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词牌名古诗文

齐天乐五十首 其二十五

妙香不受微尘涴,天仙化人游戏。群玉山头,瑶台月下,一种神姿明粹。

姚黄魏紫,傥对影风前,总惭形秽。不染铅华,澹然相向有真契。

灵均芳思正远,洧盘新浴罢,留取昭质。雪莹仙肌,莲胎佛性,不是人间富贵。

繁华梦里,有清白流芬,更贻孙子,待结同心,素兰香近水。

61

齐天乐五十首 其二十六

小楼频送斜阳色,清游更期朝爽。露气初收,风光欲活,朵朵夫容列瘴。

晴晖渐上,更清挹飞蓝,润融涵绛。为想岩扃,雨余千迭石泉响。

开尊欣共胜友,奈阑珊满目,春事堪怅。滑落无言,云阴蔽日,几许伤心酝酿。

烟萝共往,便寻得桃源,万重青嶂,怎隔闲愁,不教萦梦想。

73

齐天乐五十首 其二十七

一从洒遍西州泪,诗坛深痛知己。宝墨留存,新篇什袭,又为归装遗弃。

沈埋故纸,拌赵壁真难还,楚弓长畀。散帙重逢,天人应共大欢喜。

还思当日唱和,半忧时念乱,蒿目兵事。幸挽天河,终摧大,苍绝将故垒。

汍澜未已。更问字人遥,悼深兰芷。迸泪幽吟,不堪还念起。

1

齐天乐五十首 其二十八

女贞成节方全孝。新台岂堪重咏。洁养承颜,投缳矢烈,心似寒泉古井。

慈闻聪请。更小妹幽闲,代开妆镜。就义从容,皭然难滓志先定。

齐芳如此未易,有今年奏谳,祁氏堪并。老悖孤绥,贤媛婺洁。

鸩酒倾杯求暝。淫威更逞。藉霜刀锋铦,洁将强横。

义绝非亲,那容将弑等。

11

齐天乐五十首 其九

峭风吹敛斜阳色,疏林黯收残照。幂䍥生寒,低迷做暝,一径烟笼翠筱。

归鸦恁早。看润花魂,露香兰笑。也似春来,绿章凭向上清告。

江湖秋水正阔,有溟蒙远影,鸿雁初到。酿作秋霖,催将落木,满目氛昏难扫。

黄华瘦了。镇慵卷疏帘,翠楼人悄。付与莎边,暗蛩吟到晓。

17

齐天乐五十首 其十

夜堂风露清于水,惊心又逢秋令。蒲柳凋零,蛩螀怨抑,写出无边凄紧。

莲更渐永。喜书味重亲,小窗灯影。寂历松阴,满庭凉思鹤初警。

秋心无限感触,倚雕栏静对,明月孤炯。莽莽惊莎,萧萧落木,千里关河路迥。

风霜送冷,最念取无衣,万家凄哽。悄不成暝。暗催宵梦醒。

25

齐天乐五十首 其十一

碧天吹老金风色,氛昏一时收净。莫霭催晴,朝曦减赫,秋在桐阴竹径。

空青夜迥。更银汉无声,明月如镜。翠袖生寒,倚阑人怯露华冷。

柴门临水半启,恰稻华香送,秋家稼千顷。红叶溪桥,黄华篱落,又是重阳节近,斜阳半岭。

对极目澄鲜。更添游兴,为语幽人,更移烟外艇。

69

齐天乐五十首 其十二

劲风初应清商律,三千大千吹满。乱叶敲窗,幽虫绕砌,顿把罗衣催换。

新凉骤转。正莲漏更长,月轮天半。枨触秋怀,读书声里一灯剪。

闲阶添送爽气,听琤琮榈铎,宫征都变。戍鼓宵严,悲笳莫急,谱出征夫哀怨。

天涯岁晚。想风雨关山,劳歌道远。漫倚金尊,画堂喧翠管。

73

齐天乐五十首 其十三

小窗虚幌明于画,幽栖别饶佳胜。斜汉流天,纤云让月,三五流星耿耿。

苔阶翠冷,又风飐流萤。一灯青映。渐有蛩吟,秋意悄然出莎径。

更筹听过四转,镇澄思息虑,宛入禅定。万籁无声,三霄自碧,一味新凉初迎。

甘芳沁茗。早浣尽尘襟,太虚同净。为相词仙,素心应共领。

66

齐天乐五十首 其十四

嫩晴天色秋容靓,清光最宜晨起。露宿滋苔,朝阳映树,空外蔚蓝无际。

疏林带水。爱收潦涵青,远烟凝紫。画里溪山,数峰相对转苍翠。

潇斋时更静坐,有帘栊纳爽,图史祛睡。老圃松凉,疏篱竹掩,人在黄华香里。

