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词牌名古诗文

贺新郎 子昭见和再用韵

作者:王结(元代)

挟策干明主。望天门、九重幽*,周旋谁与。斗酒新丰当日事,万里风云掀举。叹碌碌、因人如许。昨日山中书来报,道鸟能歌曲花能舞。行迈远,共谁伍。临风抚掌痴儿女。问人生、几多恩怨,肝肠深阻。腐鼠饥鸢徒劳,回首*雏何处。记千古南华妙语。夜鹤朝猿烦寄谢,坑尘容、俗态多惭汝。应笑我,谩劳苦。

12

贺新郎 残词见呜鹤余音卷四

满酌开怀酒。算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造化小儿真厮戏,到了翻前覆后。谩只向、尘中奔走。多满时贤口。

34

贺新郎 其一 记鲁迅旧事

跳荡钟山麓。忆当年、两生逋峭,蜚声水陆。老子山阴游扬外,说是一双属玉。

却不道、分飞独宿。冠盖绵延京华地,蓦相逢、世界全翻复。

嗟狭路,堂与属。

淮淝旧阃当阳独。似前朝、二王秦晋,杀机潜伏。私养荆高分明意,使我立当危局。

忠告尽、却难辰告。两害相权从轻取,剩强教、噪雀先离屋。

吾为此,吞声哭。

52

贺新郎 其二 记鲁迅旧事

才大无容处。屈下僚、鸡虫得失,急他何苦。寥阔南天千千里,极目原田膴膴。

更加上、舆情水乳。第一平生心安事,抱周公、安置东山土。

大雷电,候迎去。

危疑重谤须终负。四十年、答无一语,居然能彀。华盖一编专门集,指似孤桐狂诟。

却在我、聋丞闻鼓。曾与骞期期期约,这吞声、带到斜阳暮。

待地下,笑相语。

61

贺新郎·北京大学

北府流风渺。记当年、子陵去后,鹤书曾到。那有悠悠青衿子,一步即堪敷教。

算未作、无情京兆。七十余年翻腾手,似春秋、陈蔡成纷扰。

余毒在,尚未了。郑卿乡校留遗貌。经唤起、全黉广众,公同钩考。

生也囚耶无分别,一切从头倒。人说著、隐娘孤抱。

遥望井冈山中火,不解依、剑术收原燎。大和会,忌轻躁。

85

贺新郎

塔月蒙轻雾。看延安,环山静卧,古城迷树。旧院沉沉横铁锁,谁问将军故处。

往日事依稀在目。百丈烽烟翻巨浪,率神兵驰马擒龙虎。

摧万垒,凯旗舞。

半生踏遍神州路。纵刀枪,力排万将,气吞千旅。忽卸腰间三尺剑,斗室曾尝孤苦。

念战友死生歧路。目望青天谁与语,满腔中忠愤何以吐。

悲泣血,染红土。

65

贺新郎 本意,赠鹓雏,与楚伧联句

春到松陵路。怪无端、天涯芳草,送君归去。锦帐青庐人似玉,宠柳娇花共妒。

便添对、鸳鸯护汝。凤女传闻通典籍,好锦笺、玉版相依和。

休漫遣,芳时误。

美人自古伤迟暮。问谁家、倾城名士,玉台双赋。

新妇才华原绝代,合嫁无双夫婿。作天上、人间仙侣。

我见犹怜卿应惜,倩青鸾、传与灵箫语。藏娇屋,问何处。

70

贺新郎 谒成吉思汗陵

欲共荒原语。向高秋、穹庐饮罢,风生如虎。万里沙场支倦眼,回首茫茫千古。

似铁马、金戈犹怒。琴手歌娘多妩媚,怅英雄、儿女今谁主。

原上草,莽如许。

成陵屹屹斜阳暮。叹威灵、满壁还记,竟无寻处。重拊金鞍弹清酒,倏起阴山云雨。

