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病中邀安国仍请率禹功同来仆虽不能饮

作者:苏轼(宋代)

孤灯照影夜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

白发欹簪羞彩胜,黄耆煮粥荐春盘。

东方烹狗阳初动,南陌争牛卧作团。

老子従来兴不浅,向隅谁有满堂欢。

斋居卧病禁烟前,辜负名花已一年。

此日使君不强喜,新春风物为谁妍。

青衫公子家千里,白首先生杖百钱。

曷不相将来问病,已教呼取散花天。

538

神女庙

作者:苏轼(宋代)

大江従西来,上有千仞山。

江山自环拥,恢诡富神奸。

深渊鼍鳖横,?去声,?巨壑蛇龙顽。

旌阳斩长蛟,雷雨移苍湾。

蜀守降老蹇,至今带连环。

纵横若无主,荡逸侵人寰。

上帝降瑶姬,来处荆巫间。

神仙岂在猛,玉座幽且闲。

飘萧驾风驭,弭节朝天关。

倏忽巡四方,不知道里艰。

古妆具法服,邃殿罗烟鬟。

百神自奔走,杂沓来趋班。

云兴灵怪聚,云散鬼神还。

茫茫夜潭静,皎皎秋月弯。

还应摇玉佩,来听水潺潺。

421

广陵后园题申公扇子

作者:苏轼(宋代)

露叶风枝晓自匀,绿阴青子净无尘。

闲吟绕屋扶疏句,须信渊明是可人。

691

大老寺竹间阁子

作者:苏轼(宋代)

残花带叶暗,新笋出林香。

但见竹阴绿,不知汧水黄。

树高倾陇鸟,池浚落河鲂。

栽种良辛苦,孤僧瘦欲尫。

589

半山亭

作者:苏轼(宋代)

登岭势巍巍,莲峰太华齐。

凭栏红日早,回首白云低。

松柏月中老,猿猴物外啼。

禅师吟绝后,千古指人迷。

476

过巴东县不泊闻颇有莱公遗迹

作者:苏轼(宋代)

莱公昔未遇,寂寞在巴东。

闻道山中树,犹余手种松。

江山养豪俊,礼数困英雄。

执版迎官长,趋尘拜下风。

当年谁刺史,应未识三公。

813

题卢鸿学士堂图?此诗当为苏辙作?

作者:苏轼(宋代)

昔为太室花,卢岩在东麓。

直上登封坛,一夜茧生足。

径归不复往,蛮壑空在目。

安知有千老,舒卷不盈轴。

一处一卢生,裘褐荫乔木。

方为世外人,行止何须录。

百年入箧笥,犬马同一束。

嗟予缚世累,归未有茆屋。

江干百亩田,清泉映修竹。

尚欲逃世名,岂须上图轴。

434

和庐山上人竹轩

作者:苏轼(宋代)

洞外复空中,千千万万同。

劳师向竹颂,清是阿谁风。

532

海上道人传以神守气诀

作者:苏轼(宋代)

但向起时作,还于作处收。

蛟龙莫放睡,雷雨直须休。

要会无穷火,尝观未尽油。

夜深人散后,惟有一灯留。

960

惠州近城数小山类蜀道春与进士许毅野步会意

作者:苏轼(宋代)

夕阳飞絮乱平芜,万里春前一酒壶。

铁化双鱼沉远素,剑分二岭隔中区。

花曾识面香仍好,鸟不知名声自呼。

梦想平生消未尽,满林烟月到西湖。

400

己未十月十五日狱中恭闻太皇太后不豫有赦作

作者:苏轼(宋代)

庭柏阴阴昼掩门,乌知有赦闹黄昏。

汉宫自种三生福,楚客还招九死魂。

纵有锄犁及田亩,已无面目见丘园。

只应圣主如尧舜,犹许先生作正言。

526

跋姜君弼课册

作者:苏轼(宋代)