商猋到耳,又衣想装棉,扇悲藏笥。珍重分阴,漫将春共拟。

18

齐天乐五十首 其十五

莫天初觉斜阳速,疏林晚烟旋起。玉宇澄晖,丝云敛影,浣出长空清翠。

寒蜺未已,又落叶纷纷,乱敲窗纸。饱饭黄昏,晚菘新稻足珍味。

西风吹处渐老,夜堂人坐久,清绝秋气。帘护华香,砧催木业,又近重阳节至。

中庭似水。有明月当阶,暗蛩吟砌。点检青编,短檠书味美。

75

齐天乐五十首 其十六

透帘秋气凉于水,虚堂悄然人定。露白三更,灯青一穗。

匝字商声渐劲。空阶夜静。正青润桐阴,深翠苔径。

听彻萧,豆华开处最清境。幽人篱落半掩,爱金猋荐爽,银汉高耿。

梦醒香襟,声搀落叶,明月中天悬镜。关山侯冷。早砧杵千家,一时催应。

伴我秋吟,更消莲漏永。

85

齐天乐五十首 其十七

太虚作记曾兹夕,探幽快乘清兴。皓月中天,秋光似水,路入风篁支径。

山空夜静。爱行路松香,漱来泉冷。流水声中,隔林依约度疏磬。

今宵风景未减,只潇斋寂坐,尘念都屏。兰纸书成,蜡光透入,净几明窗相映。

盈盈照影,想此月清晖,古人同领。问月何如,一般清味永。

50

齐天乐五十首 其十八

软红深处掩尘梦,胸襟久疏山水。瘦石寻蹊,空亭贮软,小筑也饶幽致。

危阑自倚,喜爱日留暄,古松凝翠。碧沼红楼,宛然人在画图里。

西南亭榭更美,映垂杨一树,鸦点栖止。落叶虽空,长条无恙,摇曳已含春意。

欣欣对此,祗吟侣偕来,未同流憩。独享滋惭,短歌还自矢。

88

齐天乐五十首 其一

虚堂夜色凉于水,人天一时都静。玉露初寒,丝雨尽洗,写出秋容明靓。

空青万顷,让一镜高悬,九霄风定。浩翠澄晖,银河匝字澹无影。

乾坤清气几许。被孤光尽摄,镕就金饼。灌入芳襟,㪺来沆瀣。

争许尘心不净。苔阶痕冷。恁同抱秋心,一蛩幽哽。

共我终宵,那辞莲漏永。

41

齐天乐五十首 其二

万家香霭腾金阙,余寒酿成春意。爆竹催年,铭椒献岁,又是阳和将至。

流光逝水,怅催老英雄,者般容易。后饮屠苏,有人犹抱少年志。

平生豪气未减,记萧斋读月,长剑孤倚。碧海屠鲸,青天饲鹤,少日心情空记,新来更喜。

幸留得儿时,夜灯书味。为问梅华,可容同调比。

47

齐天乐五十首 其三

小庭深院无尘梦,堂前四松交荫。黛影拿云,青阴漏月,满地霜华寒浸。

涛声到枕,听子落空阶,幽人未寝。贤主多情,扣门相就更呼饮。

伤心当日胜友,到重来散尽。清泪交衽。任是虬姿,依然无恙,庑下梁舂难赁。

西州路稔,便洒泣羊昙,也成衰甚。待问山童,那堪门巷审。

65

齐天乐五十首 其四

旧居重过添凄婉,斜阳半天将莫。直干捎云,寒柯压屋,为指幽人居处,秋光院宇。

记朱实离离,饱餐朝露。几载睽离,扶疏还幸更如故。

当年食贫奉母,忆安巢稳托,贤主欢聚。翠釜蒸来,璚靡和入。

曾喜慈颜下箸。星霜易序。正风木衔衰,又伤琼树,故地重经,不堪零泪语。

26

齐天乐五十首 其五

雪晴翻觉寒成厉,青灯飐孤影。败叶鸣风,疏棂漏月,篝火微温难胜。

凝尘骤屏。爱兰纸新糊,素光澄镜。一任庭前,狂猋卷地晚来劲。

婆娑终日坐对,恰斜阳送暖,午梦初醒。帘押文犀,香留睡鸭,棐几纤埃俱净。

凉蟾夜冷,更映入清晖,玉壶同莹。我本心清,颢然弥自省。

21

齐天乐五十首 其六

宣城入去春如锦,千山杜鹃红映。翠挹琴溪,青环箬岭。

步步引人入胜,苍松冠岭。更云栈凌虚,石亭当径。

浣尽尘襟,不须禅悦已心定。

陵阳修路渐坦,见江头九子,依约灵境。峰嵌招提,溪通略彴,曲曲晴漪如镜。

泉扃翠冷,想月明中宵,万峰青静。定有真灵,此闲参内景。

27

齐天乐五十首 其七

一从香祖培根远,东皇剧怜芳意。级重璚瑶。移来蕙茝。