更涌地,长河吞吐。一箭曾教欧亚服,笑人间、未了闲狐兔。

金鼓动,大旗舞。

100

贺新郎 偕碧霞孤屿谒文信国祠

乍举横江楫,依稀见迎风裙衩,凌波罗袜。劫外何来方丈地,迥与红尘隔绝。

容尔我双双拜谒。南渡兴亡如梦去,峙中流剩此残碑碣。

家国恨,何事歇。

海枯石烂情难灭。算人间君臣儿女,由来一例。夹径松篁交翠影,想象霜筠雪节。

更双塔巍峨相接。各有千秋心事在,对灵祠未忍匆匆别。

指江水,誓同穴。

93

贺新郎 与八舅幺舅胡惠溥世兄游忠县石宝寨同赋

大矣娲皇石。摩苍穹,旷观沧海,遥窥天阙。十二飞楼真似画,决起淩风振翮。

俯大野,茫茫无极。江展晴波如玉镜,照青山隐隐烟云织。

归棹去,一声笛。

当年休恨遭摧抑。未曾期,青天不补,竟成名迹。海国衣冠来过此,共诧惊神动魄。

问兹世,谁堪匹敌。我到正逢秋凛冽,听檐前落叶声声急。

浮大白,醉今夕。

100

贺新郎 其一

作者:高旭(清代)

旧恨如潮犹可记。潇湘水化灵均泪。著耳杜鹃啼。王孙独未归。

帘栊清露滴。惆怅鸦飞夕。闲立画楼东。秋花故故红。

4

贺新郎 其二

作者:高旭(清代)

夜半珠帘红有影。月华似水秋光冷。私语拜双星。微闻兰芷馨。

蝉鸣声正急。别泪红莲湿。剪烛酷相思。无聊酒一卮。

91

贺新郎 赠虬公、愚庵重行东渡

作者:高旭(清代)

肯傍人篱下。恐怕这、双双飞燕,情怀难写。海上浮萍原有聚,一片苍凉原野。

诉万种、牢愁灯灺。正喜逢君今又别,只暂时、把臂何为也。

骊歌唱,泪如泻。

几回遭此消魂者。最恨是、碧云红树,梦魂萦惹。分手征程千里外,去后谁谭风雅。

伤眼底、交情都假。滚滚胡尘天醉死,抱一腔、热血从何洒。

聊复尔,装聋哑。

14

贺新郎 遣闷,和钝子韵

作者:高旭(清代)

满地花如雪。刚转瞬、枝头啼恨,杜鹃声歇。大好江山人似梦,闹遍南蛮鴂舌。

偏惹得、心逾寒铁。酒后肯忘朝局改,待相逢、往事从头说。

行行泪,丝丝血。

临风侬自伤幽咽。细思量、玉梅憔悴,更谁堪折。休道年华今老大,尽踏破、贺兰山缺。

笑挂去、长城圆月。却怪宵深犹未寐,剔残灯、看取刀头热。

生斯世,同凄绝。

22

贺新郎 东京怀佩忍

作者:高旭(清代)

海上曾相识。把心肝、千里怀人,情难抛得。满地江湖荆棘遍,独自朝南暮北。

原不为、饥寒交逼。事业未成天尚醉,叹古来、壮士无颜色。

神明胄,萧条急。

几时扫荡匈奴域。试看那、只身跳掷,提刀杀贼。东亚风云千变幻,行矣前途昏黑。

记取完、沙场奇节。乱世青年真福分,好头颅、收葬要离侧。

虽死别,长相忆。

39

贺新郎 其一

作者:熊琏(清代)

薄命千般苦,极堪哀,生生死死,情痴何补。多少幽贞人未识,兰蕙香消荒圃,埋不了茫茫黄土。

花落鹃啼凄欲绝,剪轻绡,那是招魂处。静里把,芳名数。

同声一哭三生误。恁无端,聪明磨折。无分今古。玉貌清才凭吊里,望断天风海雾,未全入,江郎恨赋。

我为红颜频吐气,拂霜毫,几按凄凉谱。闺怨切,共谁诉。

69

贺新郎·戊寅元旦

作者:陆震(清代)

