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竟别公归,轻帆早张。看秋方欲雨,诗争人瘦,天其未老,身与名藏。
禅塌吹箫,妓堂说剑,也算男儿意气场。真愁绝,却心忧似月,鬓秃成霜。
新词填罢苍凉。更暂缓临岐入醉乡。况仆本恨人,能无刺骨,公真长者,未免沾裳。
此去荆溪,旧名罨画,拟绕萧斋种白杨。从今后,莫逢人许我,宋艳班香。
此物何来,猛气咆哮,砍头陷胸。见吞刀吐火,一般舑舕,镂冰筑玉,百种玲珑。
万事东流,一身西极,只手曾批上圈熊。真无敌,算凉州假面,难与争功。
沧州城外呼风。又戚畹狮儿卧草中。怪霜缠铁兽,汝偏夭矫,汁镕狞凤,尔独从容。
顷刻天晴,须臾雪霁,赢得群儿拍手同。哑然笑,叹原来刻鹄,讵是真龙。
彼君子兮,朗若玉山,烂若朝霞。叹三闾香草,忠臣有后,七贤修竹,处士无家。
画痴书淫,酒铛茶董,满院桐阴一帽斜。真潇洒,负薪而歌者,优孟谁邪。
贤郎品更称佳。只落日祠堂守暮鸦。向山头荷锸,追随猿鹤,泉边键户,笺释虫虾。
北郭骚贫,东方朔饿,一片空庭扁豆花。轩渠也,任韦平父子,两代宣麻。
粉月一规,雪浪千条,何其皓然。正稀微吴语,佛狸城下,参差楚火,胡豆洲边。
忽听江楼,谁吹横笛,今夜鱼龙讵稳眠。推篷望见,秣陵似梦,瓜步成烟。
扬州更鼓遥传。记小杜曾游是昔年。奈迩来情事,鬓丝禅榻,当初况味,绿斝红弦。
万古精灵,六朝关塞,都在蟂矶牛渚前。吾长啸,把一杯在手,好个江天。
昔客京华,花月无愁,文章有神。记歌终惯窃,念奴笛曲,酣来曾吐,丞相车茵。
侠骨嵯峨,壮心腾上,肯受蓝田醉尉嗔。休羁绊,笑本非残客,讵是穷宾。
百年几度佳辰。且乞取溪山自在身。想后园莺哢,新簧尚涩,小桥梅事,瘦玉将皴。
恋栈何为,脱韝亦可,归趁风光弄早春。难忘处,只隔窗灯火,两月情亲。
雨挟泉飞,风助杉吟,调调刁刁。正梅刚破腊,檀匀脸靥,山争酿雪,粉剪翎毛。
水坼龙鳞,树洼蛇腹,苍莽空山捲怒涛。吾衰也,恰閒思说饼,狂欲餔糟。
故人相念何劳。遣银鹿持笺讯老饕。更厨娘斫鲙,几丝姜橘,索郎泻玉,满瓮蒲桃。
鸡蹠双持,腹腴偏劝,浮拍中山也自豪。吾醉也,向床头舞剑,席上歌骚。
三四年来,老惰亡聊,惟耽小词。任世皆嗤仆,为无益事,人方目我,是有情痴。
花月前生,水天别馆,似梦年光暗里飞。菖蒲纸,把心情淡写,偷寄崔徽。
君才十倍陈思。恕愁病羁穷属和迟。况豪吟老庾,声情磊落,狂歌法护,才调恢奇。
我渡京江,重游隋苑,惆怅閒行杜牧之。当年事,记万家水榭,红袖齐垂。
我爱先生,其冷者官,其热者肠。羡康乐宣城,君之家世,蠙珠浮磬,此是家乡。
人道马曹,我知鱼乐,苜蓿堆盘也不妨。吴绫上,问传神阿堵,何物长康。
才成半阕凄凉。忽念尔将离黯自伤。记淡月微风,曾经批抹,好花新茗,相与平章。
此去淮阴,古多恶少,我欲来游醉几场。君求我,在韩侯台下,漂母祠旁。
五十之年,细数生平,人间可哀。看白首相知,晨星寥落,朱门先达,覆雨喧豗。
只此贫交,陶然永夕,蹴鞠弹棋更举杯。交驩甚,记看花并出,踏月偕回。
千金散尽还来。算细故宁容芥蒂哉。况白雪连箱,读之气尽,红牙一曲,闻者心灰。
亟续曩游,竞投新阕,从此萧朱忍见猜。真嘉话,使词场数子,笑口齐开。
昔岁我来,乘白羊车,著紫鼠裘。爱支离者叟,霜皮黛甲,玲珑者丈,雁荡龙湫。
王谢家儿,宣和遗老,尔正愁时我亦愁。曾经过,看累朝兴废,百代王侯。
别来岁月如流。叹赴壑修蛇掣不休。又风吹雨溜,几场儿戏,藤缠藓蚀,一样蜉蝣。
石岂能言,树犹如此,何怪书生竟白头。重来到,吹一声铁笛,叫破孤秋。
