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词牌名古诗文

伏承侍郎使君垂示所与少傅国公唱酬西湖佳句谨次高韵聊发一笑 其一

作者:朱熹(宋代)

百年地辟有奇功,创见犹惊鹤发翁。共喜安车迎国老,更传佳句走邮童。

闲来且看潮头入,乐事宁忧酒盏空。会见台星与卿月,交光齐照广寒宫。

79

游西湖与徐都尉分得香字二首 其一

作者:李质(元代)

轻云阁里弄晴光,湖水湖山引兴长。荇带谩萦春浪细,客衣初试越罗香。

荷杯擎露鲛人泣,翠葆掀风海树凉。好傍绿阴维画舫,高歌白纻送清觞。

90

游西湖与徐都尉分得香字二首 其二

作者:李质(元代)

湖边把臂送春光,可恨东君去路长。赠玉岂无湘女佩,惜花那得返魂香。

脍分金鲫银丝脆,酒吸椰杯瑞露凉。座上总能文字饮,绝胜红袖佐飞觞。

79

送唐中丞开淘西湖夏日游泛因书示郡人

萍岸新淘见碧霄,中流相去忽成遥。空馀孤屿来诗景,

无复横槎碍柳条。红旆路幽山翠湿,锦帆风起浪花飘。

共知浸润同雷泽,何虑川源有旱苗。

12

过梅里七首家…今列题于后。忆西湖双鸂鶒(效鲍明远)

作者:李绅(唐代)

双鸂鶒,锦毛斓斑长比翼。戏绕莲丛回锦臆,

照灼花丛两相得。渔歌惊起飞南北,缭绕追随不迷惑。

云间上下同栖息,不作惊禽远相忆。东家少妇机中语,

剪断回文泣机杼。徒嗟孔雀衔毛羽,一去东南别离苦。

五里裴回竟何补。

35

过梅里七首 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 忆西湖双鸂鶒

作者:李绅(唐代)

双鸂鶒,锦毛斓斑长比翼,戏绕莲丛回锦臆。照灼花丛两相得,渔歌惊起飞南北。

缭绕追随不迷惑,云间上下同栖息。不作惊禽远相忆,东家少妇机中语。

剪断回文泣机杼,徒嗟孔雀衔毛羽。一去东南别离苦,五里裴回竟何补。

28

重别西湖

作者:李绅(唐代)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吹管曲传花易失,

织文机学羽难飘。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谿桥。

49

治西湖诗

史氏导漳水。

西门溉河潮。

图始未能悦。

克终良可要。

拥锸劝年首。

提爵劳春朝。

平皋草色嫩。

通林鸟声娇。

已集故池鹜。

行莳新田苗。

何吁畚筑苦。

方驩鱼稻饶。

45

和马浩澜游西湖诗

此地曾经歌舞来,风流回首即尘埃。

王孙芳草为谁绿,寒食梨花无主开。

郎去排云叫阊阖,妾今行雨在阳台。

衷情诉与辽东鹤,松柏西陵正可哀。

34

八声甘州 戊申再到西湖

作者:张野(元代)

忆湖光,醉别几经春,千里每神驰。恨无穷烟水,无情岁月,无限相思。万里风沙梦觉,山色碧参差。忙对玻璃镜,照我尘姿。欲写从前离阔,便安排画舸,准备新诗。见六桥遗构,烟雨强撑支。怨东风、红消翠减,比向来、浑是老西施。如何得、刘郎双鬓,长似当时。