晴日穿帘罅。喜今朝、梅花渍酒,辛盘蔫鲊。年入新春花放早,已有暗香飘射。

共弱女、婆娑其下。闭户漫劳佳客到,更迂疏、但说逢迎怕。

视桁上,无衣挂。

山妻斗酒为余泻。叹生平、蓬头椎髻,双眉慵画。今日也因新岁至,学甚盘鸦堕马。

只我已、鬓毛霜打。随分高歌真烂醉,卧牛衣、讵作吞声者。

愿白首,惟卿藉。

83

贺新郎·月夜集友人寓斋

作者:陆震(清代)

月照疏篱罅。正朋来、壶提村酿,盘堆腊鲊。手把一杯闲骋望,万户清辉团射。

人尽在、光天之下。只我故乡逢此夕,有银涛、千顷君应怕。

釜夜爨,檐牙挂。

堤崩岁岁淮黄泻。纵重逢、监门郑侠,此情难画。使我饥驱无定所,疲甚空墙病马。

风雨骤、蓬窗浪打。昨自蒿坡祠下过,问何人、是识英雄者。

驵侩伍,今谁藉。

63

贺新郎·寄怀东亭旧游

作者:陆震(清代)

别日无多许。早怀人、今宵两地,几时重聚。记得残冬分手日,又说春光将去。

如长在、蛮山蜑坞。何处相思臣最苦,只斜风、细雨天将暮。

便追忆,为欢处。

深情留客畴能拒。任当筵、狂呼剧饮,酒筹无数。座上新知才更健,一见论交如故。

诗咏罢、淋漓入古。今夜孤吟谁与和,只颓然、只影灯前顾。

恍惚是,前生度。

44

贺新郎·与诸子夜话,悼佑曾以宁

作者:陆震(清代)

尔我心相许。喜年来、团圞里社,夜分常聚。生世不谐逢歉岁,又恐饥驱人去。

飘泊在、异乡村坞。已矣身名拚灭没,纵飞腾、仆已伤迟暮。

总话到,销魂处。

一杯相劝休相拒。算生年、真能满百,也知有数。况是彭殇难预料,几个亲朋无故。

宗吴辈、顿成今古。欲觅孤坟何处是,怅荒原、草满无从顾。

正萧瑟,秋风度。

86

贺新郎·月夜黄直贻招看玉兰

作者:陆震(清代)

二月才遇半。早庭前、老梅舒绿,落英零乱。取次玉兰应渐放,昨岁君家曾见。

又今日、隔城来唤。一片花光檐际白,似天池、万朵莲初绽。

直开上,凌霄干。

主人倚树还三叹。叹今宵、有花无月,□□□□。少顷碧空飞玉兔,倍映琼花光烂。

真快意、倾杯无算。更嘱他时频贳酒,待阑开、芍药还来看。

只可惜、年光换。

95

贺新郎·之何阜舟中作

作者:陆震(清代)

赋命羁人耳。笑还家、无多几日,轻装又理。天似催人孤艇发,特与西风甚利。

挂一幅、蒲帆如驶。虽则离乡多感慨,恰舟行、安稳差堪喜。

晚一碧,天光霁。

阴晴更变须臾事。乍湖中、奔浑骤雨,杳冥无际。芦荻洲边风更逆,急缆船头须避。

且愁向、篷窗沉睡。世路险夷俄顷判,叹人间、万事都如此。

哀与乐,原相倚。

19

贺新郎·赠白斋四十

作者:陆震(清代)

綵笔清于绮。恰平生、奴狂自许,羞称名士。忆昔论文当弱冠,也把壁人曾拟。

讵憔悴、而今若此。四十浮生驹隙过,叹余年、亦去君无几。

男儿志,成何事。

惟拚纵饮清狂耳。最先生、年来混迹,倡楼僧寺。知己相期须努力,那便如斯而已。

况君更、才雄无二。转眼秣陵秋正好,看抟霄、健翮凌风起。

惊一夕,腾千里。

14

贺新郎·夏至饮繁露先生南庄

作者:陆震(清代)