云兴天际,炊若车盖。

凝□未瞬,弥漫霮□。

惊雷出火,乔木麋碎。

殷地爇空,万夫皆废。

溜绠四坠,日中见昧。

移晷而收,野无完块。

427

留别登州举人

作者:苏轼(宋代)

身世相忘久自知,此行闲看古黄腄。

自非北海孔文举,谁识东莱太史慈。

落笔已吞云梦客,抱琴欲访水仙师。

莫嫌五日匆匆守,归去先传乐职诗。

757

荆门惠泉

作者:苏轼(宋代)

泉源従高来,走下随石脉。

纷纷白沫乱,隐隐苍崖坼。

萦回成曲沼,清澈见肝膈。

众泻为长溪,奔驶荡蛙蝈。

初开不容椀,渐去已如帛。

传闻此山中,神物懒遭谪。

不能致雷雨,滟滟吐寒碧。

遂令山前人,千古灌稻麦。

904

被命南迁途中寄定武同僚

作者:苏轼(宋代)

人事千头及万头,得时何喜失时忧。

只知紫绶三公贵,不觉黄粱一梦游。

适见恩纶临定武,忽遭分职赴英州。

南行若到江干侧,休宿浔阳旧酒楼。

649

次韵张甥棠美昼眠?此诗为晁补之作?

作者:苏轼(宋代)

炎歊五月北窗凉,更觉甘如饭稻粱。

宰我粪墙讥敢避,孝先经笥谑兼忘。

忧虞心谢知时雁,安稳身同挂角羊。

要识熙熙不争兢,华胥别是一仙乡。

734

和子由除日见寄

作者:苏轼(宋代)

薄官驱我西,远别不容惜。

方愁后会远,未暇忧岁夕。

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

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念为儿童岁,屈指已成昔。

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释。

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府卒来驱傩,矍铄惊远客。

愁来岂有魔,烦汝为攘磔。

寒梅与冻杏,嫩萼初似麦。

攀条为惆怅,玉蕊何时折。

不忧春艳晚,行见弃夏核。

人生行乐耳,安用声名籍。

胡为独多感,不见膏自炙。

诗来苦相宽,子意远可射。

依依见其面,疑子在咫尺。

兄今虽小官,幸忝佐方伯。

北池近所凿,中有汧水碧。

临池饮美酒,尚可消永日。

但恐诗力弱,斗健未免馘。

诗成十日到,谁谓千里隔。

一月寄一篇,忧愁何足掷。

720

新滩

作者:苏轼(宋代)

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番番従高来,一一投涧坑。

大鱼不能上,暴鬣滩下横。

小鱼散复合,瀺灂如遭烹。

鸬鹚不敢下,飞过两翅轻。

白鹭夸瘦捷,插脚还欹倾。

区区舟上人,薄技安敢呈。

只应滩头庙,赖此牛酒盈。

400

题赠田辨之琴姬

作者:苏轼(宋代)

流水随弦滑,清风入指寒。

坐中有狂客,莫近绣帘弹。

642

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录呈广倅萧大夫

作者:苏轼(宋代)

邺侯藏书手不触,嗟我嗜书终日读。

短檠照字细如毛,怪底眼花悬两目。

扶衰赖有王母杖,名字于今挂仙录。

荒城古堑草露寒,碧叶丛低红菽粟。

春根夏苗秋著子,尽付天随耻充腹。

兰伤桂折缘有用,尔独何损丹其族。

赠君慎勿比薏苡,采之终日不盈掬。

外泽中干非尔俦,敛藏更借秋阳曝。

鸡壅桔梗一称帝,堇也虽尊等臣仆。

时复论功不汝遗,异时谨事东篱菊。

410

游山呈通判承议写寄参寥师?此诗为释道潜作

作者:苏轼(宋代)