35

西湖棹歌 其六

花明鸟语绾行云,荡桨归来日未曛。转过苏堤人不见,停舟又到岳王坟。

22

西湖棹歌 其三

钟声断续出招提,泼剌游鱼上草泥。赤脚老渔生计足,湖东棹过又湖西。

43

夏泛西湖至冷泉亭、飞来峰,暮由孤山步归 其四

陡觉丛岩暗,猿呼山谷应。山灵不许留,恍惚惊梦醒。

徘徊影零乱,长啸林木震。入山难出山,迤逦寻仄径。

斜照射西岚,溪流送清听。袖携鹫岭云,身惹凤林磬。

返棹放鹤亭,晚风吹阵阵。回顾两高峰,遥锁晚烟暝。

96

西湖棹歌 其一

春波淡漾雨如丝,放棹湖滨最好时。几处楼台明灭里,黄莺啼上绿杨枝。

90

秋初偕伯兄泛西湖值雨 其一

新秋同雁至,幸得不离群。湖水清清抱,山南山北云。

6

秋初偕伯兄泛西湖值雨 其三

把酒问轻鸥,游人似旧不。采菱莫刺手,许我此勾留。

67

夏泛西湖至冷泉亭、飞来峰,暮由孤山步归 其一

旅窗镇日坐,尝若长夏热。忽闻云林游,使我心夷悦。

晨泛明圣湖,几辈同心结。湖水镜平揩,湖光烟明灭。

荷芰十里香,鸳鸯时出没。遥指韬光阿,晓云尽铺白。

随意系渔舟,著我谢公屐。

88

二月六日偕薛子白、胡馨甫、高共甫乘兴泛西湖,谒蒋公祠,饮湖畔,夜饮子白家,纪事柬心农丈

人与西湖两别离,经年不见思蕴结。忽来湖滨晤故人,杭州胡高通州薛。

放棹湖心薄暮天,湖光人影杂明灭。陡起湖风湖水高,吹皱波纹漾细密。

涌出云峰无数青,千朵叠成石凹凸。指是新祠祀蒋公,孤山如幕天然设。

图画战功摩峭厓,四壁英姿动毫发。白苏政绩寄烟鬟,韩岳精神摇岩穴。

纵使湖泉冷若斯,难抹烈士热心血。我爱古人不薄今,柏堂竹阁齐峻洁。

煮茗一瓯酒一樽,徜徉其间情怡悦。隔岸南屏报晚钟,声声烟际何清越。

酒阑犹欣酒未阑,饮寻文字迎纤月。薛家老凤主风骚,夜话高斋席珍列。

入林出山心澄源,说经讲艺指绕铁。相与印證湖上游,人去人来妙出没。

偶然小聚亦神仙,快偿此愿深饥渴。

5

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 其六 空谷传声

里湖夹两山,地势倍周匝。左有放鹤亭,右有宝俶塔。

吟啸出其间,高岸为之答。醉叱使退归,我亦素娴习。

无乃孤山孤,生性未能合。樵歌起山头,竟不暇应接。

44

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 其二 舟中持螯

秋菊如人瘦,霜螯比肉肥。既得新越酿,尤爱是团脐。

蟹本无肠物,辱身在涂泥。今享有心者,俨与樽俎齐。

持来左右手,毕卓是也非。一波冲鸥鹭,偕至西湖西。

93

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 其三 槛外观鱼

濠上游观乐,游鱼乐何如。游人亦鱼类,其乐雅相于。

三潭澄秋水,掩映有菰蒲。朝暾露城郭,波红一角铺。

炎凉到水国,鳞族为之趋。凭栏忘归去,须知我非鱼。

93

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 其一 湖滨携酒

有客来远方,清晨入我室。遨游西子湖,此愿如饥渴。

携步到湖滨,孤篷空无设。山色与湖光,对之叹奇绝。

解意当垆人,助我兴活泼。遗我酒一壶,不愁秋瑟瑟。

24

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 其四 寺前放蝠

非虫亦非鸟,蝙蝠状独奇。又有可奇者,孤眠寺榻西。

谈笑群客至,若不与闻知。岂病身小弱,我为袖携归。

昏黄出山外,超然忽高飞。飞鸣出意外,此类犹知时。

75

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 其五 岳坟醉酒

酌酒坐茅檐,檐短酒气吐。高树蔽目前,全湖茫无睹。

结邻野人家,听我谈肺腑。肺腑无可陈,岳坟一抔土。

洒酒不尽欢,拔剑思张弩。铁人知不知,墓门寒千古。

50

清平乐 惠州西湖辛酉

五湖烟水。顾影怜西子。南国螺妆新点翠。肯让钱塘佳丽。

开奁一镜芳华。千红荡漾朝霞。三月春生万户,微波分付谁家。

41

邓川西湖秋望

作者:牛焘(清代)

涌金门外荡扁舟,西子名湖我旧游。水光山色浮空翠,花港柳堤入晚秋。

晚秋风雨孤山客,回首烟波廿年隔。残山剩水动关情,昆池苍洱吟成癖。

邓赕城西拓镜湖,罗时江上长蘼芜。双潭碧影明瑶圃,一抹烟痕入画图。

画图仿佛断桥雪,瑶圃依稀苧萝月。名亚钱塘讵效颦,貌比若耶非唐突。

我来芳草春萋萋,麦浪风初乳燕低。岁晚荻花秋槭槭,柳丝烟暗暮鸦啼。

春光易老秋光薄,雨叶才黄风叶落。夕阳半在湖心亭,野水虚涵云外郭。

夕阳野水共娟娟,远浦孤帆去渺然。舟子横竿拦鸭过,老渔沽酒趁墟还。

欲寻诗客停桡路,不见高人濯缨处。独立明湖一片清,伊人宛在蒹葭渡。

93

泛舟西湖

作者:牛焘(清代)

钱塘霸业已千秋,南渡江山习宴游。明圣何因比西子,烟花不独让扬州。

神仙野衲三杯酒,迁客骚人一叶舟。塔上夕阳堤畔月,流连不尽古今愁。

22

西湖杂书二首 其一

作者:黄任(清代)

珍重游人入画图,亭台绣错似茵铺。宋家万里中原土,换得钱塘十顷湖。

5

西湖杂诗

作者:黄任(清代)

梅花亦作黍离看,野水荒坟绕一湾。

肠断黄金台下客,更传天语到孤山。

30

西湖杂诗五首

作者:黄任(清代)

其一

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

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

其二

画罗纨扇总如云,细草新泥簇蝶裙。

孤愤何关儿女事,踏青争上岳王坟!

其三

鱼羹宋嫂六桥无,原是樊楼旧酒垆。

宣索可怜停玉食,官家和泪话东都。

其四

梅花亦作黍离看,野水荒坟绕一湾。

肠断黄金台下客,更传天语到孤山。

其五

珠襦玉匣出昭陵,杜宇斜阳不可听。

千树桃花万条柳,六桥无地种冬青。

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