总是华王一气。精英秀起。要仙露流丹,月华澄水。

极意兹涵,可容蜂蝶近根柢。

香心田与翠美,愿花幡左右,添种蘅芷。素蕊娟妍,红心娇小,莫道天工容易,清芬竟体。

渐世界熏成,旧时春事。谱就猗兰,古音相对理。

70

齐天乐五十首 其八

危峰栈齴藏幽洞,苍云压来当顶。枯树龙拿,悬厓虎落,终古曾无人径。

山空画静,祗涧路巉岩,石泉声冷。草蔓苔荒,一龛寥寂万方屏。

枯禅于此坐牢,尽华香叶落,年岁安河。身外都忘,尘中也适,了了菩提初证。

真如自领,看月到天心,一般清净。顾我何人,敢希无上等。

8

齐天乐 络纬

碧梧芳信惊初到,秋声晚来无数。金井阑边,豆花篱落,做得凄凉几许。

萧萧振羽。似一度高吟,一番低诉。乍断还连,依稀吹入小窗户。

还疑春茧曳绪,引秋情暗起,宛转千缕。锦字萦愁,哀弦纺梦,独立空阶风露,不胜酸楚。

共促织鸣悲,寒螀啼苦。絮尽新愁,夜凉谁共语。

38

齐天乐 丁卯上元寄姊

上元灯火千门夜,殊方又还轻度。帖写宜春,歌裁如意,聊遣新年情绪。

高堂宴处,记银烛金炉,瑞烟成雾。斗叶催花,漏分犹试太平鼓。

乡园重值此节,别来多少事,三径非故。旧日帘栊,今宵月色,知映何人眉妩。

天涯荆树。料忆远凭栏,几回凝伫。为报平安,好风传尺素。

20

齐天乐 见萤火寄碧梧姊

纤云捲尽星河淡,疏萤乍飞幽径。树杪筛风,萝梢挂月,山气经秋先冷。

流光不定。看点点吹来,槐烟破暝。十载离乡,旧游回首漫重省。

新凉初散馀暑,瑶阶曾见处,梧坠金井。罗扇轻挥,珠帘巧入,浴后画栏同凭。

添辉弄影。想静映琴书,自生吟兴。此夕天涯,照人清漏永。

38

题水仙册子十二首 齐天乐 其五 矮

东风欲谱凌波梦,舒毫却嫌纤娜。炼玉为神,裁冰作骨,自是铅华都扫。

谁留芳槁。想素影离披,烛高屏小。纸阁围寒,暖香应共墨香绕。

乡园曾记妆点,古瓶梅映处,帘护清晓。浅水涵沙,方盆叠石,聚得春光多少。

孑怀渺渺。正极目天涯,无边烟草。一曲湘灵,晚山青未了。

96

齐天乐 落荷花寄碧梧姊

天涯又是清秋节,莲衣乍凋轻粉。待雁书成,采香人远,逗起一襟离恨。

擘笺分韵。怕旧日吟怀,别来销尽。月晓风清,练塘烟景有谁问。

乡园犹记往事,田田钱样小,初荐樱笋。帘影筛凉,簟纹回润,风色先传雨信。

流光箭紧。念客里看花,几番红褪,归去江南,梦中无远近。

73

齐天乐 芙蓉,赠仁斋夫人

西风一夜传芳信,芙蓉院中开遍。翠荫风摇,珠帘画卷,掩映画楼人面。

日烘霜染。对镜里秾华,粉轻朱浅。如此秋容,倩谁收入写生管。

匡床应念病客,经旬犹未识,愁思难遣。遥想清标,自吟楚赋,聊把羁怀寄远。

蓼汀枫岸。记临水亭亭,系舟曾见。影照斜阳,暮潮江上晚。

65

齐天乐

高人久抱烟霞癖,山边愿营茅屋。好手摹成,闲情绘出,空有新诗盈幅。

幽栖早卜。算锄月披云,十分清福。与世长辞,寓形何必恋尘俗。

重重岚翠欲活。更低垂井槛,浓荫花竹。偕隐何人,速来有客,耕罢还须勤读。

名场懒逐,便料理移家,载赓薖轴。莫负鸥盟,隔溪春水绿。

38

齐天乐 女兄自临平至武林,拟泛西湖,雨阻不果,谱词志怅,遂和其韵

片帆才到西泠路,无端湿云低扫。雨带龙腥,风行鹢退,却被角张相扰。

山灵应笑。叹薄命生成,冶游难料。碎墨零笺,扣舷打个断魂稿。

游踪休恨草草。待小红历乱,沙棠重到。姊妹花娇,湖山境靓,任我坐吟行啸。

前缘未了。也留得天涯,雪泥鸿爪。只恐登临,六桥秋又老。

1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