煌煌世胄余,夫子非碌碌。

由来有诗书,所以能绝俗。

得官本河朔,瓜期未易促。

扁舟下南来,逸驾追鸣鹄。

遇胜即徜徉,风餐兼露宿。

嗟余偶倾盖,一笑外羁束。

杖策每过従,相携访山谷。

东风披鲜云,绣错出林麓。

松门有时尽,幽景无断续。

崖转闻钟声,林疏见华屋。

衔山余落景,归迹犹踯躅。

谁云邺下欢,往事不可复。

吾曹二三事,取乐亦云足。

愿公寄新诗,一一能见录。

船头行北归,囊橐有美玉。

尘埃京洛人,亦与洗心目。

924

渚宫

作者:苏轼(宋代)

渚宫寂寞依古郢,楚地荒茫非故基。

二王台阁已卤莽,何况远问纵横时。

楚王猎罢击灵鼓,猛士操舟张水嬉。

钓鱼不复数鱼鳖,大鼎千石烹蛟螭。

当时郢人架宫殿,意思绝妙般与倕。

飞楼百尺照湖水,上有燕赵千峨眉。

临风扬扬意自得,长使宋玉作楚词。

秦兵西来取钟虡,故宫禾黍秋离离。

千年壮观不可复,今之存者盖已卑。

池空野迥楼阁小,惟有深竹藏狐狸。

台中绛帐谁复见,台下野水浮清漪。

绿窗朱户春昼闭,想见深屋弹朱丝。

腐儒亦解爱声色,何用白首谈孔姬。

沙泉半涸草堂在,破窗无纸风飔飔。

陈公踪迹最未远,七瑞寥落今何之。

百年人事知几变,直恐荒废成空陂。

谁能为我访遗迹,草中应有湘东碑。

586

书堂屿?此诗为沈辽作?

作者:苏轼(宋代)

苍山古木书堂屿,北出湘水百余步。

谁为往来亏世界,至今人指安禅处。

岂无惊蛇与飞鸟,后来那复知其趣。

不知我身今是否,空记名称作堂住。

962

追和沈辽赠南华诗

作者:苏轼(宋代)

善哉彼上人,了知明镜台。

欢然不我厌,肯致远公材。

莞尔无心云,胡为出岫来。

一堂安寂灭,卒岁扃苍苔。

849

扬州以土物寄少游?此诗为秦观作?

作者:苏轼(宋代)

鲜鲫经年秘醽aa41,团脐紫蟹脂填腹。

后春莼茁活如酥,先社姜芽肥胜肉。

鸟子累累何足道,点缀盘餐亦时欲。

淮南风俗事瓶罂,方法相传竟留蓄。

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

961

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

作者:苏轼(宋代)

君家四壁如相如,卷藏天禄吞石渠。

岂惟邺侯三万轴,家有世南行秘书。

儿童拍手笑何事,笑人空腹谈经义。

未许中郎得异书,且共扬雄说奇字。

清江萦山碧玉环,下有老龙千古闲。

知君好事家有酒,化为老人夜扣关。

留侯之孙书满腹,玉函宝方何用读。

濠梁空复五车多,圯上従来一篇足。

657

常山赠刘鎡

作者:苏轼(宋代)

刘侯年少日,骏马拊便面。

援弓雁自落,不待白羽贯。

604

余归自道场何山遇大风因憩耘老溪亭命官奴秉

作者:苏轼(宋代)

三句,只最后一句作“怜此腰肢袅”,文字小异。

当为讹成无疑。

650

赠虔州慈云寺鉴老

作者:苏轼(宋代)

居士无尘堪洗沐,道人有句借宣扬。

窗间但见蝇钻纸,门外唯闻佛放光。

遍界难藏真薄相,一丝不挂且逢场。

却须重说圆通偈,千眼熏笼是法王。

436

虾蟆培

作者:苏轼(宋代)

蟆背似覆盂,蟆颐如偃月。

谓是月中蟆,开口吐月液。

根源来甚远,百尺苍崖裂。

当时龙破山,此水随龙出。

入江江水浊,犹作深碧色。

禀受苦洁清,独与凡水隔。

岂惟煮茶好,酿酒应无敌。

43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词牌名 | 诗人合称 | 网站地图 | 诗经分类 | 名句分类

Copyright © 2025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