节是花朝,地是姑苏,天又新晴。见参差画鹢,红栏粉幔,娇娆飞燕,翠袖银筝。
众里一人,悄焉自惜,出匣圆冰响一声。玲珑甚,为绿窗浸水,觑得分明。
酒潮潋滟初生。便周昉丹青写不成。正画眉桥畔,簸钱年纪,茨菰湾后,撩鬓心情。
百幅鹅黄,半篙莺脰,碧浪东吴处处平。谁藏取,又一轮春水,纤笋斜擎。
客里送行,萧统楼头,且尽一杯。正节近清明,柳丝渐长,时逢上巳,燕子将来。
兄往淮阴,弟游河北,两地翻飞立马催。斜阳外,见各天鸿雁,顾影徘徊。
市楼轰饮如雷。笑我辈岂常贫贱哉。奈花号将离,尔心欲碎,地名芜苑,我赋偏哀。
此去睢阳,也知怀古,有日经过古吹台。还应问,有兔园上客,狗肆奇才。
屈指悯孙,惟我与君,今日相逢。叹家世膺滂,破巢剩垒,丹青褒鄂,硬箭强弓。
磊块谁浇,飞扬不禁,愿学当年曹景宗。银灯底,恰清歌宛转,妙伎玲珑。
烛花坟起如龙。又闻乐中山泪满胸。任刺史筵前,娇丝脆竹,党人碑上,怪雨盲风。
我已冥鸿,人方谈虎,愁杀长安老石工。歌且止,思尔两家旧事,此曲难终。
畴昔从公,上松寥山,观北府兵。正鱼龙蒸黑,魂魂海气,水云淰白,滚滚江声。
采石乘潮,皖桐移镇,异代龚黄比大名。芦沟驿,恰飞书寄我,感念平生。
一麾出守孤城。又重向咸阳道上行。叹地名祋祤,黄沙飒沓,天空盩厔,红树纵横。
落照穷边,壮年薄宦,手板将迎岁月更。骊山顶,望并汾秋色,一片乡情。
松下谁耶,玉貌临风,于思于思。正涛翻翠鬣,支离拗铁,霜凋黛甲,剥裂侵苔。
韦偃皴成,毕宏画就,战壑干宵未易才。因何故,却嗒焉若丧,万虑成灰。
琅山紫飓喧豗。还记得君家往事来。有四海宾朋,极天甲第,满堂丝管,夹水楼台。
如此儿郎,居然漂泊,范叔寒今至此哉。长安道,且郗歔话旧,怀抱谁开。
吉贝沿街,枳壳丛阑,葵榴映墙。算三牲五鼎,贫家时缺,千红万紫,夏日方长。
衣著斑斓,躬为痀偻,负得萱闱出北堂。蓝舆少,笑相君之背,软胜匡床。
笋篱药坞徜徉。惹白发逢欢意转伤。记早年歌鹄,花谁上鬓,中宵刺凤,草尽萦肠。
人说儿贤,天教娘健,描画还凭顾长康。披图羡,较看花上苑,事定谁强。
先生得书,再沥馀杯,敬谢客言。叹古往今来,几场蚁斗,山林朝市,到处蜗涎。
卿论自佳,仆狂殊甚,枉费相如谏猎篇。吾衰也,只短衣射虎,便拟终焉。
此虽鸷愧鹰鹯。看猛气雄心非偶然。正霜天袖手,试观其怒,中原赌命,肯受人怜。
藉尔骁腾,消馀磊块,长日浮沈里闬间。公休矣,姑从吾所好,以待来年。
月黑庱亭,风吼练湖,雪山皑皑。正楚天欲压,樯多于荠,吴波乍染,岸碧如苔。
对此苍茫,居然辽落,记否江东出霸才。斜阳恨,惹行人凭吊,商女悲哀。
丹徒客昨帆开。问刘季奴今安在哉。奈六朝剩垒,沙淘浪洗,千寻断锁,雨蚀烟埋。
下濑艨艟,横江士马,重见连云列戍排。吾衰矣,且沽京口酒,上妙高台。
君果然耶,五十之年,而仆如之。记王珣宅畔,呼鹰盘马,伍胥塘上,赌槊围棋。
一水青山,满船红烛,绾定垂杨万缕丝。兰亭会,正客逢雨后,人到春时。
如今旧事难追。被海水天风澒洞吹。将曹刘沈谢,掩同粉絮,或萦帘幕,或坠污泥。
南国风流,东都耆旧,几个樽前某在斯。吾与汝,似春归蝶舞,花尽莺啼。
两地人师,十载问奇,相依讲堂。正郝隆长者,居官磊落,陈琳下士,阅世清狂。
昨到梁溪,重披绛帐,恰遇生申燕喜觞。华筵上,看雕轮徐动,玉佩成行。
圜桥观者如墙。有末座酬知一寸肠。叹乌衣谁认,王家旧巷,青衫难换,陆氏荒庄。
画鼓频挝,银筝细拨,帘外梨花一夜霜。东风晓,被此情如酒,腻住归航。
