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词牌名古诗文

水调歌头 寄内

挂香中秋夜,千里素辉溶。如此好天良夜,翻在别离中。

遥想故园今昔,开得嫦娥镜闸,孤影叹飞蓬。有恨啼红烛,无语寄西风。

相望处,山叠叠,水重重。衣宽带剩,天涯辛苦万方同。

衣上雨痕尘涴,枕上泪痕冰透,一一记离悰。但愿云间月,长照异乡人。

8

水调歌头 甲戌

澄碧媚晶宇,银阙丽中天。谪仙归后,江国岑寂一千年。

可惜琼楼高处,闲却无边风月,零露袭人寒。今夕复何夕,潋滟酒杯间。

击空明,歌水调,起鸥眠。浮生草草,当头能得几回圆。

漫恨微云点缀,须信清辉依旧,我自见亏全。雅叠如堪续,休负此婵娟。

44

水调歌头

银液写溟澥,绀宇正旻天。独弦聊永今夕,哀响彻千年。

坐惜团圞明镜,迸裂千堆雪浪,零乱玉光寒。搅起馋蛟怒,争攫海云间。

动吟魂,惊幻景,破愁眠。浮尘转毂,几人曾见缺时圆。

乞取冰壶清泚,净洗凡情迷眼,何处觅亏全。试看山河影,终古自娟娟。

100

水调歌头 壬辰

四座且安坐,听我唱新诩。中华古称神胄,文物久衰微。

溯自蛮烟东犯,四境重关都启,欧美竞淩欺。魑魅与饕餮,相率吸人脂。

到而今,已百载,更谁悲。识时赖有英杰,奋起树红旗。

万里长征伟绩,八路雄师苦战,粲烂建弘基。天地顿清朗,民物共雍熙。

40

水调歌头 贺无咎新居

心迹两无累,随处有衡门。未闻买山巢许,此语最清真。

尝笑四门博士,送人盘谷归隐,圭角苦嶙峋。我爱陶彭泽,离世不离群。

飞云履,灵寿杖,华阳巾。偶出徜徉荒肆,太息劫灰新。

坐对真人白水,闲数王朝霸代,年历漫纷陈。兰玉看争秀,云构喜长春。

6

水调歌头·戊寅十月,题吕文起丈于园剩稿

俯仰几桑海,寂寞老菟裘。平生出处踪迹,诗墨与终留。

梦里燕筝吴笛,身外闽烟粤雾,了不系欢忧。自是射雕手,天遣狎归鸥。

病中语,长记省,雪窗头。大难来日,堪虑风雨底绸缪。

三径遮人草棘,十载迷人花絮,谁共赋新愁。剩我孤吟者,短鬓亦成秋。

65

水调歌头 其一 登八达岭

久蓄再来愿,今日出居庸。峻岭崇岗争翠,林木郁葱茏。

九折砥平驰道,千尺山头遗堞,游客尽西东。群向高台望,入眼咤神工。

忆前游,身已老,志犹雄。拄杖望京石上,云野豁心胸。

落落眼前诸子,烨烨垦荒事业,相勉在奇功。俯仰先民迹,肺腑绚长虹。

65

水调歌头 其二 石岛旅次

卅载冀州客,魂梦向山东。此番文友荟萃,小住惬初衷。

不为漫游山水,不为逃离炎热,报国待呈功。文苑千秋业,董理冀精工。

西山云,黄海雾,印胸中。工余小憩,足迹所至兴无穷。

凭吊秦桥残址,瞻仰日神遗庙,诗思郁葱茏。他年谁访古,于此证游筇。

31

水调歌头 访翠亨村孙中山故居

偶得好缘会,来访伟人乡。丘陵四处起伏,护此卧龙岗。

堂馆后前辉映,林木高低葱郁,遗像更轩昂。招徕五洲客,共礼浴灵光。

思少日,秉正气,石儿郎。家贫迟学,伐木挑水助家常。

目睹乡农困境,耳熟天京遗事,大志已潜藏。今抚手栽树,高范几回肠。

72

水调歌头 与旧日海丰中学同学小集

京国正佳日,五老集西郊。纵谈畴昔,往事如海复如潮。

谢道山前夕照,方饭亭边林影,红绿眼中描。逝矣五十载,老健喜今朝。

忆家乡,当黑夜,卷惊飙。五坡同学,落落奇节几人豪。

星火赤山农会,霹雳劳农政府,伟绩映丹霄。

肃肃瞻前躅,肯使壮心凋。

80

水调歌头 挽麦仲衡先生

唱罢渭城曲,薤露遽闻歌。灿然案上遗墨,争忍更摩挲。

曾企重挥诗笔,寄我珠江新咏,此愿逐沧波。莫问旧地游,处处邈山河。

