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好园江梅变红仲文季直二弟有诗因次韵

萧萧亦好耐寒枝,天与风流一段奇。

刻玉不惟工傲雪,施朱端欲妙凝脂。

佳人赪颊今才见,公子酡颜顷未知。

便好作轩名顿有,二难连璧赋清诗。

838

题五泄瀑布四首

香炉太白有佳句,雁荡老坡题画图。

安得二仙居至此,新诗想见唾成珠。

698

经理西山同二客二弟侄辈侍太孺人游观联句

西山仍复踞西台,石迳嵚崎此日开。

竹杖相邀七八客,芳樽时釂两三杯。

瀑悬岩腹如飞雨,石转山腰若隐雷。

敬侍慈颜供一笑,陂陀坐稳兴悠哉。

576

题周希稷清閟轩

之子蕴琅玕,幽轩足考槃。

茏葱烟翠湿,琐碎日光寒。

似向兰亭见,全胜墨三看。

是中虽信美,未可懒弹冠。

989

龙池寺

发轫资福山,弭辔龙池寺。

杪春新雨足,老红围穉翠。

溪流素縠寒,山色青罗腻。

拄颊坐移晷,此意谁能会。

411

次韵奉酬参议林郎中见贻之作

紫宸畴昔幸同朝,去国俄惊数舍遥。

轻细难沾时服赐,氤氲正想御香飘。

年加赖有板衣戏,心静真同桂隐招。

龙瑞此时探禹穴,天津何日渡京桥。

494

次韵陈侍郎李察院潇湘八景图·江天暮雪

群山总入玉壶中,只有沧波映远空。

独钓寒江晚来雪,凭谁画我作渔翁。

838

峡桥

百尺危桥跨彩虹,快输白浪入晴空。

眼惊巫峡江山近,身在苏仙诗句中。

502

读林公懿诚竹轩集次韵卷首一篇

南渡诗流复数谁,为虞作乐只闻夔。

细看出胁穿心句,想见裁云画月时。

此集自应传异域,吾生还恨不同期。

先唐作者谁堪并,奴仆微之辈牧之。

802

九日同尤司户舟行游梅山

令节逢重九,相携鉴上游。

扁舟游舴艋,左手把蝤蛑。

红叶明青眼,黄花重白头。

晚来风色好,归棹得夷犹。

901

即事

亦好经年别,归来意转亲。

横斜花练练,清浅水鳞鳞。

又逼瓜时戌,聊娱戏彩身。

新添兰桂圃,近在岸西滣。

496

过东亭湖

篮舆诘旦过东亭,日出烟销十里平。

翠袖舞风菰叶举,红妆照水藕花生。

恨无钓艇浮深碧,赖有吟毫赋晓晴。

归对老人夸胜赏,从今不数鉴湖清。

580

九月八日次韵沈虞聊一首

白发苍颜会帝乡,微云淡雨小重阳。

一樽相属非无意,欲搅胸中书传香。

412

潘淑妃

东昏当日宠容华,潘妃步步生莲花。

阅武堂前种杨柳,玉儿雪腕亲沽酒。

莲花不见杨柳空,苍烟白露杂悲风。

520

亦好园四咏·亦好亭

亦好新亭小,登临意绪长。

清流依槛曲,明月逐檐方。

965

去岁十月六日由番江向安仁今岁十月回自广信

去岁兹晨离楚东,今年飞盖上晴空。

烟云晻霭江天暮,一笑都如梦寐中。

462

予由中都还至暨阳道中闻禽鸣云明朝早起插田

沟塍雨新足,{左禾右罢}稏秧正绿。

林间鸟声喧,明朝起插田。

明朝插田起须蚤,谢汝殷勤劝畦稻。

禽声禽声亦不恶,大胜人歌金缕曲。

817

秋暑炽甚忍饥偶作书季直弟以诗见嘲因次韵

老夏雨既少,穉秋云亦无。

枯池罢桔槔,蔫花委芙蕖。

不糁漫藜藿,不爨空樵苏。

苏州亦有言,家人笑著书。

497

月窗以所画观音见遗为赋一篇

白衣仙人云海上,肉眼欲看唯想像。

月窗道人心孔开,貌得人天行道相。

吾闻伯时晚画佛,妙处不减王摩诘。

龙眠久矣寂无人,安得却有伯时笔。

838

史丞相生辰

姓名久已覆金瓯,一品师臣德业优。

黼扆尚询黄发旧,衮衣难伴赤松游。

松筠劲节高三事,桃李浓阴遍九州。

萧叶杨门端可继,只今衮衮富公侯。

495

谢中书施舍人宴集

紫微高义笃同年,邃宇开筵近腊寒。

绿蚁醅浓粘玉盏,紫驼峰美照金盘。

醺酣上颊生春意,文字清谈卜夜阑。

更辱盘餐馈黄发,顾惭珍报乏琅玕。

766

十月五日从兄四弟三侄侍太孺人赏菊亦好园以

霜天豁澄明,水日共清朗。

西园足甘菊,欢言事幽赏。

板舆奉慈颜,华发森少长。

一笑喜团栾,千枝迷俯仰。

黄英浥露繁,翠蔓缘篱上。

雄蜂与雌蝶,采撷纷还往。

逸兴既中酣,佳致仍外奖。

未多彭泽贤,不羡天随广。

忆昔吏江东,王事困鞅掌。

及令处闾里,暇日娱垲爽。

殽酒虽不丰,献酬非或强。

分韵先阿连,作诗真技痒。

741

彦礼提宫寄似黄芙蓉诗次韵奉酬二绝

幽圃知何处,青山东复东。

芙蓉黄玉蘂,还与海榴同。

406

叶自强读书堂

退之宰阳山,暇隙唯读书。

同年大雅姿,文史以为娱。

治剧逾整暇,日与竹素俱。

頫首繙汉晋,高声诵唐虞。

不善吾所鉴,善者吾所摹。

撑肠仍拄腹,何翅五千馀。

似闻书带草,已复生庭除。

愿言饱经济,舒之弥八区。

609

试院七夕

过雨秋风洒客裳,长廊广厦更清凉。

不看云际痴牛女,细读文中古战场。

病骨未轻聊把酒,诗情欲适旋焚香。

敢辞秉烛分清夜,犹记槐黄昔日忙。

830

九曲溪

扁舟一叶破涟漪,九曲穷时山更奇。

唤取谪仙来著句,平章佳处要清诗。

718

磬湖之侧累拳石为山岩谷幽邃有巫庐台霅之趣

背湖临槛碧崔嵬,万壑千岩咫尺开。

坐觉巫峰天际落,忽惊庐阜眼中来。

地偏未害心还远,潭小何妨水自回。

竟日相看两不厌,老夫真个似童孩。

702

鹅池

空馀青李与来禽,宝墨知谁是赏音。

未若山阴羽衣客,等閒犹识爱鹅心。

956

叠嶂寒溪砚屏

叠嶂千重秀,寒溪十里清。

渔舟朝欸乃,樵斧昼敲铿。

窈窕疑身到,幽奇讶笔精。

萧斋凝睇久,坐觉世情轻。

471

赋竹

冥搜高出月,幽思渺裁云。

拟遣穷愁去,那能无此君。

88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词牌名 | 诗人合称 | 网站地图 | 诗经分类 | 名句分类

Copyright © 2025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