铁无虚投,朅来游梁自高邮,翰林杂试推君优。

天廷锡带涂精镠,我穷羁旅古汴沟。有妇抱病柴门幽,巫医百请不颔头。

卒然邀君为停辀,决去沉痾如决疣。自言不取千金酬,只求一诗当琳璆。

高风绝艺两罕俦,我才不迨前人羞。祝君尚壮勉勿休,自致名誉倾公侯。

7

和王给事易简殿试举人五首 其四 考校

作者:程俱(宋代)

和王给事易简殿试举人五首 其四 考校,宋代,程俱,

金闺人静月华生,玉宇风微晓露清。深拱北辰三素远,静看东壁几星明。

嫱嫫岂易欺轩鉴,韶濩那容奏郑声。闻说壶天春日永,恍疑鳌戴欲番更。

2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