念生平,参政局,爱吟哦。曩日南雄初见,故国正兵戈。

力赞抗倭旗鼓,阴护新生萌孽,功绩岂消磨。难致生刍奠,万里望云罗。

87

水调歌头 寿右公

带甲满天地,霜鬓久论兵。终看长剑十万,破浪待屠鲸。

东海艨艟风利,朔漠熊罴结阵,胜算合围成。举手谢江月,寰宇待澄清。

乌台简,黄发老,独峥嵘。凝香燕寝心事,常念白鸥盟。

此日芳坰小墅,坐对棋秤酒盏,归思荐朱樱。花外捷书至,饶吹伫飞声。

81

水调歌头

无绪弄词翰,牢落又经秋。传来笺上清泪,许日未能酬。

憔悴而今自觉,翻覆年时体认,何用苦绸缪。千载史编里,谁肯死前休。

擎天手,悬河口,逞机谋。凄风丸月,依旧城郭古山丘。

昨眺西峰红叶,夜检孤灯黄卷,措大是吾流。青眼几曾有,霜鬓莫添愁。

98

水调歌头 一九七四年红五月放歌

芭蕉展大叶,晴陌木棉飞。荔枝红映江岸,南国正芳菲。

自有粤山粤水,那见工农如此,意气吐虹霓。劳动创新业,奴隶发英姿。

跨东桥,迈大道,转西堤。经过六二三路,万臂一时挥。

放眼五洲四海,多少英雄兄弟,赤手搏鲸鲵。阶级未消灭,众志岂能移。

91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何必问天公。山河大地初见,月已照长空。

人自悲欢离合,月自阴晴圆缺,今古两难同。月是旧时月,人世换新风。

斟清茶,赏佳节,且从容。乱云眼看散尽,银海涌珠宫。

多谢嫦娥相顾,我已不能起舞,词笔亦难工。但愿人长好,勉励事春红。

29

水调歌头 观《仙女们》舞曲

疏林落黄叶,曲涧泻流泉。千山浩然风露,月色淡如烟。

此境何人曾到,但见群仙来去,玉趾点琴弦。纱裙云朵朵,粉翅蝶翩翩。

萧邦曲,芭蕾舞,两空前。诗情画意难到,妙处为君传。

为问神仙何在,但在人间好处,真美发光鲜。努力从兹去,高步大罗天。

3

水调歌头 登石宝寨

蓬岛在人世,不料赋登楼。半空晴色初逗,芳草绿神州。

触目高峰低壑,极目烟云雾海,江接大荒流。欲去去何处,天地一浮鸥。

莽无尽,伤浩渺,意难休。偶然浪迹,回首都似梦悠悠。

杨柳春风如画,袅袅纤腰如舞,万感集心头。独向危栏倚,何事醉偏愁。

31

水调歌头 幺叔来信告以事飞昆明,上空奇趣万千,笔所难尽,读竟成此

缥缈腾空起,振翼胜鲲鹏。分明锦里城廓,转瞬接苍穹。

不见广寒宫阙,惟有云涛似海,眼底过无穷。想见飞仙子,一笑探鸿蒙。

俗情涤,烟霞涌,夕阳红。八千远路,回首终觉祗朦胧。

宇宙茫茫无际,人世纷纷工幻,此事古今同。我欲乘风去,天外继游踪。

13

水调歌头•金缕怀古,拟东山

陈迹渺江浒,六代帝王居。浮沤吹雨,泊舟河畔觅珍珠。

椒殿春移莲步,狎客狂吟琼树,长夜醉中徂。谁遣韩擒虎,一战沼东吴。

访红罗,歌白苎,蓦回车。埭鸡催曙,千年沈睡破华胥。

依旧龙蟠虎踞,重见云连星聚,弹指辟榛芜。翘首扶摇路,旌旆荡阳乌。

91

水调歌头

寥廓此天地,目送夕阳迟。玉龙哀怨吹彻,杨柳又丝丝。

几尺淞波新涨,十载吴宫残梦,依约白云飞。执手两无语,帘外鹧鸪啼。

星辰夜,山河影,为谁悲。隔年乳燕,门巷犹自认乌衣。

歧路天涯愁满,别泪花间弹尽,难得醉中归。出海云霞曙,盈耳早春词。

47

水调歌头 为省安题顾鹤逸画北固云山图

京口古雄镇,是我钓游乡。大江日夜东去,山色郁葱葱。

著屐来登北固,回望金焦两点,宛在水中央。頫仰发长啸,意气自飞扬。

一弹指,今古事,几沧桑。论兵作赋,谁更相约醉千场。

何意轮君游历,更遣虎头兴发,四壁素绡张。绝似米家画,云海接苍茫。

1

水调歌头 友人陆仲炳讲学广西容县,归至平南大马峡,遇暴客,死焉。填此哭之

作者:高旭(清代)

