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下浣会同僚游东岩

羽人脱屣去,古洞留嵌岩。

白云亦世态,随风蜕其缄。

石饴已何许,谁能味其甘。

土偶寂不语,樵牧同此龛。

坎坎击石鼓,归去夸彼谈。

遂使蜡屐人,于此移其贪。

猗桐植翠盖,翳翳当薰南。

琤然激石溜,燕坐心默参。

朝暮岂异理,莫诳狙四三。

暄凉得其适,所讶非瘴岚。

梅花对白发,风前雪鬖鬖。

挥觞属同僚,出语谐酸咸。

犹拘铁汉语,饮之不至酣。

托诗纪曾游,谁将铁为庵。

884

种麦

荒林僻左地,时已及来牟。

颇学鸦种麦,可怜人代牛。

莫言耒耜苦,且愿甲兵休。

来岁如旋磨,机轮向瀑流。

820

中庭步月

月光被中庭,竹影弄幽色。

潇潇一幅素,洒洒数茎墨。

忽然风动处,惟有月写得。

此画应入神,无言自心识。

445

蜘蛛

轻丝出皤腹,口织不用梭。

前身岂虞人,所食在网罗。

茆栏亦可罥,如此豸者何。

569

棹歌

鼓枻归骈来,蓑风鸣策策。

明月倾我壶,沧浪天一碧。

509

赵委顺寄诗山中因次韵

欲言谁与共,冉冉日还斜。

绕郭多春树,隔江生暮霞。

满堤吹柳絮,一舸泛桃花。

唯爱鳊鱼美,垂缗傍古槎。

437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其六

晨策登青霞,众峰郁绸缪。举目嗟新亭,缅怀忆神州。

酣觞气磊磊,感物心悠悠。伟哉此二翁,高风继前修。

862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其五

白露零高寒,西风满原野。浊酒欢重持,黄花笑盈把。

诗句斐莫裁,秋容浩难写。岂为今日娱,逢之百世下。

794

和博古直五首 其二

少壮能几时,转盻成白首。俯仰百年中,蝇营复狗苟。

规规一世士,礼法自绳纠。不趁蚁磨旋,空嗟兔株守。

杞菊为糇粮,云山作宾友。空泥坚白鸣,夷惠徒可否。

985

咏史八首 其一 陶侃母

坩鲊有几许,直欲致一甘。岂知圣善意,见此转不堪。

此毋天下毋,清风使人惭。

943

七爱诗赠程乡令赵君 汉密令卓茂

吾爱卓子康,作邑非寻常。口不及人恶,抚字若弗遑。

礼律乃并用,化嚚以为良。解马以与人,不较人自偿。

757

七爱诗赠程乡令赵君 齐山阴令傅琰

吾爱传季圭,为事求端倪。群愚亦智诈,不辨袪厥迷。

感深卖针媪,腼以食豆鸡。一县称神明,鼠辈榛其蹊。

556

又渔父四首 其二

钓得鱼来日又斜,潮回无路可归家。炙鱼当饭且一饱,閒看白鸥飞浪花。

712

题萧照画山水渔父四轴 其四

野航偶繫梅花下,人在梅花与雪俱。直钓情知鱼不食,一丝终日挂冰壶。

892

题萧照画山水渔父四轴 其一

裂石断崖如赤壁,暗想当年学士苏。巨口细鳞新网得,一樽惟有月相娱。

724

牧童歌十首 其八

老翁分社酒,匕箸小孩提。黄犊今堪驾,明年学把犁。

543

渔父词

万里长江一钓丝。萧萧蓬鬓任风吹。微雨过,片帆敧。青山浓淡更多奇。

744

贺新郎·铁笛穿花去

铁笛穿花去。问长安、市上生涯,而今何似。破帽青衫尘满面。不识何人共语。且面壁、听风雨。惟我虚中元识破,笑人间、日月无停杼。名与利,莫轻许。人生穷达皆天铸。试灯前、为问灵龟,劝君休怒。心肯命通元有数,何幸知音记取。季主也、应留得住。百岁光阴弹指过,算伯夷、盗跖俱尘土。心一寸,人千古。

489

渔父词十三首 其七

清晓朦胧古渡头,烟中人语橹声柔。云五色,蜃成楼。

鸡鸣日出似罗浮。

416

登北山真武观试泉

莫誇阳羡茗,在彼山之巅。莫誇惠山溜,试此山之泉。

不生陆鸿渐,渴死卢玉川。且共春风里,不斗社雨前。

雀舌最嫩弱植耳,嘉树一发如针然。灵苗合让武夷贡,清香不与罗浮专。

北山古丘神所授,以泉名郡天下传。置邮纵可走千里,不如一掬清且鲜。

人生适意在所便,物各有产尽随天。蹇驴破帽出近郭,裹茶汲井手自煎。

泉鲜水活别无法,瓯中沸出酥雪妍。山中道士不识此,弹口咋舌称神仙。

从今决意修茗事,典衣买树莳井边。道士且莫颠,古人作善戒所先。

山中种茶一百顷,不如山下数亩田。饥餐渴饮无长物,何患敲门惊昼眠。

814

蚊二首 其一

白日沿沟渠,中宵隐堂奥。触处招燎烟,几人有良帱。

眶睫知若何,口觜有计暴。

617

书会溪郴阳瀑布图后三首 其二

楚山亦瘴疠,湘水多幽灵。高飙雷电激,尽日霰雪零。

涤去热恼肠,清风自泠泠。

848

梅阳郡斋铁庵梅花五首 其四

卓哉诚斋老,驱车陟崔嵬。清风欲洗瘴,驾言为花来。

仰止冰玉人,念彼同根荄。思翁不可说,江边重徘徊。

786

梅阳郡斋铁庵梅花五首 其二

孤山隐君子,搜索入幻眇。方且判鸿濛,倏尔得一窍。

童鹤俱不知,吟成忽自笑。翛然脱情尘,高标立寒峭。

988

梅阳郡斋铁庵梅花五首 其一

广平一寸铁,不信句鍊柔。犹疑雪月竞,韬玉无处求。

神人藐姑射,夜趁嫦娥游。缥缈不可见,天风想琳璆。

980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其九

匡庐讵云远,日日望翠岚。黄花裛露掇,薄酒如饴甘。

迢迢想高遁,亹亹怀清谈。缅睇良有以,旧居在其南。

937

灯蛾

出暗亦已显,傅翼乃不任。

趋炎弗知止,倏忽游燧林。

不见异域传,乃有噉火禽。

742

悼亡

百岁期偕老,半生尘梦讹。

方谐委奋事,忍作鼓盆歌。

野水悲苹藻,秋风泣薜萝。

青灯课子诵,此意念君多。

499

促织

炎夏居壁根,凉秋噪篱侧。

安得懒妇名,岂其旷乃职。

不念作茧劳,徒能促人织。

472

次枯崖上人催梅韵

黄叶萧萧雨滴阶,梦魂飞到瀑边梅。

遥知楖栗山中老,一日花间一百回。

46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词牌名 | 诗人合称 | 网站地图 | 诗经分类 | 名句分类

Copyright © 2025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