以磊落才,而注虫鱼,犹然讥之。况须如猬磔,缩居幕下,兴同骥渴,屈作经师。
车厩三间,兔园半册,求我童蒙稏角儿。真奇事,似贩茶商妇,出塞文姬。
墨应盾鼻能为。乃夏楚终朝手自持。更灌婴城下,三年烽火,彭郎山后,一片旌旗。
月黑灯青,樽空梦破,想见书堂兀坐时。归来鬓,惹小蛮忙问,雪到如斯。
屈指生平,衣葛知寒,食梅苦酸。倩冰绡数尺,图成行乐,梨园一曲,谱出邯郸。
富贵何常,男儿自有,除却升天作底难。掀髯处,怪六花一夜,白尽江山。
长空舞絮漫漫。纵汉苑吴宫梦里看。唤燕支小妇,霓裳夜宴,回波别队,毳幕春寒。
满院红肌,一帘香雪,老放英雄此内閒。吾狂甚,向画中笑乞,最后双鬟。
残月幽辉,宿昔见之,岂其梦耶。任寒堆一枕,钿珠零落,尘萦半榻,筝柱欹斜。
妾命如斯,郎行何许,裙扇留题满狭邪。鳞鸿便,莫双栖正稳,忘了天涯。
也应游倦思家。料不抵,孤眠人叹嗟。向旧青绫底,频偎煖鸭,小红阑曲,遍数昏鸦。
雪压霜欺,别来真个,瘦尽中庭萼绿华。谁传语,道春风多厉,强饭为佳。
削翠横江,壁立千寻,何年鉴空。看霓旌倒挂,金芝涌幢,水帘斜拂,玉笋成丛。
小构香台,下临无地,一瓣莲花世界中。回头处,讶天根月窟,怎著人工。
相连韶石玲珑。应断续潮音洞口风。有环留宝座,飞来猿峡,绡呈金缕,捧出鲛宫。
碧落云华,曹溪咫尺,此岸原将彼岸通。惊人句,向悬崖点笔,题遍游踪。
团扇风流,桃叶桃根,殷勤渡江。问珠娘娇小,可禁怜惜,璧人依旧,肯恣清狂。
豆蔻仍含,槟榔暗吐,不负华年锦瑟旁。须还忆,旧吹箫伴侣,缥缈相望。
谁云四海空囊。有入洛诗篇使粤装。是未经霜雪,炎洲翡翠,却归烟雨,镜水鸳鸯。
他日朝天,画眉垂问,阁贴更题陆女郎。金环在,把一编新语,分付青箱。
十里红墙,树色阴浓,铜扉洞开。见觚棱日炫,金银照耀,朱霞天半,避暑楼台。
忽起奇云,琉璃万顷,燕雀罘罳风动来。西山上,有龙迎返照,急雨惊雷。
凉生殿阁佳哉。但潇洒瑶阶绝点埃。听御河流水,琤琮杂佩,黄滋细柳,翠逼宫槐。
玉管银毫,冰桃雪藕,枚马诗成应制才。承恩久,待归鞭晚霁,步月天街。
客也何为,八十之年,天涯放游。正高谈拄颊,淳于曼倩,新知抵掌,剧孟曹丘。
楚汉纵横,陈隋游戏,舌在荒唐一笑收。谁真假,笑儒生诳世,定本春秋。
眼中几许王侯。记珠履三千宴画楼。叹伏波歌舞,凄凉东市,征南士马,恸哭西州。
只有敬亭,依然此柳,雨打风吹絮满头。关心处,且追陪少壮,莫话閒愁。
极目中原,慷慨平生,浊醪一杯。念高堂老母,桓釐志行,穷途游子,仲蔚蒿莱。
雅负经纶,文章小技,三尺遗孤何壮哉。辞家久,到燕南赵北,赤日黄埃。
吾徒造物安排。且布袜青鞋归去来。有莼羹鲈鲙,能供蔬膳,鱼村蟹舍,可葺茅斋。
贫贱安亲,诗书养志,世上机云少弃才。成名后,把怀清筑起,百岁高台。
妍景销愁,轻衫乘兴,扁舟往还。遇使君倒屐,银床枕簟,群贤倾盖,玉佩刀镮。
下若新醅,前溪妙舞,落日楼台雨后山。雕阑外,有名花婀娜,娇鸟绵蛮。
衰翁天放疏顽。况廿载重来讵等閒。叹此方严虎,青丝白马,当年宋态,绿鬓红颜。
春色依然,旧游何处,剩得东风柳一湾。吾堪老,傍鸥汀雁渚,石户松关。
有美人兮,宛在中央,仙乎水哉。似藐姑神女,淩波独步,潇湘极浦,洗尽尘埃。
忽遇东邻,彼姝者子,红粉胭脂笑靥开。须知道,是两家妆束,一种人材。
东风著意安排。蚤羯鼓催成巧样裁。岂陈王赋就,新添女伴,太真睡起,共倚妆台。
玉骨冰肌,艳梳浓裹,妙手黄筌未见来。霜天晚,对胆瓶双绝,点染幽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