今后且休说,凄绝桂林秋。只恨高邱无女,热血洒征裘。

苦受敝车羸马,耐尽残羹冷炙,岂为稻粱谋。终投豺虎窟,死矣复何求。

山阳笛,正哀怨,怕登楼。仆将何以堪此,生小便工愁。

一臂鬼雄倘助,尽挽银河倒泻,洗却旧神州。君亦首应点,犹笑我狂不。

4

水调歌头 祝神州日报出版

作者:高旭(清代)

凤鸟高冈哕,蓦地噤鸱鸮。仿佛彩霞深处,吹彻大成韶。

秽史魏收羞死,直笔董狐复活,元著尽超超。夜半警钟响,静听海音潮。

铸轩圣,拜虞帝,梦神尧。诸公今日应尔,公义薄云霄。

敲起昆仑天鼓,拟把睡狮唤醒,敌忾励同袍。料得收功日,铁马荡金辽。

94

水调歌头 与某校同学话别

作者:高旭(清代)

去日一何速,来日应大难。忽与君等别校,使我百忧攒。

喜散大千花片,相与同登觉岸,对面有情看。大地虽荆棘,把臂有余欢。

中原事,苍凉甚,恨无端。唤起种魂欲活,梦赋■■■。

同仇踊跃■■,■■■■■■,愿力自团团。无限临岐义,努力劝加餐。

29

水调歌头1960

历法渊源远,算术更流长。畴人功业千古,辛苦济时方。

分数齐同子母,幂积青朱移补,经注要端详。古意为今用,何惜纸千张。

圆周率,纤微尽,理昭章。况有重差勾股,海岛不难量。

谁是刘徽私淑,都说祖家父子,成就最辉煌。继往开来者,百世尚流芳。

51

水调歌头·魏右初、李绩臣来饮

作者:陆震(清代)

闭户已经月,忽喜故人过。示客床头酒在,急取醉颜酡。

老去魏公殊健,痛饮还能一斗,高咏当狂歌。李子独靡乐,晚岁计无那。

妇长怨,儿女辈,钟百疴。门东索饭,无礼叫怒一何多。

话此真堪三叹,我谓只应一笑,尔欲奈贫何。且进杯中物,未暇恤其他。

15

水调歌头·冬夜遣怀兼寄王正子先生广东

作者:陆震(清代)

醉后发长啸,把酒向天祈。人间富贵何限,臣亦讵能希。

但愿薄田来岁,收得稻粱十斛,可使妇无饥。从此免行役,长守钓鱼矶。

寒窗外,风飒飒,雨霏霏。灯孤漏永,此情真使泪沾衣。

那知七千里路,尚有白头游子,三载不能归。今夕乱山外,应梦到亲闱。

53

水调歌头 留清凉台作

鬼斧问何日,四面凿为墙。我来却自天上,伛偻下清凉。

老树阴森若暝,怪石嵚嵜欲堕,相对转仓皇。坐久一僧出,云雾满禅房。

瞰绝壑,临断礀,度危梁。小亭不满八尺,亭外短松强。

况有芰荷擎盖,照著夜深明月,香气扑衣裳。萧飒未成寐,枕畔水淙淙。

100

水调歌头二首 其一

三五月明夜,秋色最清时。却教人意惆怅,向夕雨如丝。

漫说浮云深处,安得浮云卷去。千里共清晖。有酒镇慵把,空对暝烟低。

到深夜,莹镜彩,透书帷。问天何故,今夕偏令月来迟。

应恹人间弦筦,特藉氛昏遮满,镇与俗相违。直待万缘寂,来慰素心期。

23

水调歌头二首 其二

皇宋有夫子,天与宰衡材。卓哉仁祖明圣才为子孙培。

况值元丰天子,每读先生文字,辄自叹奇才。尔日傥登用,韩范许同侪。

恨群小,争忌嫉,肆挤排。南海人去从此南渡祸胚胎。

已恨当时击掊,更有腐儒袭谬,身后毁犹来。异代执鞭幕,酾酒友余哀。

4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