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词牌名古诗文

五言同管记陆瑜九日观马射诗

晴朝丽早霜,秋景照堂皇。干惨风威切,荷雕池望荒。

楼高看雁下,叶散觉山凉。歇雾含空翠,新花湿露黄。

飞禽接旆影,度日转铍光。连翻北幽绮,驰射西园傍。

勒移码瑙色,鞭起珊瑚扬。已同过隙远,更异良弓藏。

且观千里汗,仍瞻百步杨。非为从逸赏,方追塞外羌。

91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

凭玉宅海。

端扆御天。

止流飞壑。

静震腾川。

凝神贯极。

摛道漏泉。

西裘委袵。

南风在弦。

暮芝始绿。

年桂初丹。

上林叶下。

沧池水寒。

霜沾水寒。

鴈动轻澜。

停跸玉陛。

徙卫璇墀。

琱箱凤彩。

羽盖鸾姿。

虹旌迢递。

翠华葳蕤。

礼弘灞汭。

义高洛湄。

42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为西封侯作

皇德无馀让,重规袭帝勋。垂衣化比屋,眷顾慎为君。

翾飞悦有道,卉木荷平分。宸襟动时豫,岁序属凉氛。

城霞旦晃朗,槐雾晓氤氲。鸾舆和八袭,凤驾启千群。

羽觞欢湛露,佾舞奏承云。禁林终宴晚,华池物色曛。

疏树翻高叶,寒流聚细文。晴轩连瑞气,同惹御香芬。

日斜迢递宇,风起嵯峨云。运偶参侯服,恩洽厕朝闻。

于焉藉多幸,岁暮仰游汾。

92

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二首 其一

作者:李白(唐代)

九卿天上落,五马道傍来。列戟朱门晓,褰帏碧嶂开。

登高望远海,召客得英才。紫绶欢情洽,黄花逸兴催。

山从图上见,溪即镜中回。遥羡重阳作,应过戏马台。

67

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

辙迹光周颂,巡游盛夏功。铭陈万骑转,阊阖九关通。

秋晖逐行漏,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回銮上苑中。

疏山开辇道,间树出离宫。玉醴吹岩菊,银床落井桐。

御梨寒更紫,仙桃秋转红。饮羽山西射,浮云冀北骢。

尘飞金埒满,叶破柳条空。腾猿疑矫箭,惊雁避虚弓。

彫材滥杞梓,花绶接鹓鸿。愧乏天庭藻,徒参文雅雄。

21

九日酌菊酒诗

露花疑始摘,罗衣似适薰。馀杯度不取,欲持娇使君。

92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

帝德峻韶夏,王功书颂平。共贯沿五胜,浊道迈三英。

我皇抚归运,时乘信告成。一唱华钟石,再抚被丝笙。

黄草归雒木,梯山荐玉荣。时来浊河变,瑞起温洛清。

物色动宸眷,民豫降皇情。

30

九日坐北湖联句诗

亭席敛徂蕙,澄酒泛初兰。

5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

风至授寒服,霜降休百工。繁林收阳彩,密苑解华丛。

巢幕无留燕,遵渚有归鸿。轻霞冠秋日,迅商薄清穹。

圣心眷嘉节,扬銮戾行宫。四筵沾芳醴,中堂起丝桐。

扶光迫西汜,欢馀宴有穷。逝矣将归客,养素克有终。

临流怨莫从,欢心叹飞蓬。

53

九日侍宴诗

月展风转,层台气寒。高云敛色,遥露已团。式诏司警,言戾秋峦。

轻觞时荐,落英可餐。

95

贺新郎 九日同柳汤佐梁平章弟总管 歌酒登

作者:张野(元代)

九日西城路。滟平川、黄云万顷,碧山无数。百尺危楼堪眺望,抖擞征衫尘土。又惹起、悲凉今古。佩玉鸣銮春梦断,赖高情、且作风烟主。嗟往事,向谁语。人生适意真难遇。对西风、满浮大白,狂歌起舞。便得腰悬黄金印,于世涓埃何补。愈想起、渊明高趣。莫唱当年朝士曲,怕黄花、红叶俱凄楚。愁正在,雁飞处。