节序真嫌短。早閒园、好花开尽,绿阴都满。记得清明游赏日,芍药阑边低看。

笑出土、红芽尚浅。把酒重来将隔月,惊一枝、已待临风绽。

春去也,浑如箭。

浮生瞬息何须算。忆髫年、从亲至此,荷衣出见。座客惟公青鬓好,人比黑头王掾。

讵今日、白于垂练。漫撚银髭伤老大,便儿童,夙昔今都变。

也一半,颠毛换。

83

贺新郎·送吴书永楚游

作者:陆震(清代)

久矣诗名著。记常从、屏间纸上,诵君佳句。作客荒乡多岁月,竟乏平生一晤。

恰今日、芜城方遇。把酒看花欢笑极,惜轻帆、又指湘江路。

是魏武,横戈处。

好凭彩笔怀千古。更殊方、有人酬倡,弟兄欢聚。只是尊前新旧雨,添了许多离绪。

君暂住、为君细语。此别虽怜千里外,尚南飞、鸿雁书堪附。

莫更过,衡阳去。

100

贺新郎·同里诸公集宜阁

作者:陆震(清代)

两岁东亭客。却频来、君家醉饱,使人颜赤。新米初炊留客饭,颗粒如珠一色。

更烹出、银鳞鲜鲫。裁使老饕都属餍,早门边、又见提瓶出。

酤满眼,钱休惜。

群公笑语欢尤剧。却谁知、有人黯淡,离愁先集。转盼明年吾去此,少个酒徒无藉。

也清醥、省公千石。只是他时良宴会,顾尊前、无我情悽恻。

恐未免,泪沾臆。

73

贺新郎·记与诸子往岁金陵之游,感怀宗二又曾

作者:陆震(清代)

恨事多如许。记前年、秣陵城下,群公相聚。座有宗生高兴极,招手狂吟而去。

路踏入、乱山荒坞。再上孝陵回首望,见禁城、秋柳垂烟莫。

是往日,朝天处。

运移汉祚畴能拒。叹从来、蜗头蛮触,都归历数。指点六朝遗迹在,多少兴亡之故。

曾一夕、共论千古。来岁重游君不见,也铜驼、石马知回顾。

只髣髴,精灵度。

88

贺新郎·月下同高集生先生、孙殿球、邓去华水边小步

作者:陆震(清代)

鱼跃澄潭罅。思从君、投竿东海,钓鳌为鲊。海面白波山屹立,万弩迎潮而射。

有百怪、纵横其下。此景莫教人世晓,恐惊他、胆破侏儒怕。

取铁网,珊瑚挂。

一声长啸星河泻。恰依然、渔舟夜火,寒江图画。自笑劳生真太苦,乃至作人牛马。

剧怆感、孤坟浪打。赢得如霜枯骨在,久人间、名姓无知者。

千秋业,口何藉。

21

贺新郎·梅花岭拜昔人葬衣冠处,用迦陵词韵

作者:陆震(清代)

孤冢狐穿罅。倚西风、招魂何处,浇羹奠鲊。野老能言当日事,夜火城边相射。

看肉薄、乘城都下。十万横磨刀似雪,尽孤臣、一死他何怕。

气堪作,长虹挂。

至今恨泪如铅泻。道此中、衣冠犹在,音容难画。欹侧路傍松与柏,日日行人系马。

况又被、樵苏尽打。只有残碑留汉字,细摩挲、不识谁题者。

一半是,青苔藉。

73

贺新郎·除月二十二日,乔文梁、洛闻将别余渡江,余亦由陆路之东亭,前一夕赠别

作者:陆震(清代)

炉火还床罅。苦今宵、无人送酒,凭谁饷鲊。掌大雪飞风更恶,一片冷光相射。

人同客、海陵城下。正倚穷途相慰藉,早明朝、分手心先怕。

忍见汝,江帆挂。

银涛滚滚长东泻。料经过、寄奴山下。山光如画。而我何缘当岁暮,翻向他乡策马。

正故国、冰坚难打。此去东亭知己少,更无人、念我如君者。

书频寄,鸿堪藉。

1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