97

九日过圆觉庵值蓼洲叔出示登高诗次韵

正拟留题护碧纱,寺僧传迓李邕车。苍茫怀古归诗卷,老大悲秋对菊花。

断壑有云多挟雨,废陵无树不啼鸦。登临惯作伤心语,万里愁空掩月华。

92

九日舟中

岂不慕吹帽,其如羸病何。花香开爱晚,酒冽劝嫌苛。

叶落寒江阔,猿啼翠峡多。佳辰偏草草,劳者自兴歌。

37

三月十九日同人集花之寺看海棠 其一

花事今如许,春光又一年。恰逢新雨后,难得薄寒天。

宿酒朝犹殢,轻阴昼欲眠。最宜文字饮,此地况幽偏。

53

三月十九日同人集花之寺看海棠 其二

五年软红里,不到赞公房。笑我如老杜,无诗及海棠。

今来访名友,得此占群芳。为尔留春住,门前车马忙。

77

十月十九日去严州

果见严滩彻底清,孤舟来去怎忘情。江如学派迂能达,山似诗怀看不平。

出水送君鱼知味,穿林识我鸟呼名。双峰回首慈云近,亲舍今朝有阿兄。

19

九月二十九日感事

乌鸣天欲霜,东南飞欃枪。红巾来何处,片帆渡富阳。

杀人铁岭关,流血河水殷。官弁未接厉,荼毒偏稽山。

我闻太守贤,苕霅靖烽烟。下车无半月,濠水凿城坚。

米粟非不多,况乃乘天险。一朝变部兵,粒火腾高焰。

古来名将士,和衷石投水。李广岂不伟,竟至朔北死。

23

九日登岘山

重九登高日,同人到岘山。堂堂怀逸老,红树白云閒。

9

重九日登啸卧亭

重阳节至客心悲,托兴登临酒一卮。健挽石梁看没羽,醉摩字影读残碑。

当年运数终穷九,廿载忧危共此时。为问生涯在何处,黄花知以晚为期。

17

凤凰台上忆吹箫 九日

憔悴黄花,萧森绿鬓,近来怕上曾楼。正关河迢递,菊径香浮。

回首天涯人在,多少恨、一寸眉头。丹枫冷,茱萸寂寞,雁字横秋。

凝眸。黄昏到也,又疏风疏雨,画角城头。念故园松竹,秋老田畴。

摇落江潭疏影,登临处、目尽东流。江南梦,霜天素月,供我离愁。

28

九日偕龚沤舸郭小岩门人范生问庭萧生含素唐生云溪王生清如游青原山登高席间分韵得来字次山谷韵

平生抱山癖,人事撄氛埃。名山多负负,到处空复回。

登高访青原,盘纡白云隈。冈峦互扃钥,深入豁然开。

巍巍净居寺,殿阁森良材。佛家亦兴废,今昔良可哀。

蹑屐遍探幽,言寻山水涯。嵚崎磊落石,飞云绝梯阶。

亭台半倾圮,结构无文榱。泠泠曲涧泉,清不受尘埋。

听泉待月桥,道心生秭垓。天工胜人为,此理讵疑猜。

我闻王姚江,讲学辨根荄。聚徒居此山,岁举春秋杯。

书声振林谷,相得遗形骸。千载杳难期,五贤祠山摧。

吾道竟何如,后学谁追陪。讲堂不可再,俗僧徒掀豗。

吊古感苍茫,

7

九日登高放歌

男儿不仕儒冠贱,长啸拂衣去乡县。驱马黄尘九陌深,青琐朱门人不见。

悲歌入市寻狗屠,五年落魄雄心孤。有时痛哭枥下马,梦醒秋风城上乌。

金台落日横榛莽,邯郸才人嫁厮养。感时怀古心悠哉,浇酒青天海月上。

幽州九月沙冥冥,晓雁拂河霜堕星。空波澹沱苇花白,海雨吹凉秋树青。

山川满目风景故,饮酒登高能作赋。未央华阙起中天,铜人冷泣金盘露。

白云片片轩辕邱,红霞拂拂沧海流。牛羊草落雁门塞,阊阖风寒鳷鹊楼。

去年苦雨过重九,今日霜晴见林阜。关河尘影夕照深,成山如发居庸斗。

黄花紫萸寻旧闻,天空木落烟纷纷。狂吟侧帽大师塔,伤心酹酒望诸坟。

廿载东南断兵火,津海通潮走夷舸。火船电线纵横驰,大地抟抟论圆椭。

一朝波动鼋鼍穴,蓬莱清浅雨吹血。早知大错铸难成,江淮空赋八州铁。

台海茫茫生远烟,鱼龙白日吹腥涎。髑髅五百田横岛,子女三千徐福船。

丈夫盛年苦不健,荷戈杀贼成虚愿。钟鼎旗常自有人,怀抱连城不敢献。

龙骧云起化侯王,得时吐意誇身强。对酒不歌两耳热,拔剑四顾心旁皇。

人世遭逢抵一掷,燕昭乐毅今陈迹。眼中竖子擅功名,安能郁郁长草泽。

登山临水忽怀归,极目天涯泪满衣。辽阳近日多兵甲,黄沙千里秋云飞。

53

六幺令 九日登高,用清真仙吕调写意

作者:陈锐(清代)

万蝉收响,官柳惊凉燠。台城几行秋影,渐萎前朝绿。

词客哀时未了,自惜登临促。群山如簇。斜阳一瞬,凄绝兴亡旧游目。

因念陶公归去,斗酒怀松菊。佳节且暂淹留,那得公田熟。

天外浮云笑我,百事多拘束。安排筇竹。红萸相识,取次明年醉醽醁。

9

庚子1840年九日作

作者:牛焘(清代)

若有人兮山之阿,倒著接䍦影婆娑。茱萸满地秋风老,樽前一笑金巨罗。

人间为有黄花节,腊屐游山披薜萝。风流谁似高阳公,日暮归来骏马驮。

五柳头巾嗟独漉,白衣人至笑颜酡。从来佳节不饮酒,盛年一去等掷梭。

戏马彭城群公宴,呼鹰台前野鹰歌。独怜脱帽孟参军,高谈雄辩口悬河。

众中笑杀桓司马,丈夫空有髻峨峨。流风百年频回首,人事古今一刹那。

浮生百年岂易得,空怀千载意蹉跎。已觉韶光容易老,莫遣晚节等闲过。

花马城西黄山树,玉龙祠下白云窠。一年秋色山中好,更觉重阳秋色多。

有酒不醉奈秋何。

20

癸卯三月十九日润州客舍同潘江如小饮述怀四十韵

作者:方文(清代)

与君定交初,乃在乙酉春。是时杨贵竹,开府京江滨。

其性颇好客,客来多俊民。史邢暨万宋,才华更清新。

日夕造君庐,披豁任天真。君尤笃爱我,相对但含颦。

私忧南国乱,汲汲谋隐沦。遥指莺脰湖,水乡风俗淳。

从无兵燹患,乐彼渔樵人。三月十九日,先皇之忌辰。

同登北顾山,仰首号苍旻。野老或见怜,朝士反见嗔。

俄而江北岸,鼓角声振振。君先挈妻子,湖村依所亲。

我亦携小妇,追随为比邻。此地既幽僻,可以长垂纶。

君复有远图,舍我游越闽。三岁始归来,道路罹百屯。

我适无所为,卖卜润城闉。一见喜欲狂,茅屋共宵晨。

曾将卖卜钱,买酒醉千巡。无何江上别,东西各风尘。

弹指十二年,迥若吴与秦。己亥黄河边,邂逅疑有神。

因过范生宅,连床话经旬。赠答非一篇,相期保松筠。

别后又五载,闻君家益贫。田园被侵夺,赋税犹在身。

寄居荒山中,妻子行负薪。癸卯春三月,京江重问津。

维舟即相访,奇穷果无伦。颠毛种种白,颜面黑且皴。

破帽与敝衣,何减百结鹑。况当十九日,言之鼻酸辛。

仍往北顾山,乱石迷荆榛。旅人不敢上,一恸何繇申。

是夕返我寓,呼童采江蘋。取酒酹灯前,心曲难具陈。

回思廿年事,惘如梦中因。夜半作此诗,龙钟泪沾巾。

40

三月十九日作

作者:方文(清代)

年年今日强登高,独立南峰北向号。

漫野玄云天色晦,美人黄土我心劳。

虚疑杨柳牵愁绪,不忍沧浪鉴鬓毛。

前辈有谁同此恨,雪庵和尚读离骚。

39

辛未九日登乌石山 其一

作者:黄任(清代)

高台宜旷壑宜幽,尽把遥天爽气收。万井远烟松外暝,千冈平照雁边秋。

衰容绿酒还酡面,短发黄花不插头。齐把茱萸香满手,海风吹啸上林丘。

45

辛未九日登乌石山 其二

作者:黄任(清代)

山南山北转纡徐,筋力虽衰兴有余。济胜岂须寻蜡屐,探幽祇合坐篮舆。

踏残黄叶前朝寺,剔遍青苔过客书。怀古登高两夐绝,不应虚度闭门居。

77

月笼沙 九日题南楼壁间

作者:沈谦(明代)

帘外潺潺暮雨,江边隐隐寒潮。乱鸿缥缈寄书遥。

满地黄花人病酒,蜂蝶空劳。

自惜明珠离掌,谁怜小带垂腰。画楼西畔是虹桥。

只恐粉云遮不断,怕杀登高。

52

小重山 八月初九日风雨寒甚昼眠有作

作者:沈谦(明代)

江上秋涛捲黑云。朦胧天未晓、雨翻盆。棘闱灯火正纷纷。

青衫湿,都是旧啼痕。

衰鬓已如银。久将年少事、让他人。午鸡啼过不开门。

风太紧,拥被惜馀温。

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